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债214万只需还3.2万,全国首例“个人破产”已出炉

欠债214万只需还3.2万,全国首例“个人破产”已出炉

关注财经新闻的读者,可能常常听到某某公司,资不抵债,进行资产重组或者破产。根据公开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约有100万家企业倒闭。8000多万家中小企业,平均生命周期只有2.9年,存活5年以上的不到7%,10年以上的不到2%。换言之,中国超过98%的中小企业成立十年内都会走向死亡。然而,我们很少听到,个人申请破产,只能在国际新闻中偶尔听到。

我国自古以来,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一观念根深蒂固。可是,这一观念,随着「个人破产制度」的出现而发生一些变化。2019年10月9日,温州中院联合平阳县法院,通报了中国首例具备个人破产实质功能和相当程序的个人债务集中清理案件情况,更是惹起全国热议,接下来,小七为大家好好讲解个人破产法。

欠债214万只需还3.2万,全国首例“个人破产”已出炉

那么什么是个人破产法呢?

个人破产法,就是指作为债务人的自然人不能清偿其到期债务时,由法院依法宣告其破产,并对其财产进行清算和分配或者进行债务调整,对其债务进行豁免以及确定当事人在破产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

其实个人破产法,由来以久,自古罗马时期就有了个人破产法。7 月 16 日,国家发改委等 13 部门联合印发了《加快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改革方案》,提出研究建立个人破产制度。个人破产制度开始有了实质的推动。2019年10月9日,温州中院联合平阳县法院,通报了中国首例具备个人破产,欠债214万只需还3.2万。个人破产法更是有了实质行进展。

欠债214万只需还3.2万,全国首例“个人破产”已出炉

申请个人破产是不是意味着欠债不用还了?

并不是所有的资不抵债都能称之为破产!

在企业破产流程中,需要由债务人或债权人向法院提出申请,由法院宣告破产并对企业资产进行清算、分配,按如下顺序清偿:所欠职工工资、劳动保险费用;所欠税款;破产还债。

类似地,个人申请破产后,名下的资产也将要交由法院进行清算。由于我国还没有出台具体的制度和规章条例,在这小七以美国和香港的情况作为参考,给大家讲解讲解个人破产制度。

在美国:申请破产的个人通常可保留生活必需品,如最基本的生活费,甚至是自己的房子,而在资产处置方面,美国有两种方案:

1、资产全部交由法院或管理方进行清算、拍卖,用于还债;

2、有固定收入者,可保留部分资产,与债权人商定在 3-5 年内用可支配收入偿还。

走完破产程序后,债务人未能偿还的债务可免除,但是,税款、政府发放的学生贷款等欠国家的钱还是要继续还的。

在香港:破产人除了将剩余资产用于偿还债务外,还要经历 4 年或 5 年破产期,期间的全部收入除必要日常开支外应交付给受托人用于偿还债务。破产解除令解除后,债务人可以据此免除之前全部债务,但不包括因违规或犯罪行为导致的罚款。

简单来说,有了个人破产制度后,债务人不仅要变卖所有可用资产用于还债,而且未来 3、5 年内还要继续用收入还债,这对债权人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是一大利好。

申请破产的个人通常可保留生活必需品,如最基本的生活费,甚至是自己的房子

为什么我国也要建立个人破产制度?

每项制度的颁发,都是解决现实问题,事出有因。个人破产制度的推动,也是有其现实必要的需求。

信用卡、花呗、借呗、京东白条金条、网贷……这些年借贷产品爆发式的增长,产品类别层出不穷,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透支消费已逐渐成年轻人的主流。而我国居民的负债率也呈高速上升之势。根据数据显示,2018 年我国居民杠杆率(债务与可支配收入之比)水平为 53.2%,然而 10 年前这一数字还不到 20%。

现在,很多人深陷债务的泥潭,越陷越深,而个人破产制度的推动,给那些深陷泥潭的负债人带来上岸的曙光!希望,多么美好的一词,一个人如果看不到希望,往往会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给社会带来非常不好的影响!如果,一个人处在黑暗中,如果有了希望的曙光,才能重拾信心,负重前行!

写在最后,小七希望大家只是看看,都有漂亮的个人财务报表,小七会不定时在头条号里,整理和写一些生活中常用的理财收益方式,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