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棉花不是花,但是它卻很美麗

棉花是錦葵科的一類草本植物,原產亞熱帶。它從印度與阿拉伯地區的棉花產地,開始慢慢繁衍,一直延續到歐洲。歐洲雖然種植的不多,但是它對於許多地方來說,都屬於是外來物種。

棉花在中國,明朝的時候才開始在華夏的大地各處出現,並且種植它利用它的棉,可紡線,可織布。在這之前,它還只是零星的一些栽種,主要培育在庭院之中,當作是一種花卉園藝來欣賞。

所以,棉花應該有兩種狀態下的美。一個是棉,一個是花。

有人說,棉花不是花,但是它卻很美麗


初春,綠色植株的生長會逐漸加快,溫暖的天氣讓棉的成長如同灌木狀一般,舒枝展葉,落落大方。保守一點統計,棉花的植株生長,完全可以長到5米高以上,如果連成一片景色相當可觀。

而此時,它的花朵將要開始綻放,乳白色,白色,此起彼伏。它們騎在高枝,隨著微風慢慢飄逸,若隱若現。日落西山,晚點時分微風拂過,在棉田的植株中,還有若有若無的粉紅色影現。

在一望無垠的棉田裡,綠油油的棉葉一片片,綠葉下一朵朵棉花競相開放,爭奇鬥豔,乳白淡黃粉紅,各色各異。微風中它們搖曳,它們婀娜,它們多姿,它們俊俏的身影,盡情地袒露,楚楚動人。花瓣上,蜜蜂在不停地忙碌,唱著歡快之歌。田間裡,美麗的蝴蝶翩翩起舞,不停地傳送著棉花綻放的喜訊。

這是棉花之季奇特的花季,它可以如此多姿多樣又多彩。

有人說,棉花不是花,但是它卻很美麗


在春天盛開的花朵有許多,它們奼紫嫣紅,目不暇接,產生許多的讚美與詩句。然而,棉花似乎與這些無關,與這些不同,與這些芬芳不一樣。它沒有太多讚美和言語,更像似不戀虛名列春花,潔身碧野布雲霞。

其實,它有質樸的高雅,有默默頑強的欣賞,和在田野中不懼風吹不怕雨打的個性。它花兒盛開,如翅羽一般,展翅花開,初始乳白,漸變漸深紅。它,花開不為人讚美,花放不求誰聞香。只是獻花送溫暖,只是用花作衣裳。

有人說,棉花不是花,但是它卻很美麗


棉在花開過後,結成一個個棉桃。

一個個棉桃飽滿的綴滿枝頭,翠綠色的表皮,鼓鼓的掛在那裡,慢慢的隨著時間變得乾枯,慢慢的開裂。在它朝陽的部分會先聲裂開,露出一個個潔白的花絮。淨白,柔暖。

這是棉的另一個美。

微風吹過,它們都在枝頭搖曳,遠看一處處的棉花,似一片雪海,迷人,瀰漫,它處處填滿微甜的氣息。裂開的棉花,花開得像花朵一般,嬌白欲滴,毛絨絨,鋪展開來,又聚攏一團,像個胖乎乎的寶寶。乖巧,可愛。

這麼美嬌的棉花得來不易,付出的細心照料,或許不為人知。每一次雨下,每一次澆灌,都需要人工,需要把棉田裡的土壤翻一遍,這樣讓棉花的根部透氣,滲水。如果不及時,它生長的狀態或許得到水份,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生長狀態,影響正常生長,或許還影響結果時棉花的飽滿程度。

有人說,棉花不是花,但是它卻很美麗


管理棉花,是種植棉花最要緊的工作。

從幼苗開始,掐芽,開花,結鈴,到採摘,都在無微不至的關愛之中。當它還是一粒種子的時候,到種子發芽,到抽枝,到開花,到接桃掛果,到毛茸茸白茫茫的棉花盛開,一切的可能,都呈現在每日的田間管理之中。棉農或許一刻也不能夠怠慢。

在忙碌的棉田中,棉花其實開兩次花朵。真正的棉花是鮮豔的,顏色多種的,有淺黃,有白色,紅色,甚至還有綠色,很漂亮。而此時開出毛茸茸的棉花,其實是植株的果實,而非實際長有花瓣的花朵。它迸裂出來的絨絲潔白,團結一致,翹在枝頭,其實也算是棉的另一種花朵。它潔淨,開放的更有蘊意。可以理解為,四月棉花秀,八月棉花幹。花開天下暖,花落天下寒。

有人說,棉花不是花,但是它卻很美麗


有人說,棉花不是花。

我們在眾多的春花夏葉中,找不到它的名字。在人們稱頌的百花中,也沒有它的倩影。它是無名之輩。而其實棉花不僅是花,更是花中仙子,花中的天使,花中的智者。它的美,不只在外表美在枝頭,而是美在內裡,美在心靈,美在宏志。

棉花之美,美在志高純潔。

棉花沒有牡丹的雍容華貴,沒有月季的香氣襲人,沒有迎春花早春的鮮豔,沒有碾作紅塵花為泥的即逝。而棉花自明價值,它的存在不止為人欣賞它的花朵,更是為了飛雪冰冬暖萬家的宏志。它不戀芬芳虛名,不與百花爭豔,默默地將美麗奉獻,默默地將溫暖奉獻。一如既往潔身自好,不染一點塵埃冰清玉潔。結出的棉絮,始終白如紙,輕如雲,淨如雪。

棉花之美,美在團結堅韌。

棉花的纖維非常細膩,風吹細毛飛起,隨風飄失,輕如柳絮。但是當它眾多的纖維集聚,緊緊地團結在一起的時候,手拉手肩並肩,就像一下子變成堅強堅韌的整體一樣,呈現巨大的力量,掰不開,撕不裂。所以,用它們紡線,織布,做成衣服,經久耐勞。為我們的生活增添許多溫暖,為我們的生活增添許多精彩和快樂。

棉花之美,美在它已綻放了幾個時代,芬芳了幾個時代,並築建起了一個龐大的《棉花帝國》。

有人說,棉花不是花,但是它卻很美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