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曠工3天被解僱,竟獲9.8萬賠償!為啥?這個案例,很有用

連續曠工3天被解僱,竟獲9.8萬賠償!為啥?這個案例,很有用

連續曠工3天,違反了公司規章制度,被解聘了,這位曠工的員工怎麼還獲得了9.8萬元賠償?哪有這等好事?看看這個案例,就會知道雖然曠工但依然獲得賠償是怎麼回事了!這個案例,對每一位員工來說,確實很有用!

寧波XXX貿易有限公司、張某

經濟補償金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

浙江省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決 書

(2019)浙02民終403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寧波XXX貿易有限公司。住所地: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北歐工業園區。

法定代表人:EEE,該公司董事長。

委託訴訟代理人:徐**,該公司員工。

委託訴訟代理人:李**,該公司員工。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張某,男,1988年10月29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赤壁市。

上訴人寧波XXX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XXX公司)因與被上訴人張某經濟補償金糾紛一案,不服寧波市鎮海區人民法院於2018年12月14日作出的(2018)浙0211民初413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於2019年1月24日立案後,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XXX公司上訴請求:撤銷一審判決,依法改判。事實和理由:《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第十二條明確規定,“建立了工會組織的用人單位”在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有義務按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三條規定事先通知工會。但上訴人並未組建工會組織,故不屬於此條規定約束的範圍。一審法院在沒有法律明文規定的前提下,任意擴大法律適用對象,缺乏法律依據。成立工會組織是企業員工自願的行為,並非企業法定義務。上訴人公司規模小,員工僅8人,不可能成立工會組織,且公司在開會時已告知所有員工被上訴人被開除一事。

張某辯稱:被上訴人原先在寧波XXX機械製造有限公司工作,該公司員工有近千人。該公司與上訴人實際是同一公司。請求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張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判令被告支付原告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98195元(5個月×9819.5元/月×2倍)。一審審理過程中,原告變更訴訟請求為:請求判令被告支付原告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98604元(5個月×9860.4元/月×2倍)。

連續曠工3天被解僱,竟獲9.8萬賠償!為啥?這個案例,很有用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3年10月25日,原告與寧波XXX機械製造有限公司簽訂《勞動合同》一份,約定勞動期限自2013年10月25日至2016年10月24日止,擔任產品設計工程師。2016年10月11日,原告與寧波XXX機械製造有限公司簽訂《勞動合同》一份,約定勞動期限自2016年10月25日起至2021年10月24日止,擔任產品設計工程師。2017年1月13日,原告、被告、寧波XXX機械製造有限公司三方簽訂《合同主體變更協議書》一份,約定:1.從2017年1月1日始,原告張某的用人單位主體由寧波XXX機械製造有限公司變更為被告XXX公司;2.除本協議約定的主體變更之外,現有勞動合同約定的其他條款仍然繼續有效,雙方按約定履行;3.本協議作為當前勞動合同的補充文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2018年5月7日,被告向原告出具《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一份,載明:經公司發現,你在崗期間連續曠工三天(2018年5月2日至4日),已構成嚴重違反公司規章制度。現公司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及公司《員工手冊》的相關規定,決定於2018年5月7日與你正式解除勞動合同關係。被告XXX公司審理過程陳述其公司未成立工會,與原告解除勞動合同關係時未告知並聽取職工代表的意見,也未向當地總工會徵求意見。2018年7月12日,原告為申請人向寧波市鎮海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要求XXX公司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98195元。2018年9月20日,寧波市鎮海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浙甬鎮海勞人仲案(2018)388號仲裁裁決書,裁決:駁回申請人張某的仲裁請求。

一審法院認為:建立了工會組織的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符合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第四十條規定,但未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三條規定事先通知工會,勞動者以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為由請求用人單位支付賠償金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被告雖然辯稱其未建立工會,但是即使未建立工會,也應該通過告知並聽取職工代表的意見的方式或向當地總工會徵詢意見的變通方式,來履行告知義務這一法定程序。本案被告解除與原告勞動合同關係時既未告知並聽取職工代表意見,也未向當地總工會徵詢意見,且未能在起訴前補正有關程序。現原告以被告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為由,要求被告支付賠償金予以支持。被告對原告主張的工作年限及計算賠償金的工資基數無異議,予以確認,故被告應支付原告經濟賠償金98604元(5個月×9860.4元/月×2倍)。

據此,一審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第八十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第十二條之規定,判決如下:被告寧波XXX貿易有限公司支付原告張某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98604元,於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履行完畢。如果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及相關司法解釋之規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連續曠工3天被解僱,竟獲9.8萬賠償!為啥?這個案例,很有用

二審中,當事人未提交新證據。

本院對一審法院認定的事實予以確認。

二審本院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三條規定,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應當事先將理由通知工會。本案中,雖然上訴人並未成立工會組織,但是對於尚未建立工會組織的用人單位作出解除勞動合同決定的,可通過告知並聽取職工代表意見或者向當地工會組織(行業工會組織)徵求意見等變通方式來履行告知義務。上訴人解除與被上訴人之間的勞動合同關係並沒有履行上述程序。現被上訴人主張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一審法院予以支持,並無不當。上訴人的上訴依據不足,本院難以支持。

綜上所述,XXX公司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黃永森

審判員 朱亞君

審判員 趙保法

二〇一九年三月十四日

書記員 桂紅豔


【免責聲明】“騰瑞法律網”對轉載、分享的內容、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真實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供讀者參考!

【版權聲明】本文圖文轉載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參考之用,禁止用於商業用途,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聯繫刪除!

歡迎關注“優法問答”語音問答平臺,平臺集全國各地優秀律師5萬名5分鐘內為您解答法律問題,同時為您推薦最專業最資深的律師為您辯護,關注公眾號為您的人生保駕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