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秒卖出一顶假发,这个河南小城是最大“赢家”

2秒卖出一顶假发,这个河南小城是最大“赢家”

今年年初,阿里巴巴旗下的跨境电商零售平台速卖通,发布了一份全球“颜值经济”报告,为大家揭晓了海外剁手党们最爱买的爆款单品。

数据显示,速卖通电商平台上增长最快的是防脱发产品,尤其是男性购买者的比例逐年上涨。

此外,每2秒钟平台上就有一顶假发被买走,假发类产品年销售额高达数十亿元。中国假发深受海外追捧,平均售价100至300美元,最贵的能卖到七八百美元。

其中,中国著名假发产业小城许昌的产品在该平台上平均每天全球销量4万套,年成交额高达15亿元人民币,在海外成交商品中排名第一。

据《南华早报》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假发制造和出口国,出口销售额为36亿美元,占据全球市场的接近70-80%。

最大“赢家”许昌

许昌刚开始做假发的时候互联网还没诞生。

据史料记载,慈禧太后特别喜欢照相。在黑白的历史相片中,慈禧太后总是正襟危坐,仪态万方。一头乌黑浓密的盘发尤其引人钦羡。

然而事实上,早在慈禧太后40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严重脱发,到后来头顶只是光秃秃一片,仅有两鬓和后脑勺有一点儿头发。

于是,佩戴一头合适的假发就成了慈禧太后保持仪容的首选。慈禧的假发分为两部分。主体部分是头顶的假发,它用一种红色的胶泥黏在头皮上;第二部分是两鬓的假发,此处假发用的是发片。

也是在那个时候,清光绪二十六年,许昌商人白锡和遇到了德国人亨特,随后他用价格低廉的德国钢针,和村妇们交换头发,以谋取高额的利润。

在这套“头发换针”生意经的带动下,周围十里八乡的百姓们也在德国商人的资助下,开办了收购头发、理顺、混合扎把、打包外运的手工作坊。这才开启了真正成规模的假发生意。

据说在这里三分之一的人都能跟假发产业扯上关系。改革开放以来,许昌的制发厂大多由外国投资商进行投资,慢慢形成了假发的产业基地。

2015年,许昌假发通过跨境电商销售突破10亿美元,出口到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

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来自许昌、被称为“假发第一股”的瑞贝卡。

根据瑞贝卡总经理郑文青介绍,2018年,瑞贝卡在速卖通交易额高达600万美元,实现了超60倍的增长。

此外,瑞贝卡产品畅销北美、西欧、非洲和亚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益于国外市场需求旺盛,从1993年开始,瑞贝卡在国际市场上迅速壮大。2003–2008年是瑞贝卡的高速增长期,其营收从5亿元左右做到了将近20亿元。

2秒卖出一顶假发,这个河南小城是最大“赢家”

虽然近几年瑞贝卡也瞄准了国内的假发市场,从2008年起,瑞贝卡开始在国内开设专卖店。截至2018年末,瑞贝卡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内大中城市拥有213家门店。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时至今日,瑞贝卡销售额的绝大部分依然来自海外市场。

原因很简单——需求决定市场。

消费假发的两大群体

事实上,不管是美国还是非洲,假发的消费群体还是多集中在非洲裔人群。

河南瑞美真发股份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介绍:“黑人的头发天生比较蜷曲,很难打理,因此假发对他们来说是刚需。”而物美价廉的中国假发,自然成为了黑人女性的假发首选。

因此,非裔占据人口13%以上、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的美国,成为了许昌假发出口的重点。根据《南华早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出口美国的假发销售额为14.11亿美元,超过了总量的三分之一。

此外,黑人聚集的非洲更是在近几年成为了假发消费的集中地。根据报道,在假发被视为“头顶时装”的非洲,女性人均拥有三顶假发。

2018年,贝宁、南非和尼日利亚三国加起来从中国进口了11亿美元,如果再加上其他非洲国家,那么非洲从中国进口的假发销售额,已经逼近美国。

2秒卖出一顶假发,这个河南小城是最大“赢家”

2018年中国假发出口各个国家数据

此外,以河南当地的假发制造和出口巨头瑞贝卡公司为例,近年来该公司出口非洲的销售额逐年升高,目前已经非洲已经取代欧洲,成为瑞贝卡公司的第一大市场。

2秒卖出一顶假发,这个河南小城是最大“赢家”

除了天生受发质困扰的黑人,假发的另一目标人群自然是后天受发量稀少以及秃顶困扰的“缺发”人群。

据统计,每年全球范围共有35亿美元花在治疗秃头上。秃头随着全球脱发趋势愈演愈烈,“千金难买一发丝”一点也不夸张。

而这种灾难更直接面对的群体,无疑是男性。作为秃头们的遮羞布,目前男性承担了假发产业的一大比重。

国际旅游评论网站的一项关于世界各国秃头率的相关调查显示,欧洲人秃顶率排在调查国家前列,而日本秃顶率在亚洲第一。欧洲是男人秃头重灾区,排第一的捷克平均秃头率是42.79%,2-5名分别是西班牙、德国、法国及英国。

2秒卖出一顶假发,这个河南小城是最大“赢家”

可以说,“秃头”是皇室到平民都无法躲避的难题,这也将带给了假发市场源源不断的市场与潜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