看了《实习生》才明白,角色转变是职场中可习得的必备技能


看了《实习生》才明白,角色转变是职场中可习得的必备技能

电影《实习生》讲述了一位70岁高龄的本先生在退休之后重返职场,成为淘宝店老板娘Jules 的私人助理的故事。

起初,老板娘Jules在听到HR为新公司招聘了高龄实习生,安排了本先生作为自己的私人实习生这个消息时,她是拒绝的,她并不认为一群老年人能为公司工作帮上什么忙,况且Jules创建的是一家运营时尚网站的公司。

但是,Jules暂时拒绝不了HR的安排,便打算随便应付本先生,让他闲了许多天。可是,老板娘小瞧了这位老人家,本先生从主动帮助同事解决问题开始做起,迎来同事们的一致好评,接着亲自清理了老板娘最看不惯的那台“垃圾桌子”,赢得老板娘的欢心,又主动抓住机会,成为老板娘的司机,一次次地帮助她解决职场中的难题,最终成功转型,成为了Jules的得力助理兼私人顾问。

观影过程中,我被这位70岁高龄实习生热情的工作态度、和善的处世方式所打动。更为重要的是,我从这部影片中看到了70岁的本先生能成功重回职场的重要原因之一——快速高效地转变到新的职业角色。

司马懿一生历经三次大起大落,无论他处于哪个职位,他都能快速适应,并处理好每个职位的大小事。

曹操封魏王后,便任司马懿为太子太傅以辅佐曹丕,司马懿帮助了曹丕在储位之争中获得胜利;曹丕临终时,又任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佐大臣,辅助魏明帝曹叡,曹叡给司马懿升了不少职位,让他担任过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魏明帝曹叡离开后,曹芳继位,此时的司马懿却遭受曹爽排挤,只能成为无实权的太傅。

司马懿面对职位的多次变动,都能坦然接受,快速适应,并审时度势,把握能逆袭的机会,因此当更换集团总裁的机会来临时,他成功夺取了曹魏的军政权力,开启新集团。

事实上,在现代职场的快速变化中,能快速高效地转变到一个新的角色,已是现代职场人士必须掌握的一项关键技能。


看了《实习生》才明白,角色转变是职场中可习得的必备技能

一、为什么现代职场人士必须掌握这种角色转变的技能?

我在这里和大家分享3个原因:

1、“铁饭碗”时代已逝,每个人都将经历多次职业角色转变;

2、受“多米诺骨牌效应”影响;

3、成功的职业生涯离不开角色转变;

看了《实习生》才明白,角色转变是职场中可习得的必备技能

(一)“铁饭碗”时代已逝,每个人都将经历多次职业角色转变

“铁饭碗”,顾名思义,饭碗乃铁所铸,十分坚硬,难于击破。我们通常用它来比喻一份稳定、不会失业、收入可观的好工作。

随着时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加之“铁饭碗”的弊端不断暴露,“铁饭碗”时代早已逝去,每个人都将经历多次职业角色转变。

创世纪顾问公司、《哈佛商业评论》和国际管理发展学院曾联合开展了一项针对工作年龄近20年的职业人士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每一位职场人士在其近20年的工作生涯中将获得4.1次晋升,1.8次转岗,3.5次跳槽,1.9次转行,2.2次更换城市工作,这样算下来,每一位职场人士都将经历13.5次角色转变,平均每1.3年就有一次转变发生。这些调查数据对我们来说,十分具有参考价值。

这几年,各大公司裁员消息满天飞,被裁的人接下来该干什么?只有重新寻找工作机会,进入一家新公司。这意味着他必须经历新的职业角色,并且胜任这个角色,把握这个角色的发展机会,才能成功转型。

著名曲艺艺术家冯巩曾说:“铁饭碗的真实含义不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饭,而是一辈子到哪儿都有饭吃。”


(二)受“多米诺骨牌效应”影响

多米诺骨牌效应,指“在一个存在内部联系的体系中,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导致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在职场中,即使你不面临角色转变期,你也会受到许多身边人角色转变的影响

在一家代表性的《财富》500强企业中,每年大约有四分之一的经理层转换工作。而每一位领导者的角色转变,实质上会影响到差不多其他12个人的表现,这其中包括上司、同事、直接下属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所以即使你本人不处于职业角色转变期,你也可能会受到许多身边人角色转变的影响。

朋友小梅曾在一家幼儿园就职中班老师,工作第一年时,她就对园内团结互助的工作精神所打动,认为在这里工作既舒心又能和优秀的老师学习经验,提升自己。可第二年,园长换了一位新主任,她的管理模式令小梅十分不适应,小梅发觉以前园内那种和谐友爱的工作氛围逐渐消失,加之工作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于是小梅向园长提出了辞职。这一辞职,令小梅待业了将近4个月。

我们的工作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因此也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多米诺骨牌效应所产生的链状影响。

(三)成功的职业生涯离不开角色转变

“每一个成功的职业生涯都由一系列成功的岗位组成,而每一个成功的岗位都从一个成功的转变开始。”————迈克尔·沃特金斯《创始人》

迈克尔·沃特金斯教授曾开展过一个调查,在1300多位资深人力资源领导者中调查发现,90%的人都同意“进入新角色的转型期是领导者职业生涯中最具挑战性的阶段”,约四分之三的人则认为“最初几个月的成功与否基本就预示了在这一岗位上的最终成败”,所以一个失败的职业角色转变会大大降低成功的可能性。

朱莉娅在一家顶尖的消费电子产品公司做市场营销的工作8年之后,终于获得了晋升的机会。她将领导一个重要的新产品开发项目,许多人认为她具备才华和毅力,会很快得到领导的提拔,继续委以重任。但是,由于朱莉娅习惯了权威式管理和发号施令,控制欲比较强,她对营销团队成员事无巨细的管理方式使得大家疏远了她,团队工作成果不佳。仅仅一个半月之内,朱莉娅就被其他人取而代之。

朱莉娅没能成功地转变角色,也因此浪费了一个在组织中晋升的好机会。

看了《实习生》才明白,角色转变是职场中可习得的必备技能

二、怎么样才能掌握这种角色转变的技能呢?

当我们明白了快速高效地转变到一个新的角色是现代职场人士必须掌握的一项关键技能时,我们应该怎样去掌握这种技能呢?下面我和大家分享3个方法。

1、摆脱“僵固思维”,学习“升维思考”;

2、认识“飞轮效应”,持续行动;

3、建立你的“人脉存折”;

看了《实习生》才明白,角色转变是职场中可习得的必备技能

(一)摆脱“僵固思维”,学习“升维思考”

所谓“僵固思维”就是指,只限于自己手头的工作,对于工作的思考范围也仅仅限于老板安排的指令。

《穿普拉达的女王》中的女主安迪初入顶级服装杂志社时,就是以一种职场人士的“僵固思维”在工作。

安迪的主编兰米达,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女魔头”,无论公事私事都交由助理打理,对安迪呼来唤去,把她折腾得苦不堪言。但这时的安迪,抱着“我只是暂时来这里工作”的心态,甚至习惯了老板的发号施令。所以尽管她过着近乎社畜一样的生活,也不曾有过改变的想法。

社畜,网络流行词,指在公司很顺从地工作,被公司当作牲畜一样压榨的员工。

后来安迪在同事的启迪下,才明白自己这份工作对公司的意义,她做出了积极的改变,并终于得到了老板米兰达的认可与提拔。

当安迪开始站在领导的角度看问题时,她实际上已经摆脱了“僵固思维”,开始“升维思考”。

“升维思考”,指站在领导的角度去思考,站在更高更宏观的层面看问题。

如何做到“升维思考”?《麦当劳的企业管理法则》告诉我们,需要从四个层面去发问思考:

01.组织为什么存在?

02.组织的价值主张是什么?

03.组织的服务对象是谁?

04.如何判断组织取得了成功?

以阿里巴巴为例,

01.组织为什么存在? 阿里巴巴创立之初,是马云看到了中国大量的中小型企业所面临的商业困境,因此,阿里巴巴创立初衷是帮助中小型企业把生意做得更好。

02.组织的价值主张是什么?阿里巴巴的价值主张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03.组织的服务对象是谁?阿里巴巴的服务对象便是所有中小型企业。

04.如何判断组织取得了成功? 阿里巴巴做成了什么事情,才能实现“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个价值愿景?阿里巴巴从创建国际贸易网站开始,接着有了淘宝;后来,构建了蚂蚁金服、阿里云和菜鸟物流等,这些都是围绕这个价值愿景展开的,它不断驱使阿里巴巴去探索各种可能。

当你进入一家新公司时,你必须去了解所在公司的存在目的、价值愿景、服务对象、成功标准,学会站在更高的角度考虑问题,你也能明确工作目标,逐渐掌握职场主动权,胜任你所在的角色。

看了《实习生》才明白,角色转变是职场中可习得的必备技能


(二)认识“飞轮效应”,持续行动

“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有很多不懂的地方”,这是许多处于角色转变期的职场人士们常常感叹的一句话。就如上文小故事中的朱莉娅一样,在某个部门或者专业里表现出色,然后取得了项目领导者的职位,但因为没有重新去学习,使得朱莉娅失去了难得的晋升机会。

万事开头难,但轮子一旦转动起来,后面便容易成功。这是著名的“飞轮效应”带给我们的启示。

“飞轮效应”:为了使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一开始你必须使出很大的力气,一圈一圈反复地推,每转一圈都很费力,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会白费,飞轮会转动得越来越快。

美国大名鼎鼎的纽可钢铁公司在1965年开始推动飞轮。起初他们只想避免公司破产的命运,后来因为找不到可靠的供应商,他们开始建立起第一座自己的钢铁厂。纽可的员工发现,他们有办法把钢铁炼制得比别人好,也比别人便宜,因此纽可公司又建了两座迷你炼钢厂,接着又建成三座炼钢厂。开始有客户向他们采购,随后又有更多的客户上门。一圈又一圈,年复一年,飞轮累积了充足的动力。

纽可公司的老板曾说:“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成为全美第一的钢铁公司。但是只要继续做我们目前正在做的事情,我看不出有什么理由我们不能成为全美第一?”

尽管纽可钢铁公司花了20年才达到这个目标,但正是因为纽可公司一直努力不懈地推动飞轮,才终于成为《财星》一千大企业排行榜上最会赚钱的钢铁公司。

当我们跳槽或者转行到一家新公司时,我们都将经历重新去学习的过程,我们需要尽早去了解清楚新组织的内容,并尽快地学习掌握。这个过程可能会激发我们长期掩盖的、令人不安或者脆弱的感觉,这都是正常的,不妨坦然去接受重新学习的需求,加速学习,启动自己的“飞轮”。

看了《实习生》才明白,角色转变是职场中可习得的必备技能

(三)建立你的“人脉存折”

《实习生》中那位起初不被老板娘看好的本先生,在初入公司时,主动接触新同事们,主动帮助新同事们解决工作中的困难,逐渐赢得了同事们的认可和信赖,大家叫他“友善先生”,这也影响了老板娘Jules对本先生的看法,开始重新去认识这位70岁的实习生,并一点一点地发现他身上独特的优点和过硬的工作能力,然后委以重任。

著名的商业咨询顾问刘润曾说“人的网络是财富的放大器。”

如何建立自己的“人脉存折”?

《创始人》一书中提到:高级决策者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非常依赖的人士的想法影响。正式权威绝不是组织中唯一的权力来源。面对重要问题和决策时,人们会趋向于听从他人的意见。

因此了解谁在组织中的影响力比较强,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最好能成为组织里各位“意见领袖”的朋友。

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

与同事一起共事的方式去认识你的组织,了解你的老板、同事及客户情况,确定这些人之间存在的影响力联系;另一方面,注意仔细观察

例如会议上和其他互动活动中,谁在什么关键问题上听从谁的建议;在讨论特定话题时,谁又听从了谁的意见;当工作上出现问题时,大家的眼神轨迹如何。

慢慢地,你会开始确定谁是组织里影响力网络中的“意见领袖”。他们可能是具有某些专长或独特人格魅力的人,当你熟悉他们,并且能让他们支持你,那么更广范围的人可能会随之认可你。

《完美关系》剧中的江达琳本是公关小白,因父亲出事需要接任公关传媒DL公司,江达琳性格耿直,刚上任时也面临着许多优秀员工的审视和质疑,这让她压力很大。为了更好地接受考验,她邀请了独立公关专家卫哲,与其合作。在卫哲的支持和培训下,她终于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公关专家,成功在公司站稳脚跟。

为了在新岗位上取得成功,你需要

投入一些精力去建立新的关系网,早点建立自己的“人脉存折”,这有利于你早点得到信任、支持和帮助。

三、总结

随着时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人才流动、岗位更迭的速度越来越快,职业变动已成常态,因此快速高效地转变到一个新的角色,已是现代职场人士必须掌握的一项关键技能。

懂得摆脱“僵固思维”,开始“升维思考”;

认识“飞轮效应”,能够持续行动;

早点建立自己的“人脉存折”;

掌握这3个方法,帮助你更顺利地度过角色转变瓶颈期,迎来新的春天。

“成功并没有什么秘密,他们只不过是适应了时代发展的变化。”————比尔•盖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