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下行破4% 银行理财投资者将何去何从?

理财市场发展到今天,有“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宣传和推波助澜效应结果,当然也有广大投资者的理财需求和意识的觉醒。

今天,你理财了吗?今天,你是如何理财的?明天,你还会理财吗?

对于银行来说,理财是意味着客户、资金来源和中间业务收入,而对于投资购买者则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能够赚取比存款更高的收益,而曾经的保本保息而且还比存款利率高很多的收益,则让众多的投资者难以抵挡理财的诱惑。

但如今,理财产品收益持续下行,目前理财产品收益率已经破4%,更重要的是,资产新规实施以后,所有的理财产品都不再是保本、更不会保息,银行理财投资者将何去何从呢?

第一,虽然银行宝宝类理财产品的收益已经跌破2%,但宝宝类理财产品的市场空间依然稳固

4月6日,天弘余某额宝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1.978%,跌破2%。这是该只货币基金历史首次跌破2%收益率。

同样的是,各银行宝宝类理财产品也大多跌破2%或者接近2%,与去的3%相比已经跌去了近一半的收益。

尽管如此,各种宝宝类理财市场应该没有什么变化,作为宝宝类的投资者仍然会选择进行宝宝类投资,毕竟投资宝宝类的资金主要是两种:生活必要的开支资金和生活备付的资金,所以,即使宝宝类理财收益已经跌破2%,仍然是理财人士这部分资金的首选目标。

第二,固定收益类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下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银行固收类和现金管理类的理财产品应该丰富产品、吸引更多投资人

从目前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下行状况看,这种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趋势短期内不会有明显改善。

有相关机构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3月份,347家银行共发行了7964款银行理财产品(包括封闭式预期收益型、开放式预期收益型、净值型产品),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96%,较2月时下降0.05百分点。3月28日~4月3日一周,273家银行共发行了1628款银行理财产品,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94%,较上周减少0.02百分点。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固定收益类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确实有下降趋势,而且还在加速下行。

从目前的情况看,银行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仍然是银行的主打产品,也是银行理财产品购买者的最主要的理财产品。

我国银行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仍然是各银行的主打和消费者购买的重点产品。据统计,在2019年,银行发行的净值型理财产品投资类型仍以银行擅长的固定收益类资产为主,占比高达94.63%。固收类资产的收益相对稳健是这种理财产品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既然银行理财产品的购买者大部分并不是以追求最高收益这目标,而是以风险与收益均衡为主要的理财投资目标,所以,从银行的角度看,应该丰富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吸引和稳定稳健型的投资者应该成为主要的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