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猷雪夜訪戴未至而返,不是吃飽了撐的,而是魏晉風度的表現

雪夜訪戴這一故事,相信大家都有一定的瞭解,即王子猷雪夜探訪戴安道,未至而返的行為,但這並非是吃飽了撐的,而是他作為名士所展現出的瀟灑自適和豪放性情。

王子猷雪夜訪戴未至而返,不是吃飽了撐的,而是魏晉風度的表現

積雪

這則故事出自劉義慶所編的《世說新語》之《任誕篇》,原文如下:

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王子猷雪夜訪戴未至而返,不是吃飽了撐的,而是魏晉風度的表現

王子猷雪夜訪戴

話說這王子猷是誰呢!他就是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他的這種雪夜眠覺興起訪友,未至而返,實際上是“魏晉風度”之任誕行狀的表現。

在魏晉時期,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卻獨以任誕自持並居之,造就了獨樹一幟的“魏晉風度”,形成了“文”的自覺,也即“人的自覺”,“美的自覺”,也即“生的覺醒”。而所謂任誕,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的意思為“背離禮教”,即世俗怎樣,我偏和世俗不一樣,這種行為在當時是自我的一種覺醒,將主體人格自我化,本體化,從而引導個體的人向自我、人性、真情、自然迴歸。

王子猷雪夜訪戴未至而返,不是吃飽了撐的,而是魏晉風度的表現

任誕

而恣意率真,也是魏晉風度的表現之一,意思即我就是我本來的樣子,沒有任何掩飾和裝飾的東西,所有的行為都是我心理的真實展現,都能夠還原成我本來的樣子,展現生命最原初的具有衝動性情感的美。

王子猷雪夜訪戴未至而返,不是吃飽了撐的,而是魏晉風度的表現

冰凍狗尾巴草

生命本就是一場沒有規則也沒有目的地的冒險,是在世俗的條條框框下亦步亦趨的履行著生命的進程,還是拋卻一切留存真心肆意的展現生命之本我的真性情,王子猷向我們展示了他的人生態度,即使無絕世之才也無豐功偉績,但至少能夠像狗尾巴草一樣自由生長,終有一天能夠活出自己的美,展現生命的本真。

(生命也是當代哲學探討的一個重要主題,未來也會介紹的,還有一直對狗尾巴草編的戒指有一種情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