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森林消防员写下火场日记:我们全家都奋战在火场一线

云南森林消防员写下火场日记:我们全家都奋战在火场一线

扑灭火线后合影。杨俊伟摄

3月29日至4月3日,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丽江支队连续作战6天5夜,圆满完成丽江市玉龙县九河乡和迪庆州香格里拉市经济开发区两起森林火灾扑救任务,在125个小时任务时间内,一线指战员平均每天睡眠时间只有3至4个小时,其余时间都在跟大火进行一次次的殊死较量。通过日常新闻讯息,人们大多只了解扑火的大致进程,但背后的细节鲜为人知。

这群森林消防员平均年龄只有24岁,今天,我们节选了4名消防员的火场日记,通过这些文字记录片段,感知森林消防员逆火而行时的内心无悔选择——

日记一:两过家门而不入,全家奋战火场一线

记录日期:3月30日 星期一

天气:晴

记录人:和志强(消防员)

云南森林消防员写下火场日记:我们全家都奋战在火场一线

和志强在看守火线。杨俊伟摄

3月29日下午,我们接到上级通报,丽江市九河乡甸头村发生森林火灾,当时火已经烧到太安乡,这里也是我的家乡,奔赴火场的路上,我既期待又兴奋。

到达火场集结地时,经过我家门口,我给母亲打了电话,得知家里没人,父亲已经加入了村里的“自愿扑火队”,带着油锯和砍刀上前线去开隔离带了,下午风很大,火势蔓延很猛烈,危及扑火人员安全,父亲曾两次紧急转移避险;母亲也带着耙子、锄头在看守已被扑灭的火线,还担负了送水任务。相互叮嘱要注意安全后,便匆匆挂了电话。只见不远处浓烟滚滚,太阳被大火烧得通红,空气中弥漫着烧焦的味道。

徒步向火线接近的途中,我看到了路边村民们忧心忡忡的眼神和对我们期许的目光,我是这个乡大山走出来的孩子,这里海拔3000多米,我知道对于高原山区的农民来说,森林就是乡亲们的生命,大火烧到的山林既是水源涵养地,也是松茸菌采摘的重点林区,火烧后几十年也长不出来。我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拼尽全力,为保护家乡而战!

经过彻夜鏖战,大火终被扑灭,第二天下午撤下来时,想到大家已经一天一夜没有吃上热食,我就近去了小学同学家借来炊具和场地,和炊事员一起做了一锅牛肉白菜面,看着战友们吃上热腾腾、香喷喷的面条,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喜悦。

转场时,再次路过家门口,我依然没能回家看一眼,但我为保住了家乡村民赖以生存的山林而无比自豪,也为自己作为一名森林消防员所肩负的职责使命而感到无上光荣。

日记二: 扑火头攻险段,啃“硬骨头”我先上

记录日期:4月1日 星期三

天气:晴

记录人:张燕波(班长)

云南森林消防员写下火场日记:我们全家都奋战在火场一线

张燕波火场上用铁铲炒饭。(供图)

3月30日晚上,我们结束丽江玉龙火场,来不及休整,直接转战到迪庆火场,这天也是四川凉山西昌27名战友牺牲一周年的日子,我们只有勇毅前行,坚决把火扑灭,才能告慰英烈。

当晚我们中队接到的任务是负责阻截一处陡坡的火头,当时我们站在山间小路上,身后的山下就是一个学校和几十户人家,抬头只见火焰高2米多的急进地表火,局部树冠火火焰高达七八米,时而有滚石落下,整条火线像一条吐着火舌的火龙呼啸而来,形势万分危急。

队长命令组建一个由风力灭火机手组成的攻坚组,采取“强攻推进”战术压制火势,我第一个站出来,背起灭火机往上爬,由于路太陡,当时坡度达70多度,爬上去又掉下来,后面的战友用手托着我的屁股往上爬才上去,刚上去就贴在火线边上,炙热的火焰烤得脸部阵阵发疼,我只得用左手上戴着的防护手套护住脸部,右手操持风筒强攻,其余灭火机手跟进配合,不时相互吹风降温,经过艰难搏斗,最终成功将火头压制住,为后面稳步扑打、彻底歼灭奠定了基础。撤下来时,我们全身已经湿透。

后来的任务中,我始终走在中队最前边,遇到密林、陡坡时,边行进边开路;夜晚要组成一个水泵突击组清守火线时,我主动请缨;清理倒木和烟点时,再高再陡,我也要带着机具往上爬,再难清理,也要确保达到“三无”;战友的给养不够时,我把自己的鸡腿、八宝粥分给了他人;再苦再累,我都打起精神、站在排头,因为我是党员,我是战斗一班班长,我就要冲在第一个。

日记三:一部手机水与火的考验

记录日期:4月2日 星期四

天气:晴

记录人:罗延林(副班长)

云南森林消防员写下火场日记:我们全家都奋战在火场一线

罗延林扑灭火线后留影。赵永强摄

4月1日,迪庆火场北线由于山高坡陡、风势较大,无法进行直接灭火,到晚间,火已经形成下山火往下坐,实施“点烧结合,以水灭火”战法进行间接灭火的时机已经成熟。我作为中队一号水泵的主泵手,深深觉得肩上的责任很重。

午夜12点开始行动,水泵启动后,我突然发现供水出现时有时断的情况,一番查看后,我找到了问题所在,水里的杂草堵住了进水口。我立即脱掉鞋袜,挽起裤腿,跳进水中,用力抖动水泵的进水管,确保出水正常。虽然已是春天,但迪庆高原夜晚的水依然冰冷刺骨。就在抖水过程中,我随身所带的手机不慎滑落掉进水中,但当时我根本来不及多想,因为前方的战友们还在跟火魔殊死搏斗,我不能因为一部手机而让他们陷入危险,当我从水里爬出来时,双腿已经冻得有些麻木了。

凌晨4点多水泵作业结束后,我才去搜寻手机,但当时水已经变得浑浊,我顺着掉落的位置用手去捞,但摸了半个小时也没找到,估摸着手机已经被水流冲走了。当时我就在想,手机虽然丢失了,但是看到火魔被我们打灭时,那种喜悦的心情让我瞬间忘却了手机失去的不快。

一天以后,水变清了,我在离手机掉落点下游5米处找到了手机,后来灭火间隙,我拿出手机用火反复烤了几次,小心翼翼试着开机,惊喜地发现竟然还能用。以后每次冲锋,手机装在胸前口袋里,被火烤得热热的,也愈发感到,我们森林消防员就要像这部手机一样,历经水与火的考验和洗礼,依然百折不挠、百战百胜。

日记四:第一次上火场,轻伤决不下火线

记录日期:4月4日 星期六

天气:晴间多云

记录人:和江伟(实习消防员)

云南森林消防员写下火场日记:我们全家都奋战在火场一线

和江伟灭火归建后留下纪念照。(供图)

我曾经在武警某部服役5年,去年加入森林消防队伍,这是我第一次上火场,心情既激动又兴奋,同时也有些紧张。

快接近火线时,支队政治部主任张勇进行了临战动员,中队长杨名下达作战命令。而后,只听见主任喊了一嗓子“跟我来”,这时我想起了当兵时在海关的一段执勤经历。记得有一天后半夜连长也是同样的语气,同样的话——“跟我来”。那晚我们截获了价值数百万元的红木。今天也是同样的话,也同样激荡人心,我有信心能圆满完成任务。

火场上,主任在一线指挥,干部和班长骨干负责扑打火头,我们新消防员跟在老消防员后面清理余火和烟点。我背着30多公斤重的高压细水雾,与战友们齐心协力,经过3个多小时将一段火线扑灭。在转到另一段火线途中,由于天黑路险没有经验,一不小心脚下踩了空,连人带装备跌了下去,导致脚踝扭伤,当时疼痛难忍,卫生员见状赶快过来检查处理。

战友们都围过来关心我,干部过来详细询问我的身体状况,想派两名同志先护送我下山休养。此时,我备受鼓舞,心里暖暖的,但是我一直告诉自己,“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只要我能站起来跟着走,就决不下火线。”战友们替我背了高压细水雾,我只拿较轻的二号工具,始终紧跟队伍步伐,包括后来支援迪庆灭火,我没有给中队拖后腿。

经过6天5夜灭火战斗,我深刻感到火场就是战场,灭火就是战斗。当兵和当消防员,不同的战场,不同的战斗,但同样是保民平安,同样有很高的职业荣誉感。我有信心在以后的战斗中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

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