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贏在起跑線,這個“祕訣”你 get 了嗎?

鄰居老楊十分寶貝他的大孫子,簡直就是捧在手裡怕掉了含在口裡怕化了,不但平時上呵護有加,甚至孩子跟小朋友一起玩耍遊戲也緊張的不行,生怕孩子在跑跳運動中磕碰了。

寶寶的日常活動就是在家裡看看電視,學學拼音唐詩,玩玩拼圖,整天形單影隻,孤零零一個人,不像別的小孩子那樣充滿朝氣。

我不止一次對老楊講,要重視幼兒身體素質的培養,孩子的成長髮育離不開運動,動和靜要結合起來才能促進孩子的全面發育。

老楊不以為然,他堅持認為孩子的父母身體都特別棒,有父母遺傳做基礎的孩子又會差到哪去,再說了,孩子現在還小,什麼協調性、靈敏性的,長大了自然而然就沒問題了。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這個“秘訣”你 get 了嗎?

其實,一個人身體素質的好壞與遺傳有關,但與後天的營養和體育鍛煉的關係更為密切,通過正確的方法和適當的鍛鍊,可以從各個方面提高身體素質水平。

孩子在3-6歲時,應該全面地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特別是力量素質、耐力素質和調整素質三方面。只有把幼兒體質提高上去,才能保證幼兒健康成長,將來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使新一代人的素質全面的提高。

運動是一劑天然的改善良藥

幼兒期身體各器官系統正處於迅速發育的過程,有意識地逐步發展和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有助於增強和完善幼兒身體主要器官、系統的功能、促進幼兒正常的生長髮育和機能的協調發展。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這個“秘訣”你 get 了嗎?

當孩子在運動時,肌肉工作的能量供應、氧氣供應以及神經調節過程與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神經系統的功能以及肌肉本身所進行的新降代謝過程密切關聯在一起,協調發育。這對從根本上増強幼兒體質具有特殊的作用和意義。

運動夯實幼兒的基本活動能力

幼兒的身體素質與基本活動能力之間是互聯聯繫的,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是發展幼兒基本活動能力的基礎,任何一種身體運動或動作,都需要幼兒身體素質作為基礎才能完成。

例如,躲閃跑的能力需要幼兒具有較快的反應速度和動作速度、較好的靈敏性和控制身體的能力等協調作用才能完成得較好,若其中的任何一種身體素質發展得不夠理想,都將直接影響到幼兒躲閃跑的質量,如果我們只是一味地要求幼兒多進行追逐和躲閃跑的活動,而不注意有意識地發展幼兒所必需的身體素質(如速度、靈敏性等),那麼,就很難使幼兒的這一活動能力真正得到發展。

因此,要使幼兒得到健康全面的發展,就必須用運動的方式不斷強化基本活動能力。

運動有助於幼兒更好的適應社會

從小重視幼兒運動習慣的培育,能為幼兒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奠定物質基礎。

例如,注意提高幼兒的耐力素質,就能使幼兒具備良好的心肺功能和肌肉功能,將來幼兒就有可能適應較長時間的身體活動(如上高層樓或進行較長時間的徒步行走),而不覺得氣喘、心衰或肌肉痠痛、無力等。

又如,從小注意幼兒手臂、肩背等部位肌肉力量的適度鍛鍊,有助於其步入小學後勝任手拎東西、肩背朽包、搬運物體等身體活動或勞動的需要。而靈敏性、平衡能力、協調能力等身體素質,更是他們將來適應生活、勝任工作所不可缺少的能力要素。

從小重視幼兒運動習慣的培養,能更好地調節幼兒心理活動。

研究顯示,超重兒童放學後進行運動會變得健康,他們會很少摔門、打其他的孩子,或者用其他攻擊方式來表達他們的憤怒。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這個“秘訣”你 get 了嗎?

喬治亞醫學院從事這方面研究的首席研究員戴維斯博士解釋道:“可能是運動幫助孩子控制自己的憤怒,可能是他們正處於好心情而很少生氣,也可能是孩子們自我控制方面的表現。”

總之,提高和發展幼兒的身體素質,具有促進幼兒生長髮育、増強幼兒體質的重要作用,同時,也為幼兒獲得身體的基本活動能力,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學習和勞動奠定重要的物質基礎,這些也正是幼兒體育活動的主要目的和任務。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這個“秘訣”你 get 了嗎?

兒童體質健康監測中心是依託互聯網優勢資源,結合大數據、雲計算、智能硬件研發等專業技術,以青少年兒童健康和安全為出發點,服務於政府、學校、家長和學生的教育科技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