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之后,我选择关闭了微信运动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最离不开的东西大概就是手机,而手机里最离不开的软件大概就是微信,而不知从何时起,微信运动似乎也成为微信里大家社交的一部分。

就像微信运动的介绍功能所说,“也许你早已习惯一个人运动的孤独,却也偶尔渴望得到赞赏。”

开通微信运动功能,每天定时跟好友点赞互动,不仅可以知晓别人的日常运动量,还可以督促自己多运动,为了让自己占领更多的人的封面,努力再夺走一些步数,不可否认,微信运动的开通确实提高了大家的运动乐趣。

国庆小长假已经过去了,微信也发布了国庆数据报告,非常详细。

国庆节之后,我选择关闭了微信运动


国庆节之后,我选择关闭了微信运动


国庆节之后,我选择关闭了微信运动


国庆节之后,我选择关闭了微信运动


国庆节之后,我选择关闭了微信运动


但我还是关闭了微信运动的功能,因为我发现它是我隐私的泄露者。

低于50步,宅或心情不好

微信步数很多时候低于50步,活动范围一般局限在家里甚至床和洗手间之间。这种情况,排除掉不开微信的可能,这种人可能是自由职业者,在家上班;也可能是心情不好、生病不想出门的人们……

外媒解读微信运动低于50步的人,一般在“跳一跳”这类小游戏中,常居高分榜,可谓是运动不够,小游戏来凑。

50-500步,可能是下楼买个东西

微信步数每天保持在50步-500步,这类人,比躺在床上的人,社交、运动范围稍微广泛。比如放寒暑假在家玩手机、玩游戏的学生。

如你所料,这类人还有可能是来回换衣服但却找不到适合出门的衣服,然后果断卸妆、换上睡衣继续宅的小姐姐;说好出去约会但被小姐姐放鸽子的小哥哥;打算出门却被大雨阻挡回来的人们等等。

500-8000步,学生、上班族居多

微信运动在500-8000步,是很多人的运动常态。普通白领上下班走的路,挤过的早高峰晚高峰足以达到这个步数。而学生,一天来来回回走路去教室、吃饭、上洗手间,8000步妥妥的。

每天走500-8000步,这种人过着朝九晚六的上班生活,也有过着三点一线的学生生活。如此循规蹈矩,可谓是宠辱不惊,也许这就是我们普通人的生活状态。

8000-30000步,认真工作生活的人们

微信运动长期处于8000-30000步,运动量大。一般是工人、销售人员和剧组工作人员。不排除是逛街的男男女女、每天固定运动量的运动达人等等。

运动保持在8000-30000步这个频段的,要么是工作需要,要么就是兴趣和生活需要。这类人,可以说是一群认真工作和生活的人。因为除了工作,长期保持这样的运动量,去运动、买菜、逛街,那是一种多么难得的坚持。

30000步以上,我们离不开的工作者

微信运动到达30000步以上,人群集中在快递员、搬运工、清洁工人等一线工作者。他们在岗位上,风吹日晒,日行万步已是常态。

微信步数30000+的人,除了城市的服务工作者,也有可能是创业初期的创业者、登山运动员等等。也许更让你想不到的是,步数达到30000+的好友,背后可能只是一只绑了手机的狗狗、计步器所创造的排名。

最后,再来说说我个人的经历,上个礼拜,我自小长大的闺蜜来我的城市玩,而且行程匆匆,念及很久都没有见面,不想辜负这份深厚的情谊,权衡之下,我决定跟老板请假一天陪闺蜜游玩,因为老板平时苛刻的性格,我只好以身体不适为由。

而第二天上班的时候,老板那句“你昨天不是生病休息么,怎么微信运动上显示走了一万多步”让我一下子愣住,看着老板那张黑着的脸,我感觉自己好似一个罪不可赎的员工,但确实请假去陪玩这样的原因让我无法辩解。

有次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和一个关系不错的同事说到这件事,本来只当一个笑话说的,却没想到同事突然很正经地看着我说,微信运动确实可以泄露人的隐私,还因为它,我和我男朋友分手了。

同事有个相处了好几年的男朋友,两个人之前同居了,有天晚上到了很晚他还没回家,同事打电话询问,对方跟她说还在加班,但同事却看到他的微信运动步数在持续上升。

那天晚上他们吵架了,而后来同事的男朋友也和她坦白说,其实那晚他确实没有加班,而是被一个姑娘拉着在逛街。

后来,同事搬离了他们的住处,两个人分手。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于是我们依赖微信运动,依赖互动的点赞来增进感情,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独立的空间和自由。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于是每段关系的相处,都会有何时的距离,有的亲密无间,有的萍水相逢,对最亲密的人来说,欺骗的隐私会给人致命的伤害,对陌生的人来说,揣测的隐私会给人尴尬的难堪。

并不是离开微信运动就没有了运动,但至少可以保护一份,不被人打扰的隐私——我有我在这个世界行走的权利,至于我每天的步数,你无权知晓,也无需以之揣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