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前汛期中北部降雨偏多 後汛期或有四五個颱風來襲

廣東前汛期中北部降雨偏多 後汛期或有四五個颱風來襲

3月31日起廣東進入今年的汛期,意味著一年之中暴雨、雷電、颱風等災害性天氣及地質災害多發的時期已到來。國家防辦近日召開南方省份防汛抗旱工作視頻調度會議指出,據預測,長江、珠江等流域可能發生較重汛情,登陸颱風可能偏多偏強。

4月11日,由南方日報、廣東省應急管理廳、南方+客戶端聯合主辦的“應急管理雲宣講”首期節目聚焦汛期防災。

“前汛期(4月-6月)我省中北部地區降水偏多兩到三成,後汛期登陸或嚴重影響我省的颱風大致為4-5個。”廣東省氣候中心首席專家伍紅雨在節目中介紹。

廣東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高級工程師周志華則透露,汛期應加強防範強降雨引發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質災害,我省的重點防禦對象是威脅100人以上的地質災害隱患點482處,尤其須注意其中52處威脅1000人以上地質災害隱患點的防範。

廣東年降雨八成集中在汛期

“一年中80%的降水集中在汛期(4-9月),其中前汛期的雨量約佔年雨量的40%-50%。”伍紅雨介紹,常年廣東平均入汛時間4月6日,進入汛期長達6個月,廣東汛期降水分為以鋒面降水和夏季風降水為主的前汛期(4-6 月)和以颱風降水為主的後汛期(7-9月)。

值得重視的是,5月下旬-6月中旬正值龍舟競渡的時期,也是廣東前汛期降水量最多,最集中的時期,常出現連續幾天的暴雨、大暴雨甚至特大暴雨,就是“龍舟水”。汛期除暴雨、颱風外,雷電、大風、短時強降水等強對流天氣頻發,會造成山洪、泥石流、城市內澇等災害。

就今年的汛期形勢,伍紅雨表示,前汛期(4月-6月)我省降水中北部地區偏多兩到三成,其餘地區偏少一到兩成;後汛期(7月-9月)西南及粵東部分地區偏多一成,其餘偏少兩成;登陸或嚴重影響我省的颱風個數較歷史同期(5.3個)正常略少,大致為4到5個。

“入汛後,廣東強降水,強對流天氣將頻繁發生,公眾要及時關注氣象部門發佈的預報預警信息。”伍紅雨特別提醒,強雷雨天氣期間,市民應儘量避免外出,並妥善安置室外物品;在戶外時應遠離棚架、廣告牌等搭建物,河道、低窪地、邊坡等危險地帶,在安全場所暫避。

山地丘陵區發生地質災害可能性較大

汛期遇到暴雨颱風後,土壤含水量豐富,容易引發地質災害。廣東應重點做好哪些地質災害的應對防範呢?

周志華介紹,我省丘陵山地多,地勢起伏大,部分山坡陡峭,地質構造較為複雜,同時受人類工程活動影響,地質災害易發多發。粵東、粵西、粵北山區,人多地少,居民建房多依山削坡而建,存在大量削坡建房風險點,梅州、河源、韶關、清遠、肇慶、雲浮、茂名等地較為集中。

“廣東在今年2月中旬、3月底及4月初均出現了持續性強降雨,地質災害防禦形勢嚴峻。”周志華表示,強降雨條件下,粵北、粵西、粵東及珠三角北部部分市縣(區)山地丘陵區發生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質災害可能性較大,應特別注意農村削坡建房地段、工程活動強烈地區以及公路、鐵路、水利、學校、油氣管道、礦山、旅遊景區、地鐵、城市軌道交通等重要工程和可能誘發地質災害的地段,加強防範強降雨引發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質災害。

全省共發現地質災害隱患點5865處

周志華透露,截至2019年7月26日,全省共發現地質災害隱患點5865處,威脅總人口27.77萬人。當中,重點防禦對象是威脅100人以上的(含大型及特大型)地質災害隱患點482處,這些隱患點主要分佈在粵東、粵西、粵北部分市縣(區)的山地丘陵區。尤其須注意52處威脅1000人以上的特大型地質災害隱患點的防範,主要分佈在河源、肇慶、梅州、惠州等市的山地丘陵區。

周志華提醒,發生滑坡、崩塌或泥石流時,應迅速向兩側跑,切忌順著泥石流或沿著滑坡體方向跑。避免下雨天或大雨後進入山區溝谷,發生泥石流時不要上樹躲避。山區連續降雨期間,要加強臨山住房、教室、廠房等周邊巡查,發現山坡裂縫或鼓脹等異常現象,要及時撤離到安全區域。暴雨期間,要遠離山溝峽谷,避免進入山區旅遊、探險、作業等。

統籌:吳哲 謝慶裕

南方日報記者 謝慶裕 王佳欣 曾美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