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多次北伐,卻在此處偷偷留下一萬精兵,蜀漢滅亡都不能回援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一定會敬佩諸葛亮的睿智,在他的輔佐下,劉備取得一次次的勝利,到達了蜀漢的巔峰時期,不管在什麼時候,諸葛亮都能夠把一切後果考慮在內,繼而能做好萬全的準備,他曾多次北伐,在北伐時,他在永安這個地方偷偷留下一萬精兵,即使到了蜀漢滅亡的時候,他們都不能回援,通過下面的介紹你便會理解諸葛亮為何要這麼做了。

留下一萬精兵的原因

諸葛亮多次北伐,卻在此處偷偷留下一萬精兵,蜀漢滅亡都不能回援

三國鼎立時期,曹魏的實力毋庸置疑是最強的,蜀國和吳國如果和魏國單挑的話自然不是曹操的對手,因此,為了穩固自己的政權,保障自己的安全,蜀吳兩國結成了聯盟來共同對抗魏國,在雙方的共同合作下,曹操被擊敗了,劉備乘勝追擊,先後佔領了荊州、益州和漢中,頓時風光無兩,但是好景不長,正所謂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孫劉雙方當時為了目的而聚,最終也會為了目的而散。

諸葛亮多次北伐,卻在此處偷偷留下一萬精兵,蜀漢滅亡都不能回援

荊州痛失和關羽遇害宣佈了聯盟的瓦解,蜀國的實力也開始慢慢減弱,不久之後,劉備便病逝了,但是,此時風頭正盛的吳國並沒有進一步進攻蜀國,而是選擇再次和蜀國結盟共同對抗魏國,在當時,諸葛亮在經過仔細考慮之後,也認為結盟對蜀國來說是最好的辦法了,因此同意了吳國的建議,再次達成合作關係,他也知道,結盟只是暫時的,他對吳國有著深深的恨。

諸葛亮多次北伐,卻在此處偷偷留下一萬精兵,蜀漢滅亡都不能回援

在滅了魏國之後,吳國也定不會放過蜀國,因此,雙方所說的在滅了曹魏之後便劃分邊界、平分天下的言論只是說說而已,對於吳國,諸葛亮不得不防,因此,他在永安偷偷留下了一萬精兵。永安是吳蜀邊境的重鎮,因此,這裡需要受到足夠的重視,稍有不備,孫權就會從這裡做文章,諸葛亮便是充分意識到了這一點,因此命陳到帶領一萬白毦兵鎮守這裡。

諸葛亮多次北伐,卻在此處偷偷留下一萬精兵,蜀漢滅亡都不能回援

白毦兵是蜀國最為精銳的士兵,足以見得諸葛亮對於鎮守永安的重視,諸葛亮在之後的北伐之路中也一直都會偷偷留下一萬精兵,從不會讓自己無路可退。諸葛亮留下的這一萬精兵即使蜀漢滅亡時都不能回援,在蜀國滅亡後,吳軍進軍永安想要將其奪下,不曾想被鎮守在這裡的精兵打的措手不及,無奈只能撤退。

參考文獻:

《三國演義》《三國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