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歷史上“摳門”的來歷嗎,為什麼小氣叫做“摳門”?

現在人們一說起一個人怎麼怎麼吝嗇,怎麼怎麼的小氣,摳摳搜搜的都叫做摳門,那麼在歷史上”摳門“是怎麼來的呢?為什麼偏偏是摳門呢?扣窗戶、扣院牆不可以嗎?這裡面還有什麼的區別嗎?也許有的人會的說了,這都是千年流傳下來的,既然古人用摳門,那咱們也用就好了,也沒什麼特殊的含義吧!

你知道歷史上“摳門”的來歷嗎,為什麼小氣叫做“摳門”?

其實則不然,古人流傳下來,自有古人的道理,但是這個詞最先開始出現,最先大範圍使用的時候,肯定會有一些有趣的故事發生,要不然人們怎麼會認同用這個詞語代指小氣的行為呢。要想人們去認同它,肯定得有形象的代指。口口相傳,輩輩相傳,流傳下來。就跟現在流傳下來的許多名人故事、成語、諺語一般,必定有它形成的特定語言環境,時代背景,要麼是文學家在文化作品中的精華提煉,要麼是史學家的現場記錄,缺一不可。

你知道歷史上“摳門”的來歷嗎,為什麼小氣叫做“摳門”?

關於”摳門“的來歷,一詞最早出現在宋朝初年,在《宋史·雜記·禮續》中記載了這個一個故事,在都城開封府的城南30裡有一座左家莊,在莊裡,左院外家可謂是家大業大,三個兒子,各個都有著一身本領,經商的經商、做官的做官,好不威風。家裡面家財萬貫、牛羊千匹、土地千頃。在家裡面也是僱傭了很多的傭人,有長工、短工,放牛、餵馬,看家護院的好不威風。

你知道歷史上“摳門”的來歷嗎,為什麼小氣叫做“摳門”?

俗話都說“窮慷慨、富小氣”,這句話是一點沒錯,這個左員外也不例外,在剋扣大家工錢,跟工人斤斤計較方面那是無人能比,還愛沾小便宜。典型的守財奴形象。人們對之也是恨得牙癢癢。但是也沒辦法呀,誰讓人家有錢有勢呢,土地都讓人家佔有者,只能是忍氣吞聲的在他家做工。

你知道歷史上“摳門”的來歷嗎,為什麼小氣叫做“摳門”?

這一年,雨水量特別的大,瓢潑大雨那是下了整整10天,下的是溝滿河滿。不巧的是,左員外家的大門被雨水衝到了,估計是平時小氣慣了,當時蓋大門的時候,也沒捨得用好料,能省則省,說不定還沾沾自喜呢,看工匠非說蓋個大門得25兩銀子,我15兩就蓋成了。大門倒了,也不是個事啊,這人來人往的,也不方便啊,萬一再丟了什麼東西,可就得不償失了。一想到有可能失竊,這左員外坐不住了,那得趕緊蓋啊,連忙吩咐下去,找工匠,備料,著手開幹。

你知道歷史上“摳門”的來歷嗎,為什麼小氣叫做“摳門”?

要不說,有錢能使鬼推磨呢,沒出半個月,一座暫新的大門護院就起來了,監工方面是左員外親自上手,就怕多花錢。能省則省,估計預算在那兒,質量也不咋地。別管怎麼樣,蓋的還行,也挺有氣勢。該安裝大門了,左員外發話了,那個門把手就別安了,安了也不常用,省下吧。他肯定是用不著啊,進出都有隨從跟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全是下人來幹。那員外發話了,誰敢不聽啊,沒安門把手就把大門給安上了,員外一看喜上眉梢,不錯不錯。

你知道歷史上“摳門”的來歷嗎,為什麼小氣叫做“摳門”?

你知道歷史上“摳門”的來歷嗎,為什麼小氣叫做“摳門”?

這下子,可就苦了這些做工的下人了,進進出出,甚是不便,開個門,就得用雙手使勁的扣那個門縫,勁大的還好,勁小的就吃不消了,扣的手指頭都快掉了,氣得大家一頓臭罵,摳來摳去,摳門一詞就流傳下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