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师在家长会上的发言火了: 家长有五层,你在哪一层?


这是一位优秀父亲的发言。




去年,他19岁的儿子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作为教育者,作为一位父亲,李老师对教育孩子一直有自己独到的心得。


在一次家长会上他为家长提了三个问题和四条建议,可谓字字珠玑,句句在理。


他强调: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就是投资自己后半生的幸福!


这虽然是针对高中生家长的一次讲话,却值得所有年龄段的孩子家长细读和践行,而且越早看到收益会越大!


01

培养孩子贵在坚持


我认为孩子的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品德比能力更重要。


如果真的探讨起来,我认为家长培养孩子主要是两个字:坚持


家庭教育的大道理大家都懂,网上微信上到处转,关键是哪位家长能坚持!


我做过14年高中班主任、2届年级主任,带完13届毕业生,当了19年的爸爸,我以自己的切身感受,以家长与教育工作者的双重视角来与大家交流一下。


一位老师在家长会上的发言火了: 家长有五层,你在哪一层?


02

我提三个问题和四条建议


向家长提的三个问题


如果说家长是个职务,那么这个职务是伴随着孩子出生自动拥有的,不需要别人任命。那么我请问大家第一个问题:


  • 第一个问题:如果做家长是你的事业,你的这个事业现在走到哪个层次?


人民日报《教育改革要从家庭教育开始》这篇文章提出家长有五个层次。


五个层次

第一层次:舍得给孩子花钱。


第二层次:舍得为孩子花时间。


第三层次:家长开始思考教育的目标问题。


第四层次:家长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


第五层次:父母尽己所能支持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则支持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


我想问各位家长,除了愿意为孩子花钱,你还会为孩子花时间吗?


你会花时间吗?


你还会有更高层面的思考教育、思考孩子的人生规划、思考与孩子同步学习,伴随孩子成长吗?


我想大部分的家长可能花在物质上多一些,精神层面的要少一些。


  • 第二个问题:现代家庭教育的十把刀,你无意中使用了哪几把?


家庭教育十把刀

第1把刀:太多的关爱 , 使得孩子不知珍惜;

第2把刀:太多的唠叨,使得孩子逆反对抗;

第3把刀:太多的干预,使得孩子缺乏自主;

第4把刀:太多的期望,使得孩子难以承受;

第5把刀:太多的责备,使得孩子失去动力;

第6把刀:太多的迁就,使得孩子不知约束;

第7把刀:太多的在意,使得孩子要挟家长;

第8把刀:太多的享受,使得孩子不知节俭;

第9把刀:太多的满足,使得孩子缺乏快乐;

第10把刀:太多的溺爱,使得孩子不能成长。


你以为父母无偿地付出就会有理想的回报?


虽然我们付出不图回报。我们要爱孩子,更要让孩子感知我们的爱,不要让爱泛滥,也不要什么都以爱的名义。


随着孩子的越来越大,家长们面临的挑战也会越来越多。


(1)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越到高年级,身心的发展对家教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2)家长不能与孩子一起成长,水平有限、权威下降;


(3)相处时间很少,机会减少,缺乏深度的交流;


(4)新时代孩子的独立意识增强。


但是,不管挑战有多大,对孩子的管教永远是你的事业。


因为你是孩子的家长,终身不能辞职不能退休的职务,18岁以前你不管,18岁以后还是来找你麻烦。


  • 第三个问题:开家长会你提前备课了吗?


一般来参加家长会的家长中,有爷爷奶奶参加,也有亲戚代表,妈妈家长多,要特别对当爸爸的能参加家长会点个赞,对夫妻都参加的点个赞。


家长会就是教育者的大聚会,家长是我们老师对孩子教育的合伙人,合伙人不来如何合伙教育你的孩子,对你自己的孩子你就不上心,还能指望别人上心?


老师可以上心,但是效果就差远了。


家长要提前备好课,至少完成四个环节:


(1) 安排好本职工作,按时参加。


(2) 带着问题与老师作个别交谈。


(3) 认真听取学校领导或老师关于学校情况的汇报,明确学校和老师对孩子提出的要求。


(4) 回来后与孩子认真谈心,交换意见,与孩子共同研究改进措施,制订下一步努力目标。


给家长的四条建议


我们做家长的要注意哪些呢?


  • 建议1:相信和配合学校老师很重要


教师、家长、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就好比一个等腰三角形,学生是顶点,三角形下边两角是家长和老师,教师和家长的长度可以决定学生的人生的高度。


家长不要当着孩子的面,非议老师,非议学校的规定要求


如果家长不尊重教师,你的孩子对老师的尊重也好不到哪里,学习效果也不会好。


  • 建议2:对孩子的教育要讲究策略


许多家长在社会在单位能言善辩,但由于不知道亲子沟通技巧,和孩子说不到一起去,坐不到一起去。


孩子在成长,你要知道该管与不该管的尺度,理解与尊重的重要


如何与孩子谈话?这里有几个建议:


抓住把柄


如果家长谈话抓不到点子,一见面就反复叮嘱“要好好学习”,成天将陈词滥调挂在嘴边,孩子不烦才怪!


如果家长平时多观察,积极与老师沟通,多到学校走一走,了解一些真实的具体情况。


那么一旦谈话,“某月某日某时某地某事”内容确凿具体,学生一下子被点中穴位,知道你在真正关住他,也不会狡辩托词了,再继续谈下去效果会截然不同。


集中时间谈


学生平时忙于学习,外面任务重,人累,回家你啰嗦,心累,没有喘息的空间,他怎么可能会与你心平气和的坐在一起呢。


因此平时应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注意场合,一周或一段时间,找一个不受干扰的固定时间和地点将问题集中起来,家长提前备课,很庄重地与孩子坐在一起,要么不说,要说则集中起来一次说到位,有力度有深度。


针对问题谈


成长中的孩子不可能没有不足,而且不足表现在多方面。与孩子谈话不要奢望面面俱到,全面开花,集中地针对一两个问题突破就足够。


要就事论事,孩子最忌提陈年老帐,与其他孩子攀比,胡乱联系,主观臆断。


总之,站在孩子角度理解他,以平等的身份尊重他,以理谈事说服他,既指出问题又给足面子,既找到不足又善于肯定。


相信孩子,给孩子以成长发展的机会,孩子才会慢慢理解家长的苦衷,才会慢慢敞开心扉。


一位老师在家长会上的发言火了: 家长有五层,你在哪一层?


  • 建议3 :需要懂的三种基本教育理论


想要当一名合格的家长,我建议家长朋友可以了解一下以下教育理论。


(1)最近发展区理论:别老是拿自己孩子和别人孩子比较!


每个孩子知识能力、情商智商有差别,每个孩子只要做最好的自己就行了。


我们多纵向比,孩子自己多与自己比,今天与过去比,只要现在的自己超过过去的自己,就应该肯定自己,鼓励孩子。


总成绩不够理想,单科在进步也要肯定,这块知识不行另外一块知识相对过去解决了也应该肯定,奋斗目标让孩子目前看得见,够得着,才有希望去努力,跳一跳摘桃子。


不要老是关注分数,而是多关注名次的变化。每个孩子只要盯着下一个目标,每次小步快走就行。


(2)压力与绩效理论:不要给孩子施加过大压力


我们许多孩子之所以成绩不稳定,要么是家长加压过度,要么是自我加压过度,都会造成荡秋千。


过山车的成绩也不是家长需要的,这种状态看电影很刺激,看孩子就要命。每次给孩子提奋斗目标要切合实际。


(3)教育的先天论和后天论:鸡窝是飞不出金凤凰的,丑小鸭原本就不是鸭蛋孵出的


我想提醒家长:鸡窝是飞不出金凤凰的,丑小鸭原本就不是鸭蛋孵出的,是误落在鸭窝的天鹅蛋。


孩子走多远,家长先审视自己当年的读书状况,现在对生活的努力状况。


爹妈都不一样,何况孩子!


当然先天不足可以靠后天努力也能成功,先天过人的,经过后天的影响也有可能堕落!


如果孩子的暂时发展状况没有我们期待的好,我们沉住气,多正面鼓励,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对他的失望,不然他泄气、破罐破摔的速度比你还快!


家长有时将对孩子的期待藏在心中比挂在嘴上更有效。我们首先是有保证有一个身心健康快乐成长的孩子。


  • 建议4 :孩子是看着家长的背影长大的,和谐的家庭比什么都重要


家长重视家庭教育就是对学生的健康发展终生负责。他来自家庭,他成长于家庭,将来他也营造更高水平的家庭。


所以我的体会是:夫妻关系很重要,父母是孩子的大树,是孩子的靠山,没有父母就没有家,更谈不上良好的成长环境。


现在隔代监护多,老人照顾孩子,只能照顾生活;自己生的孩子自己养自己教自己管。


家长要成为学习型家长,家长的学习行为会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有中小学生的家庭,最好不要经常在家里打牌玩麻将,也最好不要整日里高朋满座喝酒闲聊的,要给孩子一个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


一位老师在家长会上的发言火了: 家长有五层,你在哪一层?


03

谈几句家庭教育的感悟


1.你可以不优秀,但是你可以表现很积极。

2.你可以生活委屈,但是你可以表现得很热爱生活。

3.你可以很平凡,但是你不能表现太平庸。

4.你常常牢骚满腹怨天尤人,你指望孩子积极乐观发奋自强?

5.你成天浑浑噩噩无所事事,你指望孩子努力做事学有成就?

6.你不爱学习瞧不起老师,你指望孩子渴望知识尊重老师?

7.孩子是看着家长的背影长大的。

8.每一位成功的孩子都在父母身上找到优秀的因子。

9.每一位失败的孩子都在父母身上找到潜在的根源。

10.管教孩子必须父母思想统一立场一致。

11.关爱孩子必须理性科学让他感知。

12.教育孩子是一项永不退休的事业。


一位老师在家长会上的发言火了: 家长有五层,你在哪一层?


家长朋友,期望孩子成才不是说在嘴上想在心上,更要体现在长期行动上。


家长朋友们,孩子学业成长的过程,有风有雨还有阳光,我们要坦然面对,没有不变的社会,只有我们对孩子不变的心。


家长朋友们,我们首先需要的是健康的、快乐的、幸福的孩子,然后才是成人的、成才的孩子。


学习成绩不是唯一的评价,要多元看待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上天为每个努力的人都准备了一扇窗户,一定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


家长朋友们,教育出一个优秀的孩子,就是投资自己的后半生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