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耳猕猴为何不惧如来,敢去灵山辨真假?你看看他的师父是谁?

六耳猕猴一回是西游里极其精彩的经典故事,但也给读者留下了诸多疑惑,他与悟空能够相知相杀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具有完全相同的法力,如来曾描述道:“此猴若立一处,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说话,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查理,知前后,万物皆明。”

六耳猕猴为何不惧如来,敢去灵山辨真假?你看看他的师父是谁?

也就是说,六耳猕猴能够知晓天地万事万物,自然也能了解到灵山以及如来的信息,但令人不解的是既然六耳知道如来能够降服自己,去了灵山只有死路一条,那么他为何还要随悟空前去辨真假呢?这个问题难倒了不少读者,但小解却在原著中发现了一些线索,能够合理解释这件事!

若想明确还原事件本质,首先我们需要明白六耳与悟空为何如此相似!话说在二猴赶赴灵山之前,三界之内几乎无能分辨真假者,可见他们的相似程度何其之高。我们简单通过两个案例来分析。

六耳猕猴为何不惧如来,敢去灵山辨真假?你看看他的师父是谁?

第一个,观音无法分辨。诚然,观音在西游的地位和法力都不算高,分辨不出本不奇怪,但是她与悟空之间是有唯一性联系的,那就是三根毫毛!三根毫毛是观音赏赐给悟空的,是世间唯一的,但是为什么六耳头上也有?难不成观音也给了他三根?

第二个,悟空与六耳到玉帝处辨真假,托塔李天王拿出传家宝照妖镜,可是镜子却失效了!照妖镜是干嘛的?如果它连这一功能都无法实现,那它就是破铜一块!所以并不是照妖镜无法照出六耳,而是六耳很可能就不是一只妖!

我们再来看六耳猕猴是何时出现的:唐僧前脚刚刚赶走悟空,六耳后脚就跟着来了,而且他来的目的也很值得思考,竟然是取代悟空去取经。小解串联起种种因果,推测出一个重大成果,那就是六耳猕猴其实是悟空的二心!

悟空被误解被赶走,不禁心生怨愤,于是这份怨念就和内心积攒的佛性产生了激烈的碰撞,碰撞的结果是悟空的正邪二心彻底决裂,最终邪性得到释放,邪念衍化为六耳猕猴,展开了疯狂的报复行为。

六耳猕猴为何不惧如来,敢去灵山辨真假?你看看他的师父是谁?

其实这个观点不是小解瞎猜的,而是西游作者的本意!不信你看原著第五十八回的标题就是《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二心”、“一体”,作者的用意不言而喻。还有六耳猕猴起先找唐僧取经,未果后竟随便编排了个队伍去,他毅然决然取经的态度说明,悟空的正义不被认可,其邪性便希望得到认可!

六耳猕猴为何不惧如来,敢去灵山辨真假?你看看他的师父是谁?

正是如此,真假悟空的武艺、法术、兵器,甚至紧箍咒才都别无二致,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师父菩提祖师,得到的武功当然全部相同!而六耳之所以敢前往灵山辨真假,正是悟空的正义之心战胜邪恶之心的表现!

我们再回头来看谛听为何不敢轻易说出答案。因为这时的悟空究竟是佛是魔尚未可知,如果谛听说出真相,而一旦悟空的魔性战胜佛性,那么地府将会遭殃,谛听也相当于害了悟空!

解铃还须系铃人,若想消灭邪念还是需要悟空亲自动手,悟空最终的那一棍不仅是打死了一个六耳猕猴,他更将自己内心的邪恶彻底清除,悟空也因此成为一个真正的取经人,所以自此后,唐僧再也没念起过紧箍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