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运走涉疫情医疗垃圾的人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医护人员全副武装战斗在抗疫一线,他们直面病毒,在“最危险的地方”工作,厚厚的防护服成为了他们的战袍。与此同时,一次性隔离服、手套、口罩、医疗用具等涉疫情的医疗垃圾也成为了“危险品”。

你可曾想过,运走这些“危险品”的人,都是如何保障大家安全的?今天带您走进一位运走涉疫情医疗垃圾的人,看看他们的抗疫故事......

他,运走涉疫情医疗垃圾的人

“最高级别医疗垃圾收集运输防护标准”启动

北京环卫集团固废物流公司医废中心驾驶员王广,就是负责运走“危险品”的人。据了解,王广所在的单位负责转运涉疫情医疗垃圾,1月20日,他们所服务的大兴区定点医院有两例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自那时起,王广和同事们的抗疫工作正式启动。


他,运走涉疫情医疗垃圾的人


王广介绍,1月20日当天接到消息后,医废中心启动了最高级别医疗垃圾收集运输防护标准,作业人员佩戴全套防护用具。为保证医疗垃圾得到更加安全妥善的处理,北京环卫集团固废物流公司医废中心20多名党员先锋、业务骨干主动请缨,成立了“抗战疫情突击队”。每天负责涉疫情医废清运工作,收运完后再送到指定的处理设施进行无害化焚烧处理。他们服务佑安医院、复兴医院、协和医院、北京急救中心等50多家重点医疗机构,平均每天运送涉疫医疗垃圾2至3吨。


他,运走涉疫情医疗垃圾的人


“抗战疫情突击队”实行24小时工作制,分为两个班次。每个队员的工作量非常大,当班期间基本没有休息的时间。王广表示:“很正常,就是必须得上去。因为咱们是党员,还是骨干,咱们不冲谁冲?这时候必须得冲,没有过多地想。

运走“危险品”的工作流程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产生的医疗垃圾专项运输处置工作,危险性很高。各个环节的防护工作都做好就能降低感染几率,24小时工作制,非常辛苦。”王广负责夜班的工作,每天下午7点到凌晨5点上班,每天下午3、4点,王广就已开始准备,奔赴单位。因为有很多事情要提前确认好。检查白班车辆、消毒水用量......


他,运走涉疫情医疗垃圾的人


到岗以后,领当日班次的防护用品,医用防护服、N95口罩、防护目镜、防护靴、防护鞋套、双层隔离手套等防护衣物,以及消毒液、喷壶等消毒工具。

 

傍晚7:00,开会,沟通、调度、确认。王广对班前会很重视,很多重要信息都要在交流中确认。当然,还包括同事们的信任和鼓励。


出发。到达医院之后,在离装运疫情医疗垃圾的地点约10—15米左右,开始把所有防护用品,比如口罩、眼镜、手套、鞋套、防护服等都穿戴上,每一个细节谨慎又小心。拿消毒喷壶对车辆进行全面消杀。防止把外面的其他病毒带到医院、交叉感染。每辆车,一天根据去多少家医院,而变换“洗澡”次数。到疫情医疗垃圾存放地点,对垃圾进行一次消毒。


他,运走涉疫情医疗垃圾的人


装车。王广说:“一般的箱子装满车140箱,如果箱子大的话,可能六七十箱,密闭式的厢式货车就装满了。” 一家医院,20多个长1.1米、宽0.8米、高0.7米的一次性密闭纸箱子,是常态。搬运时必须小心谨慎,万一箱子弄破垃圾飞溅的话,后果不敢想象!搬完,一辆车的两个人,必须相互消毒彼此身上的所有防护装备。之后,两人都脱掉防护服等防护用品,装进车厢指定的一个单独的大箱子里。


他,运走涉疫情医疗垃圾的人

他,运走涉疫情医疗垃圾的人


对车进行二次消毒,再去当日班次中的其他医院,王广一个班次最多到过6家医院。按指定路线一路安全开向垃圾处理厂,开到垃圾处理厂后,两个人再穿戴上一套崭新的防护服及防护用具,对车辆进行全面消杀,给车“洗澡”。


他,运走涉疫情医疗垃圾的人


交接车辆,卸车,对方进行处理。王广和押运员终于把一车垃圾送到,出来之后,两个人相互消毒彼此身上的所有装备再脱掉防护服等防护用品。等垃圾处理完,车开出来,对车进行再次消毒。


他,运走涉疫情医疗垃圾的人


王广说:“再次全面消杀,是因为处理厂焚烧垃圾的过程,可能会有一些细菌或病毒存在,万一带出去呢?必须对车进行消杀。”一路作业结束后,一般都已是凌晨5点,一切收拾完毕,回家。就这样,每天早上,王广伴着朝阳回到家,爱人总会嘱咐8岁的女儿:“嘘,不要吵!爸爸工作时间很长,让他好好休息。”


作为一名退伍兵,王广用实际行动,在工作岗位上践行着退伍不褪色的使命,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