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孤獨的王

對於我們,海子是一個天才,而對於他自己,則他永遠是一個“孤獨的王”,一個“物質的短暫情人”,一個“鄉村知識分子”。 ——西川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生於安徽省懷寧縣高河查灣,在農村長大。1979年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1983年畢業後被分配至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哲學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關臥軌自殺,年僅25歲。在詩人短暫的生命裡,保持了一顆聖潔的心。他曾長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國70年代新文學中一位全力衝擊文學與生命極限的詩人。

這是海子詩集封頁的海子簡介——全力衝擊文學與生命極限的詩人。

年僅25歲的他,在短暫的生命歷程裡創作了包括詩劇、詩體小說、寓言故事在內的10部長詩、250多首短詩,以及詩學文論,成為了新月派詩人的一面旗幟。

他從故鄉的雨水和村莊出發,從南方的水澤、河流起步,走向北方的廣闊草地與青藏高原,又從精神文化上走向人類文明的源頭,最後直抵太陽。

海子——孤獨的王

亞洲銅,亞洲銅

愛懷疑的和愛飛翔的是鳥,淹沒一切的是海水

你的主人卻是青草,住在自己細小的腰上,守住野花和手掌的秘密


亞洲銅,亞洲銅

擊鼓之後,我們把在黑暗中跳舞的心臟叫做月亮

這月亮主要由你構成

——《亞洲銅》

海子的詩,從不刻意雕飾什麼,就連作為詩眼的詩名都似乎是隨心而定,但那些令人意想不到的比喻,總能深深觸動讀者的神經。他詩裡的天空與麥地,河流與女人,那些古樸的鄉村圖景,縈繞在心頭久久不曾散去。在他筆下,女人是澄澈的河水做的,他的肩膀是兩座容納過夜晚的房子。人如其詩,他和他的詩歌一樣,熱烈而純粹。

海子是孤獨的王。他說,詩歌、王位、太陽是他的三種幸福,他有他的狂。他的詩也多歌頌鄉村風光,傾注熱情寫作鄉村的自然景物,村莊、麥地、河流以及荒草都在他的筆尖以透明的本真性存在。他細心地守護著野花的手掌和秘密;他感受到南風吹木吹出花果的溫暖;他有著最單純的願望:願有情人終成眷屬,願麥子與麥子長在一起,願河流與河流流歸一處。當然,詩裡還有他的母親,他該就是山坡那安靜的兒子,“像山腰安靜的水,流著天空”,如此真誠,如此純粹。

他是熱愛過這個世界的,他曾替這個世界做出呼吸,認真地感受悲歡。

在詩歌路上,他遇到了如兄如長的駱一禾,最初在詩歌道路上發現初放光芒的海子並最終與他同行;他還遇到了西川,那位在他離世後用漫長的十年為他整理詩集的摯友。還有,其他詩歌路上或以外的知音。

畢業後初到昌平工作,登上法大講臺的他,在講臺上神采飛揚,舉例說明想象的隨意性:“你們可以想象海鷗就是上帝的游泳褲!”

有一位名叫B的女同學,就坐在臺下,愛上了這樣的他。

之後一次課上討論詩歌,海子向同學們提問:“你們都讀過哪些詩人的作品,喜歡哪位詩人?”同學們從北島、舒婷、顧城談到艾青、徐志摩、冰心……輪到B時,她站起來,待四周安靜下來,直言不諱——“我喜歡海子的詩。”

海子戀愛了。他熱烈、赤誠地愛著那個被稱作B的女同學,深情如注,銘心刻骨。

你是我的

半截的詩

半截用心愛著

半截用肉體埋著

你是我的

半截的詩

不許別人更改一個字

——《半截的詩》


海子生於貧寒,熱愛空虛寒冷的故鄉。然而,這個浪漫的詩人終究是敗給了現實的階層。他在詩中寫道:“我對你說/你的母親不像我的母親/在月光照耀下/你的母親是櫻桃/我的母親是血淚”。兩個母親在同一月光下“櫻桃”與“血淚”的強烈反差,表現出兩個家庭家境的反差。這個農村來的浪漫詩人終究敵不過現實。

在現實面前,人是如此渺小如此不堪一擊,只有把回憶溫成一壺酒,以詩歌的形式飲醉,祭奠他們的愛情,他們共同的平原、夜晚和詩歌。

他畢竟是法律系的教授,遠離了五穀豐盛的村莊,到那和沙漠一樣愛吃植物和魚的城市裡生活。可是,作為一個窮孩子,昌平這樣的城市,也不是他的歸屬。如他自己所言,他總能在七月突然回到荒涼。同時,作為詩人,最怕的應該就是長期不被世人理解的孤獨吧。他的詩,想象綺麗,熱烈奔放,巧用意象,慷慨抒懷,卻免不了有些悲涼灰暗。流浪、愛情與生存是他的三次受難。正如他在《春天,十個海子》中寫到的:這是一個黑夜的孩子,沉浸於冬天,傾心死亡。他的詩歌埋藏著他的絕望,他聖潔的心靈無法抵擋的絕望,他負荷不了的絕望。他或許就是西藏那塊孤獨的石頭,坐滿整個天空。他也最終在孤獨中走向了死亡。

春天,十個海子全部復活

在光明的景色中

嘲笑這一個野蠻而悲傷的海子

你這麼長久地沉睡究竟是為了什麼?


春天,十個海子低低地怒吼

圍著你和我跳舞,唱歌

扯亂你的黑頭髮,騎上你飛奔而去,塵土飛揚

你被劈開的疼痛在大地瀰漫


在春天,野蠻而悲傷的海子

就剩下這一個,最後一個

這是一個黑夜的孩子,沉浸於冬天,傾心死亡

不能自拔,熱愛著空虛而寒冷的鄉村


那裡的穀物高高堆起,遮住了窗戶

他們把一半用於一家六口人的嘴,吃和胃

一半用於農業,他們自己的繁殖

大風從東刮到西,從北刮到南,無視黑夜和黎明

你所說的曙光究竟是什麼意思

——《春天,十個海子》

你所說的曙光究竟是什麼意思?

《春天,十個海子》是他的絕筆詩篇,他內心的撕扯,他的絕望與迷茫無助,明滅可見。不管是出於對現實的極度失望,還是出於對生命極度純粹的追求,這個世界,終究是留他不住了。

他從一個抒情詩人走向一個集成性詩人,嘔心瀝血地創作,全力衝擊文學的極限。以逼向死亡的,近乎於毀滅性的體驗,捕捉一個極限性的瞬間。只是,面對現實和理想的拉扯,他終究沒有找到他的曙光。他不幸的,也似乎是命定地,迅速結束了他的時代。

西川說:“對於我們,海子是一個天才,而對於他自己,則他永遠是一個孤獨的‘王’,一個‘物質的短暫情人’,一個‘鄉村知識分子’。”是的,海子確是一個天才,他用他的熱血燃燒著他的青春,燃成一團熱烈的火焰,用他短暫的生命全力衝擊文學的極限。而他,孤獨如天堂的馬匹,在飛速的奔跑後,聽到來自遠方的呼喚,跌在冰冷的鐵軌裡。


海子——孤獨的王


他沒有在荒涼的七月迴歸到他來的那個世界,也不是在他沉浸的冬天,而是選擇了暮春的黃昏,在如此淒涼的背景下,帶著他僅存的絕望,一襲白衣,手捧著他最心愛《聖經》和《瓦爾登湖》,在且走且停的徘徊之後,決然地縱身一躍,離開,歸去。

願這位孤獨的王,在另一個永恆的宇宙裡,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