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群都有头狼?长腿叔叔是毒蜘蛛?有关动物的认知误区

一些经常听到的关于动物的说法,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是错误的。

哺乳动物

狼群都有头狼?长腿叔叔是毒蜘蛛?有关动物的认知误区

误区:每个狼群都有一匹头狼。

现实:这个说法最早是由动物行为学家鲁道夫·申克尔提出的,他于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在瑞士巴塞尔动物园观察狼群的等级系统。野生狼群其实并没有遵循这样的社会秩序。在自然界中,狼与父母一起生活在家庭群体中,父母是上级,后代是下属。也就是说,所有狼群成员遵守家庭层次结构。申克尔观察到的是没有血统关系的狼生活在非自然环境下,可能存在争夺社会地位的行为。

误区:公牛看到红色时就冲锋。

现实:公牛是红绿色盲。激怒他们的不是颜色(尽管斗牛士使用的是红色斗篷),而是斗篷的运动。或者别的任何运动都能让他们兴奋起来,这就是它们为什么会追着人跑。

误区:熊冬眠。

现实:熊实际进入的是浅休眠状态,叫做麻木(torpor),它们心率和呼吸速度减慢,体温略有下降,不吃也不排泄。在这段时间里,熊如果受到威胁可能会醒来,然后再次回到麻木状态。真正的冬眠者(如土拨鼠和蝙蝠)在整个冬季体温急剧下降,进入的是一种深度的,几乎没有生命的睡眠状态。

误区:猫只有在高兴的时候才会发出呼噜声。

现实:当猫饿了,痛苦,甚至当从伤病中恢复时,也会发出呼噜声。研究表明,在25和150赫兹之间的低频声音下,猫的呼噜声(引起身体振动)可以提高猫的骨密度,促进肌肉骨骼健康,还能起到自我安慰的作用。

误区:大象的鼻子就像吸管。

现实:大象的鼻子不是一根吸管,它们喝水时是用鼻子吸水,把水控制并储存在鼻子里,然后再喷到嘴里。

鸟类

狼群都有头狼?长腿叔叔是毒蜘蛛?有关动物的认知误区

误区:人触碰过雏鸟以后,它妈妈就不要它了。

现实:这种说法的意思是,一旦人类用手触摸了刚孵化的小鸟,有了人类气味的小鸟就会被母鸟抛弃。问题是,鸟类没有敏锐的嗅觉。父母通常不会抛弃他们的宝宝,不管宝宝的气味多么难闻,但是如果有人打扰他们的巢穴,它们可能会飞走。如果你遇到一个鸟巢,请安静地退后,不要打扰它们。如果你在地上发现一只幼鸟,也不要触碰,它的父母可能就在附近,在等着你离开。

误区:驼鸟害怕的时候会把头埋在沙子中。

现实:鸵鸟跑得很快,瞄准以后踢出来的一脚可以踢倒最凶猛的狮子。也就是说驼鸟不会因为恐惧而把头藏起来。这种把头埋起来的说法可能源于它们在地面一个大洞里产卵的习惯。一天有几次,驼鸟爸爸和妈妈把头埋在洞里检查情况,常常给人一种头被埋的错觉。

误区:猫头鹰的头部可以旋转360度。

现实:不是360度,它们的头部可以旋转270度。猫头鹰有独特的骨骼结构和血管系统,转到这个角度不会损害它们脖子上的血管或阻止血液供应到大脑。为什么它们需要旋转这样大的角度?猫头鹰的眼睛是管状的,像望远镜一样看向远处的前方,但视力范围是固定的,它们的眼球不能像我们那样旋转,必须用转动头部的方法才能看到周围发生了什么。

昆虫


狼群都有头狼?长腿叔叔是毒蜘蛛?有关动物的认知误区

误区:长腿叔叔是毒蜘蛛。

现实:我们大多数人所说的长腿叔叔实际上是节肢动物门蛛形纲盲蛛目的盲蛛,它们没有毒,也不是蜘蛛。盲蛛所在的盲蛛目和蜘蛛所在的蜘蛛目同属蛛形纲,但亲缘关系并不近。盲蛛没有牙或毒液,主要以腐烂的蔬菜和动物为食。蛛形纲蜘蛛目有一种蜘蛛叫幽灵蛛,和盲蛛看起来很像,幽灵蛛确实是毒蜘蛛,不过它们很少咬人。

误区:如果你触摸蝴蝶的翅膀,蝴蝶会死。

现实:不一定。蝴蝶脆弱的翅膀内含有静脉系统,如果前翼的静脉被打破,它们通常会死亡。如果你只是刮掉几个微小的鳞片(你手上留下的细小粉末),大多数蝴蝶会活下来。蝴蝶的鳞片除了赋予翅膀颜色,还有吸收和散发热量,调节体温的作用。

误区:将一条蚯蚓切成两半后会长成两条蚯蚓。

现实:蚯蚓有特殊构造的头和尾巴,尾巴不能长出新的头或其他器官。如果它被切割的部位是在生殖带后面,头部一端确实能够长出一条新尾巴。

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

狼群都有头狼?长腿叔叔是毒蜘蛛?有关动物的认知误区

误区:变色龙改变颜色是为了融入周围环境。

现实:变色龙通过切换颜色来传达他们的心情,颜色变化能反映变色龙好斗,爱慕或害怕的感觉,温度和光线也会影响变色龙的色彩。

误区:人接触癞蛤蟆和青蛙会长疣。

现实:从来没有。疣是由一种病毒引起的,不是两栖动物。但是,一些癞蛤蟆和青蛙物种分泌皮肤毒素,如果接触,可能会导致剧烈疼痛,而且有些物种携带神经毒素,可能会致命。

误区:海龟的壳不会感到疼痛。

现实:海龟的外壳由几十块骨头组成,上面覆盖着由角蛋白形成的硬皮(和形成指甲,头发和蹄子相同的成份)。换句话说,壳是海龟身体的一部分,有血液和神经分布。海龟们能感觉到它们的壳接触了物体,就像有东西触碰你的指甲时你能感觉到一样。如果外壳损坏,它们也会感到疼痛,甚至可能会死于感染。

误区:鲨鱼可以探测到大海中的一滴血。

现实:鲨鱼确实有极发达的嗅觉,但没有那么夸张。一些种类的鲨鱼可以检测到百万分之一的血液,相当于60升水里的一滴血。相比于血液,鲨鱼对其它化学气味更敏感。例如,柠檬鲨能识别2500万分之一的金枪鱼油,相当于一个家庭游泳池中的10滴。有的鲨鱼物种可以识别100亿分之一的猎物气味,相当于在奥林匹克大小的游泳池中的一滴。

误区:金鱼的记忆只有3秒。

现实:不同的研究都表明,金鱼(和其它鱼)不仅能够学习,而且能长期记忆学到的东西。

误区:比拉食人鱼可以在几秒钟内把一个人吃光。

现实:食人鱼很害羞,没有攻击性。它们居住在南美的河流和湖泊中,吃鱼类,植物和昆虫。美国的老罗斯福总统1914年去巴西的时候,亲眼目睹了贪婪的食人鱼在很短的时间内啃掉一头死牛的肉,从此食人鱼吃血肉的说法就流传开来。其实,喂食场景是专门为游客上演的,使用的是圈养的鱼,而且故意几天没喂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