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阿姨:能在我的身边点一支蜡烛吗

故事:阿姨:能在我的身边点一支蜡烛吗

我叫刘自珊,今年已经67岁,是武汉第一人民医院一名退休的护士。今年武汉遭遇如此大的疫情,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都来驰援。大灾面前,总会牵出人善良的本性,让我们更加宽容的对待彼此,信任他人。

1976年7月,唐山发生大地震,我作为武汉驰援唐山的第二批医护人员,跟着队伍坐火车到了唐山。等我们下了火车,解放军战士用帐篷在唐山百货大楼附近临时搭建了一个野战医院。外面需要救治的患者已经排起了长队,我们连续工作了两天,人已经累得精疲力尽。

这时候解放军战士考虑我们的实际情况,已经不往我们这里转移伤员了,意思叫我们休整一下。当我们脱下工作服,刚刚躺在架子床上的时候,两名解放军战士抬着一个小姑娘急冲冲的跑了进来。

“医生,你们再辛苦一下,这是个刚刚从废墟里面挖出来的孩子,情况危急,如果转移到其他医疗站,估计就晚了。”走在前面的那个战士说话的声音都变得急促。

我们小分队的王队长扔下手里的水壶,“快,把她抬到手术台上来。”

小姑娘是被落下的石头砸中,造成肋骨骨折,并刺穿肺部。医疗队里几个有经验的医生看着小姑娘的情况都觉得希望不大。但我们还是没有放弃,毕竟生命是这个世界上最可贵的东西。

做了手术后,小姑娘仍然处于昏迷的状态。如果她能挺过24个小时,活过来的希望就很大。这要求病人有很强的意志力和求生欲望才能办到,但这只不过是一个只有七八岁的孩子。她能忍受这种大人都不能承受的痛苦吗?

我用湿毛巾把她脸上的污泥一点点擦掉,发现她原来是个非常漂亮的姑娘。高高的鼻梁,大大的眼睛。如果没有这场灾难,她此时应该躺在父母的怀里撒着娇,她的父母也一定非常疼爱她。

晚上9点过,小姑娘醒过来了。从她的表情可以看出,此时的她异常痛苦。她用眼睛看了看周围,并没有发现自己的父母,泪水就从她的眼睛里流了出来。

我用棉签蘸了水一点点的敷在她的嘴唇上。“孩子,不要担心,坚强一点,你会没事的!”我安慰她。可能这个时候她不能完全听明白我的话,但她还是勉强点了点头,眨了眨眼睛。我甚至还能从她的眼角看出来感激的笑容。

“阿姨,我爸爸、妈妈他们在哪里?他们知道我在这里吗?”小姑娘开口说话了,但声音微弱。就是这个简单的意思,也是我带猜带听得到的结果。

可能小姑娘还没能意识到这次大的灾难已经让很多人失去了生命,而这些消失的生命永远也不可能再回来了。其中很可能就有她的父母。

我只能摸着她的头,勉强安慰她,“放心吧,孩子,爸爸妈妈一定会找到你的。”

晚上10点过,小姑娘的脸色开始发青,我知道这是肺部呼吸困难的征兆。我正准备叫医生的时候,小姑娘又睁开了眼睛。

可能伤痛让她明白,她不久也会告别这个世界。“妈妈,妈妈!”小姑娘微弱的声音在不断重复这两个人世间最普通的字眼时,我的情绪也一下子崩溃,泪水忍不住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虽然她并不是我的亲生骨肉,也和我没有半点血缘关系,但人的感情在生死的距离面前又是那样的亲、那样的近。我真想能够代替这个孩子,承受命运加在她身上的伤病和痛苦。

但我无能为力,只能握着她的手。想让她能明白,站在她身边的人愿意分担她的伤痛。如果可能。

小姑娘睁着大大的眼睛望着我,“阿姨,我死了之后,你能在我的面前点一支蜡烛吗?因为我怕黑。那样的话,妈妈也能快点找到我!”

凌晨2点10分,小姑娘永久的离开了这个世界,她那不肯闭上的眼睛里似乎还有没能见到妈妈的遗憾。我在她的床前点了两支蜡烛,愿她的妈妈能够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