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面前 用行動詮釋使命與擔當——記衡水二中黨員教師張存濤

疫情面前 用行動詮釋使命與擔當——記衡水二中黨員教師張存濤

疫情面前 用行動詮釋使命與擔當

——記衡水二中黨員教師張存濤(《衡水晚報》)

“疫情期間在家上網課,遇到問題,爸爸根本沒時間輔導我,雖然我們住在同一屋簷下,但他只顧他的學生,我只能找自己的老師求助。”衡水二中張存濤老師讀高一的兒子一臉無奈地抱怨著。同樣在家上網課,守著張老師這個“物理名師”卻得不到絲毫幫助,兒子不禁心裡有些委屈。雖對兒子心懷愧疚,但張老師更明白身為教師的職責:“疫情期間的學習,不能有絲毫放鬆。我是老師,更是一名黨員,要時刻考慮學生的需求,努力做到盡職盡責。”

從2001年畢業至今,張存濤老師一直在衡水二中從事教學工作,無論是曾經的物理教學、班主任,還是現在的物理奧賽教練員,他總是衝鋒在前,敬業付出。“教書育人是我的理想,在講臺上我收穫了特殊的快樂、幸福和成績。”談到自己的從教經歷,張存濤感慨地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在此次抗疫的關鍵時期,他更是保持了應有的責任和擔當,用超常付出築牢學生學習的堡壘,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對教學的影響,用實際行動踐行教書育人的初心使命。

疫情面前 用行動詮釋使命與擔當——記衡水二中黨員教師張存濤

張存濤老師對學生進行單獨心理疏導


面對疫情考驗,擔起“硬核”服務

新冠肺炎突然襲來,學生不能如期返校。年後是學生們衝刺複賽最關鍵的學習期,原本寒假前都已做好了新學期所有計劃,不想這一切都突然被疫情打亂。學生的學習怎麼辦?競賽培訓怎樣進行?最新的競賽信息和習題從哪裡去找……一連串的棘手問題都擺在了張存濤老師面前。

為了實現競賽課堂“停課不停學”的目標,牢記黨員身份的張老師,主動擔當作為,馬上開啟了“非常”工作模式,想方設法利用網絡做好優質、有效、精準的遠程在線教學。距離複賽考試僅剩幾個月,張存濤老師倍感肩上的責任大、擔子重,比起學校教學時,他起得更早、休息得更晚。每天早上5:30,張老師的起床鈴聲準時響起,然後開始了一天忙碌而又充實的工作:認真準備課程,協調教學進度,及時批改學生們的網上作業;組織學生進行視頻會議、討論奧賽難題、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活躍班級討論群;在普遍教學的基礎上針對趨向性問題和難點進行重點答疑……他經常會忙到晚上十一點多,比在學校辦公還要累得多。

“同學們,下午五點半召開總結動員會,不要忘記參加啊”,“收到”“不會忘記”“老師不用每天提醒,我們都已經習慣啦”班級群裡因為張老師的一條消息又活躍了起來。每天的總結動員會,是張老師為學生們準備的“下午茶”,以放鬆心情,減緩疲勞。在疫情防控期間,有著從教多年經驗的張老師很重視學生們的心理問題,在輔導文化課之餘,他還擔當著心理輔導教師的角色。細心的張老師還會根據學生們的具體表現“對症下藥”。“劉昊天,最近積極性不高,我們倆就進行視頻連線‘單聊’,給予鼓勵和詳細指導。”“畢寶明同學,特別聰明,就是最近有點驕傲,我及時進行批評指正。”“劉祥盛同學品學兼優,但總感覺自信心不足,於是讓他在班級群裡進行演講,增強個人能力和自信心。”問他覺得累不累的時候,他堅定地說:“黨員就是要在危難時刻站出來,我願意接受最關鍵時期的考驗。”

除此之外,他還堅持每天在群裡發些疫情防控的小知識,鼓勵學生們要正視疫情,多關注正面信息,保持積極向上的良好心態。張老師細緻的工作和服務,讓學生和家長們很是感動。

疫情面前 用行動詮釋使命與擔當——記衡水二中黨員教師張存濤

夜晚,張存濤老師認真備課


厚植家國情懷,強化責任擔當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人民教師,更應不忘‘教育’之初心,牢記‘教師’之使命,用心培育祖國棟樑之材。”張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總是用愛國情懷、科學精神激勵學生們早立志、立大志,努力成為民族復興之大器。他注重將“教會學生知識,提高學生能力,幫助學生牢固樹立愛國思想和家國情懷的教育”貫徹到平時教學的全過程,他認為奧賽生應是祖國未來的科技精英,應該擁有為國效力、助國強盛的擔當意識。

“我們一定要像鍾南山院士學習,積極培養愛國情感,用實際行動愛國。”王偉光同學在群裡發起了愛國的宣言。“立志學好專業知識,報效祖國。”畢寶明同學發出最有力的聲音。這是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期,張存濤老師通過釘釘網絡平臺舉行的以“學習鍾南山,增強愛國情懷”為主題的班會上的一幕。班會上,張老師向大家講述了鍾南山院士在醫學專業領域做出的傑出貢獻,以及已經84歲高齡的他,再次掛帥出征,不畏病毒,奮鬥在抗病毒前線的偉大責任意識與無畏、無私的愛國精神。他動員大家樹立遠大目標,紮實專業知識,涵養家國情懷,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發揚艱苦奮鬥和愛國主義精神,用幹勁、闖勁、韌勁實現理想抱負。

抗擊疫情,責無旁貸,立足本職,發揮光熱。身為黨員的張存濤老師敏銳地意識到全國上下眾志成城抵禦疫情的過程是對學生進行家國教育的良好契機。同時,張老師還蒐集了很多疫情期間湧現出的感人至深的小視頻,有逆向前行、鬥爭在抗疫第一線的醫生和護士,有各行各業職工默默奉獻的故事;他還鼓勵同學們積極參與“抗擊疫情,有你有我”的徵文活動……“看了那些視頻,眼淚都掉下來了,深受觸動,老師真用心。”“真的被張老師暖到了!接受這樣的教育,感覺精神抖擻,血氣方剛,一定要為祖國做貢獻”……同學們紛紛表示。

疫情面前 用行動詮釋使命與擔當——記衡水二中黨員教師張存濤

張存濤老師召開班級動員會


加強業務學習,讓學生飛得更高

眾所周知,搞奧賽的學生很苦很累,但搞奧賽輔導的教師更苦更累。的確如此,由於學科競賽大都涉及大學內容。因此作為主教練,要自己先攻克大學知識,然後才能轉化為學生易於接受的方式傳授給學生。競賽教練常常以幾倍於正常教師的備課量去備課,看的大學教材,競賽參考書、雜誌數量幾十倍於正常教學所需。

身為奧賽物理教練,疫情期間在家工作之餘,張存濤老師也不能停下學習的腳步。他努力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和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技術專業知識,增強個人業務能力。同時他還想盡辦法和全國優秀教練進行學習和交流,提前熟悉教學重點和教學前沿的知識。期間,他與杭州二中物理教練,學習研究教學和管理;與湖南師大附中物理教練學習如何獲取信息、提高備考方向;與華師一魯教練學習如何培養學生解題能力;與人大附中物理教練學習如何提高學生的自主性等。張老師還經常將學生們遇到的問題以及自己感覺比較難以解決的問題拿來與“大咖”進行學習交流。張老師一絲不苟,愛崗敬業,把滿腔熱情和全部心血都投入到教學工作和學生的學習成長中。

“隔空不隔情”,張老師每次學到新知識、新思維、新方向,都急著將這一切及時傳授給自己的學生,幫助學生不斷提高競賽水平。每次有新的收穫時,他都要認真寫進教案,以儘快傳授給學生們,有時候一堂錄播課準備至深夜。“學生是我奮鬥的精神支柱,看到學生天真的面孔我所有的辛苦都拋到九霄雲外了。”這就是張老師每天的工作動力。“無私敬業,努力付出,和藹可親,業務精湛”,這是伊萬同學對張老師的深刻印象。

“實際上當你拼盡全力的時候,成功就離你不遠了。”這是張存濤老師的座右銘。他也經常用這句話激勵自己的學生,希望同學們能夠努力學習,不負韶華,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和堅定的信心去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正因為師生有著共同的信仰和努力,他們也收穫了喜人的成績,在2019年全國物理競賽中,班內2名同學進入省隊,其中徐茂哲更是獲得了全省第四名的優異成績。

為黨旗增輝,為黨徽添彩,不負學校和孩子們的重託砥礪前行,張存濤老師用實際行動展示了一名普通黨員教師抗疫保教的使命與擔當,也展示了衡水二中教師的品格與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