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裁者》:喜剧之王之王

周星驰的喜剧,说得高级点是对“日常生活的解构”,说低级点就纯属“恶搞”和“无厘头”。

《独裁者》:喜剧之王之王

虽然星爷片子里有一些诸如“黑色幽默”“悲剧内核”“小人物的血泪”的闪光点,但更多的还是由那些毫无逻辑的台词和低俗无聊的情节组织起来的。受限于眼界、学养与分级制度,在这片土地上生长出来的喜剧片,“草根”和“土味”是永远也摆脱不了的——即便是星爷也不例外。

然而,地球上还存在着一个世界版的周星驰,他比中国的周星驰受到更少的文化制约,眼界更加开阔,于是他的喜剧片就更疯狂、更没节操、更肆无忌惮

他自编自演的作品,我称之为三俗片,因为它们俗得胆大包天,俗得清新脱俗,俗得酣畅淋漓——该有马赛克的地方没有马赛克,简直是行走的敏感词弹幕片。

哥们儿名字叫萨莎·拜伦·科恩,生于英国正统犹太教家庭,母亲是以色列人,毕业于剑桥大学的基督学院。这样的出身和学术背景使他仿佛是全世界最有资格谈论种族主义、宗教信仰、性别歧视、流行文化、民俗礼仪的那一拨人。

《独裁者》:喜剧之王之王

他身上还有一股天然的神经质,此外,上帝还赐予他独特的喜剧天赋。

如果你看过《爱丽丝漫游仙境2》里孤高自矜的Time,《悲惨世界》贪婪癫狂的旅馆老板,那就一定能get他那混杂中东相貌的浓眉胡渣与英式长脸能带来的神秘气质——既可高贵优雅,又能土得掉渣。

《独裁者》:喜剧之王之王

那些表面上伟光正的议题,在这个时代(尤其是这个时代)亟需被解构、被调侃、被批驳,被人像聊八卦一样作为饭后谈资,与屎尿屁混为一谈。

而萨莎·拜伦·科恩仿佛就生活在世界的底线,每次出招,都是对传统的一次重击,一次毫无下限的洗礼。

这些洗礼,从他2012年的喜剧片《独裁者》里,您可尽情领略。

萨莎·拜伦·科恩在经历了前作《波拉特》(为了建设伟大的祖国哈萨克斯坦而学习美国文化)、《布鲁诺》(网眼T恤外国基佬让直男难堪不已的美国奇妙旅行)的历练之后,暌违六年,奉献出这部可谓他喜剧风格的集大成之作《独裁者》,主角职业从主播直接升级到国家领导人——

中东瓦迪亚共和国领导人、独裁者“阿拉底”在美国的一次有关身份认同的精神之旅。

《独裁者》:喜剧之王之王

为什么都是“美国”呢?

其中一个原因,大概是在当今世界众多国家里,可能只有美国会同时拥有这么多争议与这么多的包容吧。另一个原因,片名不言而喻

独裁者的暴政、领导人的昏庸、好莱坞的性交易、无处不见的种族歧视、女权主义、同性恋……既是这个影片的讽刺矛头,又是它的精神源泉。

《独裁者》:喜剧之王之王

如果你想练声(笑出猪叫),塑形(笑出腹肌),运动减肥(笑得满地找牙),然后再获得“精神上的升华”,《独裁者》能给你这样的满足。

P.S.观影时不宜喝水,谨防笑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