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老師如何去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

洪俊毅


現在小學老師好像也是碩士文憑吧!雖然,你教的是小學生,但,在學問面前,應該以小學生的身份攻讀研習專業知識,做一個學習型的老師,這是學為人師,行為人範的基本修養。一個小學生,面對一個有著10年專業知識的好老師,那麼,他的藝術之路也就會縮短10年,教師的人品與作品同等重要,最後祝你:師廣學盛,希望我的回答您能滿意,謝謝!


澄懷社


您好,我是UP兒童藝術能量,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從我個人的角度看,作為小學/美術-老師,從這兩個定語上解,所具備的知識要滿足這兩個既定條件的才能算是[專業知識]。

下面我從這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小學階段美術老師的必備知識

小學這個限定,作為老師要必備的知識,是要關注學生的年齡特徵。

小學年齡階段:6.7-11.12歲

(一)生理心理的發展

發展心理學上一般把兒童個體的身心發展分為六個階段:
⑴乳兒期(出越1歲);⑵嬰兒期(1-3歲); (3)幼兒期(3—6、7歲)(4)童年期(6、7-11、12歲);(5)少年期(11、12-14、15歲)(6)青年初期 (14、15-17、18歲)。小學階段是人生髮展的童年期。

小學階段的5-6年時間裡,是學生身心發展的巨大變化期,約0.5年就會出一個成長的進步階段,作為一名老師,對於學生的生理心理發展要有階段性順序性的認識,能夠依據兒童身心發展規律,掌握孩子的思維發展,感知覺發展,社會交往能力等不同階段的變化,這樣才能真正的懂學生,在與學生的交流和教學中才能更好的互動和因材施教。

而老師的理解和尊重,會讓老師收穫更多尊敬和愛戴,這是每個老師教育生涯中最大的財富,它會讓老師擁有更豐富的教育經驗。

(二)繪畫心理的發展

在生理心理發展的不斷變化,學生的知情意是不斷髮展變化的,而作為美術老師,還要懂得學生的繪畫發展規律,才能更好的依據美術教學大綱,進行美術教育。

  1. 6~9歲是繪畫發展的想象期   

隨著學生生活環境的擴大,兒童認知能力、思維理解能力、手部肌肉的發展等,都會促使繪畫能力的發展,可以逐步繪畫物體的基本形狀,畫面也比幼兒期更豐富,對象的特徵、動態和生活環境,都能根據自己的感受畫出。這個年齡段常以想象代替觀察,海闊天空,任意幻想。

這一階段,畫面大多還是平面的。由於認知能力的侷限,還不能表達空間和透視現象,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聯繫和比例關係。

 2.9~12歲是繪畫發展的寫實期  

孩子進入了少年,他們的畫開始向寫實發展,會關心透視和比例,而畫面的兒童情趣就越來越少了。 

心理上逐漸失去了兒童的天真,要求畫得更“像”了。形狀、顏色都要貼近真實,視知覺的發展,有了一定深度,開始有立體和空間的感覺意識。他們想通過空間透視關係,去畫接近於視覺真實的形象,然而這還不是他們能夠達到的狀態,學會分析的方法認識事物,概括表現對象的基本特徵,大致要到11歲以後。 所以這個時期,很容易在繪畫上產生挫敗感,積極性也就容易受打擊,畫畫的慾望變的更加淡漠。

以上2個年齡分段是小學時期,兒童繪畫心理的簡單陳述,作為美術老師,這方面的專業知識我認為是必須具備,所以可以通過繪畫心理學的書籍、相關的培訓進修。


二、美術專業的老師必備知識

(一)擁有正確的美術教育理念

追溯多年以前,美術教育是以教授技法為主,藝術院校的選拔是以素描,水粉等形式來選拔的,技法水平越高,分數越高。

而藝術教育的新發展越來越科學和國際化,以中央美院的考題為利: 2019 年藝術設計的考試題是《我的有趣時代》

題目以第五十八屆(2019 年)威尼斯藝術雙年展的展覽主題是“May You Live in Interesting Time 願 你生活在有趣的時代”為切入點,假設考生有幸受邀在威尼斯雙年展展出作品,根據主題“May You Live in Interesting Time 願你生活在有趣的時代”設計一件作品方案。要求“採用畫稿約一半的畫面完成一 幅作品方案正稿,方案表現形式不限,可以採用二維圖形、三維圖形等表現形式;作品方案繪製材料 不限;採用畫稿另外約一半的畫面, 用方案草圖的方式來闡釋作品方案的構思邏輯或製作說明,並 完成一段文字說明(不少於 100 字)。”考核考生那些能力? 1. 對世界前沿藝術和傳統繪畫的深度理解,特別對現代主義美術的關注和把握。 2. 現代藝術表現的各種形式語言的把握。 3. 平面構成、立體構成、色彩構成等三大構成的理解與運用。 4. 考核考生對題目的理解能力。 5. 我們的考生不但繪畫基礎要紮實,還要有世界的眼光、時代的審美和辯證的思考方式。

所以在現代的美術教學過程中,不再是以技法為主,而是用創意思維去再現,以探究的方式去重新理解事物,整合思維,用繪畫的方式闡釋自己的個性化,更加註重知情意的表現,注重人文精神的傳達,而不是作品本身的呈現效果。

蔡元培先生說:“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礎的人生觀教育。”
“純粹之美育,所以陶養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純潔之習慣,而使人之我見,利己損人之私念,以漸消沮者也。” 美育≠美術教育 美育≠藝術技法教育 美學,是感覺學。本質上是感受與感動的能力。 當眼能看到,耳能聽見,手能觸摸,心能感受,我們的心就會越來越柔軟,越容易被感動。而就能成為一個自由、敏感而富創造力的人,成為生活的藝術家。

正確的美育觀念,是全社會的責任,是中國發展到注重人文精神思想的今天,在基礎教育中必須重視的科目,也是我們作為美術老師的責任,沒有正確的美育理念,其他的都是多餘。

美是有力量的,沒有美育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教育。

(二)中外美術史理論知識的儲備

作為一名美術生,一名美術專業的老師,藝術史論部分是必修課程,對於中外藝術家,藝術作品等都要基本理解和掌握,這是成為美術老師的先決條件和基本素質,腹有詩書氣自華,這些是作為美術老師不用言說的氣質。

(三)美術資訊,展覽&藝術評論

對於第一條的掌握只是基本的知識學習,而不斷的有意識的去關注前沿藝術資訊,參觀各種藝術展覽,多聽多看一些藝術評論的文章等,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增加自己的藝術涵養和藝術鑑賞能力。

(四)美術創作能力

不管你以前是學習什麼藝術專業,無論是國畫、設計、油畫、建築……都不要在工作後放棄,要一直練習,保持自己的創作能力,育人的第一條就是讓自己成為榜樣!

(五)美術教育與steam課程

STEAM課程強調學生的跨學科、趣味性、體驗性、情境性、協作性、設計性、藝術性、實證性、技術增強性九個核心理念,跨學科應用與整合,促進學生解決生活真實問題的能力。

在對於既定課程的基礎上,美術老師要善於在保持教育目的的基礎之上,建構課程與其他學科的聯繫,增加趣味性和更多的藝術體驗。

現在的美術教育已經不只侷限於技法和表現,更多的是要實驗、體驗、情境……跨學科的思考和表現,這對於學生的綜合素養,和老師的個人能力都是一個非常大的考驗和提升,也是國內美育環境需要提升的一個綜合性全素質的提升。

如果我們的學生從小學的基礎教育就開始,擁有這樣的美術老師,擁有這樣的美育環境,那將是一件非常偉大而有意義的事情。

我是UP兒童藝術能量,希望大家關注我,一起努力,成為合格的美術老師,為孩子的成長輸入更多的藝術能量!


UP兒童美學


作為一名小學美術老師你需要掌握的,第一是作為老師老師充足的職業素養和教學能力;第二是專業的技術水平。當然,想成為一名優秀的美術老師,這兩點缺一不可。

小學課堂:寓教於樂才是真

小學的美術老師相對比初高中的專業技能要求不會那麼高,但是對於小學生來說上美術課是提高它的創造力、想象力、動手能力和審美的一門課程。

小學的美術課,按教材上進行知識拓展少講理論性的 (孩子不愛聽,也聽不懂)。可以選擇性的講一些背後的故事、傳說,弄點簡單好玩又適合小學生製作的,手工、粘貼畫、布拼等可以讓孩子自己動手創作的課程。

對於小學課堂而言,不要用一貫的教學模式,讓孩子別動,先自己說個大半堂,調動積極性更為重要。

四點建議,充實專業知識的同時提升教學水平

其實,充實美術知識同時也是提升教學水平。關於怎樣充實美術老師的專業知識,我有下面幾點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

一、 勤於學習、樂於實踐

孩子年齡越小,對老師的期望就越高,就越把老師當成百科全書。這就要求老師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架構,學習新的知識,擴大知識範圍,更新教育理念,不斷提高專業能力,才能適應美術教學的要求。

二、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和探究習慣

在教學中不要過早地用技法、技能去規範學生,採取合理的啟發、引導,培養學生良好的探究和觀察習慣。

三、注重培養學生髮散思維和豐富的想象力

傳統美術教育,多是圍繞"看畫"或"臨畫"為主要內容展開的,最終都是大同小異。想象力和創造思維的培養和開發,是現代美術教育最主要的特徵之一。想象的過程就是思維的過程,孩子心目中的天空五彩繽紛,五花八門,內容豐富。在教學中要多注重孩子的想法為主,不要去把自己看到的世界,強加於孩子腦袋裡。

四、多觀察、多學習

對於美術來說,提高專業水平一定是多多觀察,多多練習。平時可以多關注一些網站、平臺的美術博主,去鑽研他們如何進行創作、教研。向同行、名師學習,經常與同事進行交流,展開討論,通過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素材靈感源於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觀察,時間長了,教學靈感自然就來了。

只要您用負責認真的態度去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相信你一定會成為一名優秀的美術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