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的性賄賂案,賄賂和受賄的最終都死了!


春秋時期的性賄賂案,賄賂和受賄的最終都死了!

春秋時期,諸侯爭霸,諸侯們身邊的門客或者臣子,一朝得勢則聚天下財富,這種財富可以留給子孫,代代傳承。於是,大多數臣子,往往會大肆聚斂,貪汙受賄,即便是刑律嚴苛的秦國亦是如此,甚至為此立了《秦律》,這部律法也成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法律寶典。

而在秦國東邊的晉國,卻對這種貪汙受賄的事情未加立法,雖然王室對此深惡痛絕,可並沒有找到好辦法,各個封地的權臣們,小的貪財,大的則掠地,搞到最後王室反而衰微,下面的權臣們倒是成了實際的控權人,這也便是韓趙魏最終瓜分晉國的因由。

晉國自文公霸業以來,出現了幾大權臣家族,其中有個羊舌家族,算是晉國的名門。這個家族起源於羊舌鬥克,他是晉文公身邊馳騁沙場的一代名將。這個家族在晉國政壇十分顯赫,後來出了個羊舌鮒的人,這個人也就是我們今天要說到的主人公。

春秋時期的性賄賂案,賄賂和受賄的最終都死了!

羊舌家族到羊舌鮒的時期,依然是晉國政壇的股肱。他的父親羊舌職是晉國的太傅、中軍尉,也是晉國有名的高級將領,很受到當時諸侯們的敬重。而羊舌鮒是羊舌職的小兒子,嬌生慣養自不必說了,從小就養成了羊舌鮒的壞習慣,不學無術,驕橫跋扈,關鍵是貪贓枉法,好色慳吝,是史書中標準的壞人標準。

當然,好歹是名門之後,對形勢的判斷是準確的。羊舌鮒看到當時天下諸侯爭霸,掌握軍權很重要,於是就習武從軍,一步步得到提拔重用。晉昭公即位後,重用權臣韓宣子,朝廷的大小事情都是韓宣子說了算。羊舌鮒一是名門,二在軍中,很快就得到了韓宣子的重用。

韓宣子為了顯示晉國霸主威信,召集諸侯國開會,就讓羊舌鮒掌管軍權,帶領軍隊到東方去訓練,也是對參會的諸侯耀武揚威。這便給了羊舌鮒開始腐敗的權利,在帶領大隊人馬經過衛國的時候,就故意打著割草餵馬的旗號,在衛國境內各種騷擾,搞得民不聊生,百姓叫苦不迭,衛國無可奈何,就派人送了一箱精美的綿緞給羊舌鮒,這才送走了這個瘟神。在衛國嚐到甜頭以後,羊舌鮒故技重施,沿路小國被他勒索了個遍。

在諸侯會盟以後,羊舌鮒自以為居功至偉,在各個諸侯國內大發了橫財,樹立了晉國的威信,便在韓宣子面前吹噓獻媚,輕而易舉的也就被任命為代理司寇,掌管刑獄訴訟。這便比發戰爭財,更來得順理成章,於是羊舌鮒變本加厲,在各種訴訟典獄中受賄,可謂是賺得盆滿缽滿。當時,有一樁訴訟多年卻未得到解決,就轉到了羊舌鮒的手中。

春秋時期的性賄賂案,賄賂和受賄的最終都死了!

這個案子的主角,也是晉國兩個很有地位的人物,一個叫刑侯,一個叫雍子,他們倆為了如何劃分田產的邊界發生了衝突。由於大家都知道羊舌鮒貪贓枉法,而且好色,雍子為了徹底解決多年的夙願,便把自己美貌的女兒送給了羊舌鮒。羊舌鮒自然很高興,也就不問是非曲直,就宣判雍子無罪,刑侯有罪,強行把刑侯的田產劃到了雍子的田產範圍內,結果在判定之時,刑侯大怒,拔劍殺了羊舌鮒和雍子。

這可不得了,都是晉國的名門,居然出現這種性賄賂醜聞,關鍵是主人公都死掉了,好歹晉國是泱泱大國,如此傳聞出去,有損大面顏面。權臣韓宣子便親自出面解決,將羊舌鮒的哥哥羊舌肸叫來問怎麼辦,這羊舌肸要比弟弟聰明的多,見斯人已逝,再如何追究也無濟於事,便說訴訟中的三個人都該死,已經死掉的羊舌鮒和雍子,一個賄賂,一個受賄,就被拉到街上戮屍,大庭廣眾之下,演出好戲給百姓看,就是說我晉國對貪腐是嚴酷的,絕不姑息,哪怕是名臣。而倒黴的刑侯,也因惡意殺人,被砍掉了腦袋。羊舌肸這一手玩得漂亮,既保護了晉國的名聲,又為弟弟報了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