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進則退

還記得約三年前,我組建了一個微信群,群內多是一些或遠或近,圈子卻勉強算搭界得年輕朋友。組建之初正奉一波朋友考研,其後自是幾家歡喜幾家愁,誰知轉眼過了一年,剩下復考的同學競竟無一落榜,碩士幾乎成了群內的基礎學歷。其後兩年,陸續十名群友考取了博士,今年這個不到五十人的小群,更同時有四人考上了博士。可憐在這輪學歷的“通貨膨脹”中,如果不前進,便是轉眼被拋離。然而這只是當下中國社會的一個小小縮影。

再說到我相對熟悉的壽山石雕行業。近十餘年行業產出的成品數量不可謂不驚人,然而我們回望五年甚至三年前的作品,其中大多數恐怕都會令一線的先進石商覺得不堪入目,無論是對質色的認知,還是取材與程行啊,直至雕刻工藝,都在隨潮流而迅速變更。潮流與收藏本事格格不入的,潮流的興替更可視為對整個行業赤裸裸的諷刺。我們應該清醒的認識到,每個時期、階段都有可以不被淘汰的經典作品,它們是可以留下來的,被潮流更替的,恰恰是那些對它們盲目模仿的沒有靈魂之作。可惜即便如此,出於商人的逐利本質。他們仍會前仆後繼的依潮流而動,既是因為這樣省時省力,成本低廉。更因為大多數從業者並不具有創作的資質。

不進則退


對於收藏者來說,這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大浪淘沙中求得真經,於濫竽充數里辨明經典,需要持之以恆的學習及觀察。很多人可能會問,何必玩得這麼累,自己開心就好,可以在這個資訊爆棚的時代,想要自在自得,不受外界干擾,怕也是極不容易的。

不進則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