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之後,我選擇關閉了微信運動

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最離不開的東西大概就是手機,而手機裡最離不開的軟件大概就是微信,而不知從何時起,微信運動似乎也成為微信裡大家社交的一部分。

就像微信運動的介紹功能所說,“也許你早已習慣一個人運動的孤獨,卻也偶爾渴望得到讚賞。”

開通微信運動功能,每天定時跟好友點贊互動,不僅可以知曉別人的日常運動量,還可以督促自己多運動,為了讓自己佔領更多的人的封面,努力再奪走一些步數,不可否認,微信運動的開通確實提高了大家的運動樂趣。

國慶小長假已經過去了,微信也發佈了國慶數據報告,非常詳細。

國慶節之後,我選擇關閉了微信運動


國慶節之後,我選擇關閉了微信運動


國慶節之後,我選擇關閉了微信運動


國慶節之後,我選擇關閉了微信運動


國慶節之後,我選擇關閉了微信運動


但我還是關閉了微信運動的功能,因為我發現它是我隱私的洩露者。

低於50步,宅或心情不好

微信步數很多時候低於50步,活動範圍一般侷限在家裡甚至床和洗手間之間。這種情況,排除掉不開微信的可能,這種人可能是自由職業者,在家上班;也可能是心情不好、生病不想出門的人們……

外媒解讀微信運動低於50步的人,一般在“跳一跳”這類小遊戲中,常居高分榜,可謂是運動不夠,小遊戲來湊。

50-500步,可能是下樓買個東西

微信步數每天保持在50步-500步,這類人,比躺在床上的人,社交、運動範圍稍微廣泛。比如放寒暑假在家玩手機、玩遊戲的學生。

如你所料,這類人還有可能是來回換衣服但卻找不到適合出門的衣服,然後果斷卸妝、換上睡衣繼續宅的小姐姐;說好出去約會但被小姐姐放鴿子的小哥哥;打算出門卻被大雨阻擋回來的人們等等。

500-8000步,學生、上班族居多

微信運動在500-8000步,是很多人的運動常態。普通白領上下班走的路,擠過的早高峰晚高峰足以達到這個步數。而學生,一天來來回回走路去教室、吃飯、上洗手間,8000步妥妥的。

每天走500-8000步,這種人過著朝九晚六的上班生活,也有過著三點一線的學生生活。如此循規蹈矩,可謂是寵辱不驚,也許這就是我們普通人的生活狀態。

8000-30000步,認真工作生活的人們

微信運動長期處於8000-30000步,運動量大。一般是工人、銷售人員和劇組工作人員。不排除是逛街的男男女女、每天固定運動量的運動達人等等。

運動保持在8000-30000步這個頻段的,要麼是工作需要,要麼就是興趣和生活需要。這類人,可以說是一群認真工作和生活的人。因為除了工作,長期保持這樣的運動量,去運動、買菜、逛街,那是一種多麼難得的堅持。

30000步以上,我們離不開的工作者

微信運動到達30000步以上,人群集中在快遞員、搬運工、清潔工人等一線工作者。他們在崗位上,風吹日曬,日行萬步已是常態。

微信步數30000+的人,除了城市的服務工作者,也有可能是創業初期的創業者、登山運動員等等。也許更讓你想不到的是,步數達到30000+的好友,背後可能只是一隻綁了手機的狗狗、計步器所創造的排名。

最後,再來說說我個人的經歷,上個禮拜,我自小長大的閨蜜來我的城市玩,而且行程匆匆,念及很久都沒有見面,不想辜負這份深厚的情誼,權衡之下,我決定跟老闆請假一天陪閨蜜遊玩,因為老闆平時苛刻的性格,我只好以身體不適為由。

而第二天上班的時候,老闆那句“你昨天不是生病休息麼,怎麼微信運動上顯示走了一萬多步”讓我一下子愣住,看著老闆那張黑著的臉,我感覺自己好似一個罪不可贖的員工,但確實請假去陪玩這樣的原因讓我無法辯解。

有次中午吃飯的時候,我和一個關係不錯的同事說到這件事,本來只當一個笑話說的,卻沒想到同事突然很正經地看著我說,微信運動確實可以洩露人的隱私,還因為它,我和我男朋友分手了。

同事有個相處了好幾年的男朋友,兩個人之前同居了,有天晚上到了很晚他還沒回家,同事打電話詢問,對方跟她說還在加班,但同事卻看到他的微信運動步數在持續上升。

那天晚上他們吵架了,而後來同事的男朋友也和她坦白說,其實那晚他確實沒有加班,而是被一個姑娘拉著在逛街。

後來,同事搬離了他們的住處,兩個人分手。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每個人都是孤獨的,於是我們依賴微信運動,依賴互動的點贊來增進感情,但其實,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獨立的空間和自由。

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於是每段關係的相處,都會有何時的距離,有的親密無間,有的萍水相逢,對最親密的人來說,欺騙的隱私會給人致命的傷害,對陌生的人來說,揣測的隱私會給人尷尬的難堪。

並不是離開微信運動就沒有了運動,但至少可以保護一份,不被人打擾的隱私——我有我在這個世界行走的權利,至於我每天的步數,你無權知曉,也無需以之揣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