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艺术归于自然,来自希施金的“森林赞歌”

如果我们问身边的人,你知道有哪些世界名画?很多人都会说《蒙娜丽莎》、《创世纪》、《泉》、《最后的晚餐》、宋楚瑜的《陶》,清一色都是人物画,这些绘画有没有名气?肯定是有的,可是为什么却鲜有人提及风景画?是风景画不如人物画吗?

事实是风景画比人物画的历史更加悠久,绘画最早期的时候作用就是以记录为主,从早期的洞穴壁画就有了风景的记录,这是人们识别地标的最有效方式。到了现在,风景画更是每一个从事艺术的人不可避免的创作内容。而在风景画领域中,有一位大师,他被称之为“自然的宠儿”、“森林的歌颂者”,他就是伊凡·伊凡诺维奇·希施金。

让艺术归于自然,来自希施金的“森林赞歌”

希施金作品

一、伊凡·伊凡诺维奇·希施金。

为了方便我们就称他为希施金,希施金是俄国19世纪最具代表性的风景画家之一,开创了俄国现实主义风景画理论。1832年,希施金出生于俄国维亚特卡省的叶拉布加市,父亲是一个商人,因为出生于商人家庭,希施金从小的生活环境要好一些,学习也算不错。到他20岁的时候,跟随父亲来到莫斯科,考入了一个艺术学校,并且进入了默克里次基工作室学习油画。在默克里次基工作室学习期间,他的绘画艺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并且在4年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彼得堡美术学院,在艺术的道路上继续深造。

让艺术归于自然,来自希施金的“森林赞歌”

伊凡·伊凡诺维奇·希施金

又过了4年,希施金以优异的成绩领到奖学金,并且在当年走出校门,前往各国旅游和学习,一直到5年后才再次回到了俄国。在这段期间,希施金极大地扩展了自己的眼光和绘画技巧,见到了欧洲不同的艺术风格,同时也结实了很多艺术家,这为后来希施金的创作带来了巨大的帮助。

1865年,希施金再次回到俄国之后,此时他已经33岁了,此时的希施金在艺术节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名气,并且在回到俄国的第二年,和心爱的女人结婚,从此以后开始专心创作,直到1898年去世,享年66岁。

让艺术归于自然,来自希施金的“森林赞歌”

希施金作品

二、结缘森林。

希施金的出生地叶拉布加市是一个山水环绕的小城镇,拥有一望无际的平原和广袤的森林,风景十分优美,希施金在这里生活了20年,直到20岁才随父亲前往莫斯科求学。这20年他和森林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且一生对森林十分钟爱。

回归的希施金常年定居于莫斯科,闲暇的时间经常漫步于莫斯科的郊外和橡树林,人们经常能够看到他背着一个花架整日在那里创作。希施金对于森林的热爱是发自内心的,他经常在森林中观察各种植物的状态,除了植物还是动物,小到一花一草,大到参天巨树,小到一只蝴蝶,大到庞大的黑熊,都是希施金笔下的精灵。

让艺术归于自然,来自希施金的“森林赞歌”

希施金《森林的早晨》

让艺术归于自然,来自希施金的“森林赞歌”

希施金作品

三、俄国现实主义风景画的诞生。

其实现实主义绘画在希施金之前就已经存在,只不过在19世纪并没有系统而完善的风景画理论,那时候的现实主义风景画水平参差不齐,希施金是第一个将现实主义风景画做到巅峰的人,并且完善了现实主义风景画的创作空白。

19世纪的俄国,经济进入高速复苏的状态,但是同时也加剧了贫富的两极分化,资产阶级更加富有,普通人的生活更加恶劣,比较有地标性的就是列宾的代表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艺术的创作不可避免会产生浮躁,大量的艺术家开始服务于资产阶级,创作了一大批符合主流审美的“畅销品”。

让艺术归于自然,来自希施金的“森林赞歌”

希施金作品

比如说在希施金回来后,曾和好友共同开办了一个工作室,用于研究艺术创作,但是由于两人的艺术观念不同而最终导致分道扬镳。希施金注重基础的训练,认为艺术应该以展现事物的真实形态为目的。而好友则认为艺术只是一种装饰,符合主流美学才能够有更好的发展。这两种观念也是19世纪艺术领域的两种主流观念。

有趣的是,进入19世纪,欧洲的风景画也开始了繁荣的发展,比较具有代表性比如说卢梭、莫奈、塞尚、高更等人,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以莫奈为首的印象画派。

让艺术归于自然,来自希施金的“森林赞歌”

莫奈《日出印象》

可是欧洲的风景绘画还是延续传统绘画的风格,以色调、造型为主,突出色彩和形式的表达,这和现实主义有着很大的区别,而且很多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都是讲风景画作为过渡阶段,最终还是以人物画为主,这就更加凸显出希施金的专注精神。

俄国现实主义风景画的诞生不但是世界艺术发展的重压内容,也是俄国风景艺术的里程碑。

四、让艺术归于自然,来自希施金的“森林赞歌”。

希施金的绘画风格在1880年后才真正走向成熟,我们纵观他的风景画作品,充满着宁静、祥和却又辉宏、磅礴。希施金尤其喜欢那些直耸入云的高大树木,充满力量和壮阔的胸怀,这也是希施金迷恋森林的主要原因之一。

让艺术归于自然,来自希施金的“森林赞歌”

希施金作品

让艺术归于自然是希施金的艺术主张,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大自然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观察自然、表现自然是希施金一贯坚持的宗旨,在平凡和自然中见证伟大和自然的魅力。不论是河边的枯木、山顶的雪松、孤独的树木还是腐烂的木桩,都是希施金赞颂自然的颂歌。

在希施金的笔下,所有的树木都展现出另外一种迷人的魅力,绿色和力量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向上的精神,这不单单是自然地魅力,也是希施金作为一个艺术家个人的魅力。

让艺术归于自然,来自希施金的“森林赞歌”

希施金作品

让艺术归于自然,来自希施金的“森林赞歌”

希施金作品

希施金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坚持对自然的歌颂,当别的艺术家致力于创新和人物绘画的时候,希施金扎根于森林之中,热爱并且赞美森林,将森林作为自己的精神依托。我们很难说到底是希施金成就了俄国风景画还是大自然成就了希施金,我们所知道的是对于森林的热爱,让希施金无愧于“森林歌颂者”的称号。

关注【万物皆明】,一起交流文化、艺术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