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孩子患多動症,通過外公“行為管理”恢復,這些細節要注意

在臨床上,是否有一些ADHD(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具體治癒的案例?下面有請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心理科副主任朱大倩給我們分享一下。

幼兒園孩子患多動症,通過外公“行為管理”恢復,這些細節要注意

的確有一個,這個孩子真的是讓我非常感動。我最感動的是他的外公,這個孩子是個女孩子,她在幼兒園大班的時候,就到我們兒科醫院心理科門診來了。其實一個女孩子在幼兒園大班的時候,被老師推薦說要到醫院裡面去看一下是不是多動症,她一定是症狀比較明顯了。來的時候,我們的確發現這個孩子非常興奮,在診室裡面很難安靜地坐下來。做事情也比較缺乏條理性,東一頭、西一頭的,注意力沒有辦法集中。

因為這個孩子當時症狀比較嚴重,已經嚴重地干擾到學校裡面幼兒園的教學,也受到很多其他孩子家長的投訴。所以當時我們覺得他真的是符合比較明顯的注意缺陷多動障礙,而且是中重度的這樣一個診斷。跟他的家長商量,我們還是早期開始給他用了擇思達(託莫西汀)這個藥物,用藥以後,我們當時也跟家長說,這麼小的孩子,我們當然是希望藥物劑量用得越小越好,早一點停藥。所以我們說,恰當的家長干預、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正好因為這個孩子只有幼兒園大班,所以當時他的學業壓力也不是很重,他又有一個非常聰明的外公,他來聽我們的家長課堂以後,一下子就領會到了很多,馬上回家就制定了一個非常詳細地幫助孩子訓練注意力的管理他行為的一個方案。他自己也看了我們推薦給他的很多書,每個月都會定期把他選擇的方案拿到我們門診,來和醫生討論一下。他拿過來的時候,我真的很感動,他有一本很詳細的本子,上面記錄地清清楚楚,每天做了什麼事情。哪一些是有效的,哪一些是沒有效果的,他有疑問的,然後就來跟我們討論。這樣,我們不停地在探討以後,這個孩子大概到了三年級的時候,他外公過來說,我覺得孩子好像吃不吃藥都差不多了,自己管理地已經非常好了。所以後來我們就開始逐步減少藥物的劑量,嘗試在假期裡面停藥。

一直到現在在我們門診隨訪,都非常好。我們現在的生活條件是越來越好了,家長朋友不是說只給孩子物質上的一些滿足就足夠了,更多地應該是孩子精神,甚至心理上的一些細微變化,包括他們不同年齡段,比如說青春期、叛逆期等等,這都非常需要我們家長朋友時時刻刻能守在孩子身邊,幫助孩子們解決煩惱。這樣也可以讓這些疾病遠離孩子們。


擅長: 擅長於兒童心理行為問題的診治。包括餵養困難、兒童孤獨症、心理發育障礙、兒童多動症、兒童情緒障礙、慢性疾病兒童的心理問題等。


#清風計劃#匯聚海上名醫,連接人與健康

#超能健康團#

合作聯繫:[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