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字源識字-冖和冪(解字參考-中華字通)

冖(莫日切mì)是指事字。在甲骨文中,“冖”像“一”字兩頭下垂,像布巾蒙覆形,藉以表示覆蓋。由於後來“冖”只做偏旁。表示“覆蓋”的義項便造了“幎”來表示,如今簡化成

“冪”。筆畫釋義為:撇點“”是撇“丿”的縮小,用於指示向下向內之意,這裡指天幕向下覆蓋;橫折“乛”表示圓或弧,這裡指示天幕的圓形弧面。後繁化為冪,“冖”指示覆蓋;“日”指示太陽;,下面是“大”和“巾”指示能遮蓋太陽的大幕。借莫(mò)日(rì)切(mò+rì)之聲,表示冪可以覆蓋太陽。但這是個模糊認識,沒有此幕,只是人的一個想象。認為太陽落山,有天幕把它覆蓋,幽暗不清的認識。是“冥”字的前身,冥為太陽被六面(東、西、南、北、上、下)覆蓋的模糊認識。用“冖”作部首的字多數與覆蓋有關,如冗、寫、軍、罕、冠、冢、冤等。

114.字源識字-冖和冪(解字參考-中華字通)

冪的本義為大幕覆蓋太陽的模糊認識,如:1.冪首(古代婦女障面的一種頭巾)、冪人(《周禮》官名。掌共巾冪)、冪籬(古代少數民族的一種頭巾);2.數學名詞,如乘方是指一個數字乘若干次的形式,如n個a相乘的乘方為an ,或稱an為a的n次方。a稱為冪的底數,n稱為冪的指數,乘方的結果叫做。在擴充的意義下,指數n也可以是分數、負數,也可以是任意實數或複數;冪的運算規則:①.同底數冪相乘,底數不變,指數相加。②.同底數冪相除,底數不變,指數相減。③.冪的乘方,底數不變,指數相乘。④.同指數冪相乘,指數不變,底數相乘。⑤.同指數冪相除,指數不變,底數相除。3.雲南少數民族計算布帛的單位;4.用布覆蓋,如冪歷(分佈覆被的樣子,瀰漫籠罩的樣子);5.遮,蒙,冪窗用紙。—白居易《廬山草堂記》;6.通“塓”。塗刷,葺牆冪室,房廡雜襲。—左思《魏都賦》

114.字源識字-冖和冪(解字參考-中華字通)

114.字源識字-冖和冪(解字參考-中華字通)

114.字源識字-冖和冪(解字參考-中華字通)

114.字源識字-冖和冪(解字參考-中華字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