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思:批評門閥政治的不合理,強調寒門才俊的價值

在西晉詩壇上,左思、劉琨是比較獨特的存在。當時詩壇的主流特徵是文采繁縟而骨力柔靡,他們兩人卻是文辭質樸而骨力剛勁。左思詩歌抒發著書生意氣、備受門閥制度壓迫的憤憤不平,劉琨詩歌抒發躍馬揮戈的豪情和英雄末路的悲愴。他們就像生長在富豔柔媚的牡丹叢中的兩棵蒼勁古松。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了解左思其人。

左思:批評門閥政治的不合理,強調寒門才俊的價值

左思(約250—305),字太沖,齊國臨淄(今山東淄博)人。在儒學史學方面有一定造詣,擅長詩賦創作,少有大志。他說自己“善論準《過秦》,作賦擬《子虛》”,也研究過《司馬兵法》,希望能平吳定胡實現抱負,“長嘯激清風,志若無東吳。鉛刀貴一割,夢想騁良圖。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功成不受爵,長揖歸田廬”(《詠史》其一)。晉武帝時,因其妹左被選入宮,舉家遷居洛陽,任秘書郎。晉惠帝時,依附權貴賈謐,為賈謊的“二十四友”之一。後因賈謐被誅,遂隱居專心著述。齊王司馬召為記室督,不就。太安二年(303),因張方進攻洛陽而移居冀州,不久病逝。

左思雖然願望熱切,自視甚高,但一生蕭索。《詠史》其八是他人生的自我寫照:“習習籠中鳥,舉翮觸四隅。落落窮巷士,抱影守空廬。出門無通路,枳棘塞中塗。計策棄不收,塊若枯池魚。外望無寸祿,內顧無斗儲。親戚還相蔑,朋友日夜疏。”他說自己想有所作為,但處處碰壁,像籠中鳥,一揮動翅膀就碰到鳥籠。

左思:批評門閥政治的不合理,強調寒門才俊的價值

這是因為,其一,他的妹妹左棻雖然被晉武帝納入宮中,但根本不受寵。左棻有才有德而相貌醜陋,好色如命的晉武帝納她入宮中無非是標榜自己好才德而不好色而已。左思無法利用他外戚的身份改變自己的命運。

其二,最重要的一點,左思個人的素質跟西晉門閥制度不協調。那個時代注重出身,他卻是寒族那個時代非常注重容貌、清談能力,他卻相貌醜陋、口訥;當時玄學興盛,他所擅長的卻是儒史和詩賦創作。因為無勢無錢,親戚朋友都鄙視疏遠他,儘管他竭盡全力,用十年時間創作出“洛陽紙貴”的《三都賦》,但對他的仕途也並沒有太大的幫助。他確實是生不逢時在門閥政治制度下,他深刻地感受到壓抑,憤怒地批評門閥政治的不合理,強調寒門才俊的價值,捍衛寒土的尊嚴,這是他的代表作《詠史》八首所表達的最主要的內容。

左思:批評門閥政治的不合理,強調寒門才俊的價值

在第七首中他借賦古代賢士的坎坷遭遇,沉痛地指出:“何世無奇才,遺之在草澤。”對扼殺人才的黑暗現實進行了猛烈的抨擊,其筆鋒之尖銳,在兩晉南北朝是不多見的。《詠史》詩還借詠古人,闡明瞭詩人的生活態度和志向,聲稱:“貴者雖自貴,視之若埃塵。賤者雖自賤,重之若千。”

《詠史》其五曰:皓天舒白日,靈景耀神州。列宅紫宮裡,飛宇若雲浮。峨峨高門內,藹藹皆王侯。自非攀龍客,何為欻來遊?被褐出閶闔,高步追許由。振衣千仞崗,濯足萬里流。他從高處俯瞰美輪美奐的宮殿高閣,那是俗世中最高權力和財富的象徵,他猛然意識到自己並非攀龍附鳳之人,他渴望的是隱士許由那樣雖貧賤但自由的生活。因而他果斷離開京城,效仿許由做了個隱士,到高山上振衣,到長河中清除世塵。只有將身上的塵穢除盡,精神才能獲得重生,獲得超越。險峻聳峙的高山,浩蕩的萬里長流,把左思的身姿襯托得無比高大。

左思:批評門閥政治的不合理,強調寒門才俊的價值

對於左思的為人以及他的作品,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跟我們分享你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