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海外订单猛增,涨价6倍仍供不应求!“走红”海外?

全球战“疫”形势紧张。中国在分享疫情防控经验的同时,还向10多个国家提供了卓有成效的中医药方案。


很多中成药出征海外,甚至成为了多国“抢手货”……


“100块钱一盒的连花清瘟瞬间就被抢光了,很难买到。”


在欧洲留学的李明告诉中新经纬,中国国内零售价十几元的连花清瘟,在国外价格已被翻炒几倍且要等很久才能有货。


中医药海外订单猛增,涨价6倍仍供不应求!“走红”海外?

连花清瘟海外团购群


海外华人留学生很多在自发团购中国国内的连花清瘟等防疫用品,然而价格也水涨船高,连花清瘟颗粒从1000元/15盒涨到90-100元/盒,即便这样“也不能保证有货”,并且“风险共担”不承诺到货。


目前中国国内的大部分快递都不能邮寄药品,EMS说可以邮寄少量,但也有被退的风险。


中医药产品正受到所在国当地民众,尤其是华人圈的热捧!


中国驻外大使馆给留学生们准备的“健康包”里面,除了装有N95口罩和消毒湿巾外,还特意配了莲花清瘟胶囊等卫生防疫用品。


中医药海外订单猛增,涨价6倍仍供不应求!“走红”海外?


中医药在海外销售走俏


日前,在国内线下药店和国内电商平台上可以看到,24粒装连花清瘟胶囊零售价仅15元/盒左右,而在跨境电商ebay平台上价格却高达88.2元/盒。


时间方面,以寄送到英国为例,该平台上预计要等半个月到一个月才能送达。


中医药海外订单猛增,涨价6倍仍供不应求!“走红”海外?

连花清瘟跨境电商零售价


由于美国目前对有轻微症状的人,当地医院是不肯收的,并且医院人满为患,就算确诊也无法入院,所以“自救”成为唯一的出路,连花清瘟这样药就成了“救命药”。


在中国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多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对处于医学观察期,临床表现乏力伴发热的患者,推荐使用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等中成药。


路透社zaoq早前在走访美国纽约市中药房Kamwo Meridian Herbs时发现,这里顾客盈门,店员正在用老式的秤给顾客称金银花、桂枝、药用牡丹等草药。


而唐人街的另一家药房Calihouse Nutrition也出现了类似情况,药房负责人称,40磅(约合18公斤)药材原本可以卖上两三周,现在短短几天就卖光了,最畅销的是金银花和板蓝根冲剂,货源紧张,价格也上涨了。


此外,据CGTN记者报道:如今在美国纽约,有着增强免疫力功效的中药一药难求,有些商家只能优先将药物提供给60岁以上的老人。药店负责人说,很多人听取了中西药结合的建议,前来购买的大都是惯用西药的当地人。


在海外社交媒体上,多国网友纷纷表达了对中医药的期待与信任。


美国网友说:与中国相比,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率可能更高。中国90%的新冠肺炎患者都接受了中医药治疗。是不是值得了解一下呢?


中医药海外订单猛增,涨价6倍仍供不应求!“走红”海外?


中医药厂商订单猛增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官网显示,据海外中药商反应,中药饮片及部分中成药销量猛增,库存紧张,经常出现排队购买现象,引发全球市场需求大增。近日,海外中医药诊所问诊人数大增,尤其是中药饮片及配方颗粒销售量猛增至2到3倍。


3月23日,首个新冠中医药化湿败毒颗粒获批,中医药正式抢滩登陆新冠疫情战场。


据板蓝根厂商香雪制药董事长王永辉透露,国内疫情期间,根据广州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控专家组联开的新冠肺炎预防方,他们也推出了居家预防凉茶,也收到来自海外的许多订单,现在有些生产不过来。


公司方面虽也在紧张生产并计划出口,但仍面临生产周期长、海外物流运输时间长等因素制约。


据路透社报道,受疫情影响,自3月1日纽约宣布首个新冠肺炎病例后,传统中药的需求激增。几家开在唐人街的中药店表示,治疗流感和增强免疫力的草药订单几乎翻了一倍,金银花和板蓝根冲剂已很难买到,并且还在涨价中。


与此同时,连花清瘟胶囊在被列为抗疫有效中医药之后,生产厂家以岭药业被推至聚光灯下,二级市场上股价涨幅领先。


中国曾援助意大利10万盒连花清瘟胶囊后,意大利用过后还要追加,说明还是有一定效果的。


连花清瘟胶囊(颗粒)为中药复方药剂,由连翘、金银花、炙麻黄、炒苦杏仁、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鱼腥草、广藿香、大黄、红景天、薄荷脑、甘草等13味中药组成。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表示,莲花清瘟胶囊主要功效是清瘟解毒,宣肺泄热,对于治疗轻型和普通型的新冠肺炎患者有确切的疗效。


中药国际化之路


一名中药上市企业的高管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中医药在新冠肺炎中作出的贡献,一方面增加了中药的出口量,另一方面增加了中医药在海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随着海外疫情的发展,不排除其他国家将借鉴中国治疗模式的可能,这样中医药可能迎来一个新机遇。”


对于我国中药出海,市场上一直散发着悲观情绪,在当前世界中药市场上,日本、韩国所占份额高达80%-90%,日本中药制剂的生产原料75%从我国进口。日本靠中药赚光全世界的钱,我们却还在为中西医谁正宗打架!


据FDA临床试验网站显示,当前我国仅有10种中药通过了FDA的IND申请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其中,只有3种中药制剂获准进入到最后的Ⅲ期临床试验阶段,分别是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杏灵科技的杏灵颗粒以及和记黄埔的HMPL-004。


此次疫情有助于中药加速出海,这是否意味着今后中药出海的难题就此解决了吗?有文章报道:中医药“走出去”还有很长路要走!


那么中药出海到底难在哪里?前述人士指出,“一是中医药的文化和科学认同问题。由于中医药与现代医学分属不同文化背景,具有迥然相异的理论体系、治疗原则和方法。尽管中医药作为医学科学的独特疗效和科学内涵正逐渐被世界上更多的政府和民众认可,但仍然存在很多质疑;二是管理与法律障碍。大部分国家建立在现代医药科学基础上的管理模式,存在政策、技术壁垒,对中医药准入形成限制。”


王永辉说:“按照现在的西药注册体系,中成药产品并不是说完全无法实现注册上市,但要注册成功上市,难度的确很大,走中成药发展之路或不一定适合中医的国际化拓展。这次疫情下,我们有很深的体会,中医的发展,还是要走自己的特色发展道路。”


早在海外疫情发生之初,凤凰中医公众号就第一时间发布多篇中医药海外抗疫的文章,在业界引起很大反响!


安信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马帅表示,中医药抗疫效果明显,相关治疗方案如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对整个中医药行业来说具有一定的提振作用,尤其是有抗病毒功效的中成药,将迎来不错的发展契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