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老师当班主任?家长群炸了:善待孩子的就是好班主任

"你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吗?"这句话恐怕要成真了——体育老师当班主任了!

看到这个话题,大多数父母的脑袋里浮现出问号三连:靠谱吗?能行吗?学校没老师了?

大家注意到今天登上微博热搜榜一条就是:“体育老师能不能当班主任”,而且还是“沸”的状态,可见大家对此有多关注。

人民日报报道,杭州一体育老师主动向学校申请当班主任!

此消息一出就引来大批网友的关注,这其中很多网友持反对意见,但也有很多网友持赞同意见。

小磊哥带您先来看看苏老师的情况。

杭州xx中学706班班主任苏老师,作为体育老师在刚刚接手新班级的时候,面对的全是质疑,有家长会直接问道:苏老师,您是要带我们三年吗?

可能在我们的经历和观念里,班主任一般都是由主科老师比如语文、数学、英语老师担任,毕竟孩子升学考试主要还是看这些主科的成绩。

“我自己向学校申请的。”苏老师说,“作为体育老师,我的教学任务比文化课老师要轻些,一周上12节课,不用批改作业,有足够的时间管理班级,所以想尝试一下,也是挑战一下自己。”苏老师说。

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家长们铺天盖地的质疑横亘在苏老师的面前。于是她为了得到家长们的认可,在开学前的暑假把班级里的学生都家访了个遍。

为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她充分发挥体育老师的特长,天天追着班里几位文化课老师跑,了解全班的学习进度、考试成绩和提分方法。两个月下来,几位老师都被这位体育老师追怕了,每次都早早改好苏老师班的卷子,并第一时间主动向她反馈情况。

她这么“追”是有原因的:“家访后,我研究来研究去,家长最不放心体育老师当班主任的原因,就是怕体育老师没法抓学生的学习成绩。我要改变这一刻板印象,必须把学习成绩抓好。在这方面,我能做的,就是和文化课老师做好配合。”

又访又追两个月,706班的学生和家长看在眼里,渐渐接受了这位教体育的年轻班主任,开始积极配合她的工作,再也没人来问:“苏老师,你是不是要带我们三年?”

不过体育老师做班主任的消息一发到家长群,还是激起了千层浪:

家长群里有妈妈表示强烈反对,觉得这样的事以前从未听说过,害怕体育老师根本不了解主课的内容和教学方法,耽误了孩子们的成绩。

但是也有一些家长表示,体育老师课业压力小,就能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孩子们身上,而且还会更有耐心,不是坏事。

网友们大多数也都觉得,这不是事儿!

网友们还在评论里分享出了自己的看法和经历,小磊哥发现很多人学生时代都有过副科老师做班主任的经历:

“副科”老师当班主任引质疑,以下这些心理是关键因素。

要说当面锣对面鼓地问质疑者,某位教“副科”的老师身上,究竟有什么问题,让人觉得这位老师不适合做班主任,他们还真未必能说清楚。有时,甚至他们也承认,老师不错,关心学生、有耐心、懂孩子,可就是放心不下“副科”老师做班主任——因为见得少。别人班的班主任都是教语数外的,为什么我家孩子的班主任教音体美?这也太“非主流”了吧?

“现在孩子都有升学压力,班主任是“主科”老师,总给我们一种能够在学习上保住孩子的感觉,会比较放心。”

“肯定是,班主任教什么的,班里孩子就普遍哪科成绩高啊!”

在一些家长的担心中,成绩成为主要的反对理由——““孩子是要拿出成绩的,‘副科’老师当班主任,可能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会有影响的!”

很多家长认为,“副科”老师,尤其是音体美教师,可能是通过艺术、特长途径上大学,录取过程中,专业课成绩占一定比例,而相应的文化课成绩要求没有那么高。在学习过程中,对文化成绩的要求也相对较低,这会不会影响老师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素质呢?要知道,班主任不仅要教学生课,他的一举一动、行为习惯都会被学生看在眼里。出于这点担忧,有些家长也选择了反对“副科”老师做班主任的阵营。

其实,如果单从以上心理出发去看待所谓“副科”老师当班主任的问题,也许会有不少人产生担忧。不过,如果换些角度再想想,认真负责的“副科”老师当班主任,会有他们独到的优势!

“主科”老师忙,任两三个班的“主科”老师更忙,如果再兼任个班主任那就是忙上加忙!

担任班主任,班级里面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处理,经常忙得焦头烂额。而且,“主科”老师会因为任教学科而更加注重教学。在教学任务繁重的情况下,“主科”老师还要观察、照顾学生的生活,管理班级日常的事务,难免会有力不从心的时候。

“作为班主任的“主科”老师,身上的担子又特别重,要精心备课,要批改作业,又要个别指导,学生考试成绩不好还要受到各种舆论的批评。这样身兼两职,很容易力不从心,顾了这边又顾不了那边,有时甚至需要占用私人时间去处理班级事务。”

而“副科”教师的教学压力相比“主科”老师会小些,往往有更多精力注重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可以花更多的心思去观察学生,跟学生沟通。

“副科”教师,尤其是文体学科的老师,因为专业要求和教育背景的因素,普遍性格活泼外向,思路灵活、语言生动幽默,

而且美术、音乐、体育课的课堂内容通常比较轻松、吸引人,课堂上教师学生互动性强,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气氛也更活跃。所以孩子们看到“副科”老师,内心往往会更加放松快乐。这份感情可是“副科”老师做班主任独有的“感情基础”啊!

“本来学习压力就大,‘主科’老师当班主任,压力就更大了。”哪个老师当班主任,总会不经意间过多提及其自己“学科”,但“副科”老师就不同了,这样学习气氛就相对比较轻松。

一个学生好动爱闹、跑得快、喜欢跳舞、唱歌好听、爱画画……这些特点,在一些重点关注成绩、分数的家长、老师眼里,可能只是课业以外一些锦上添花的特长。有些家长乐于去培养孩子的特长,但大部分也只是希望孩子多个一技之长。可是“副科”老师却可能依靠自身学习经历和专业眼光,敏锐地发掘孩子身上鲜为人见的天赋和闪光点。

在我们的教育对孩子的评价标准越发多元化的今天,班主任对孩子天赋的尊重、理解和鼓励,可能让更多学生自信地走出不同的人生道路。

关于“副科”老师当班主任靠不靠谱的讨论常常出现,答案也是众说纷纭。

其实,小磊哥倒是认为,并不能把所谓“主科”“副科”之分,当做老师适不适合当班主任的唯一评判标准,优秀用心的老师都能当好班主任,你说是不?

那么,想当好班主任的老师,需要具备什么素质呢?

其实一名班主任的胜任与否,不取决于他是什么学科的老师,而在于管理、沟通和引领能力。的确,班主任这一工作本来的任务就在于沟通、交流,协调好班级的日常工作,因此,善于沟通的老师更能够当好一名班主任。

不仅要了解每一个学生,还要了解学生的家长及外界环境,了解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把握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加强新的教育理论的学习,使自己的思想认识发生转变,并将新的教育理念转变成自己的班级管理信念。

作为班主任,不仅要了解每一个学生,还要了解学生的家长及外界环境,把握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加强新的教育理论的学习,将新的教育理念转变成自己的班级管理信念。

每一个成功的班主任大多都有着自己的魅力,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和个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曾有媒体对于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做过调查,发现约78.3%的学生认为,好老师的首要标准是“对学生有爱心”。同时,“语言幽默风趣,风格灵活多样”得票率列第二,“一视同仁”、“善解人意”等特质并列第三,也是大多数孩子最喜欢的老师品行。

班主任的魅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进行修养与锻炼形成的。一个班级能否“活”起来,首先要看班主任是否做好了表率,“活”起来了没有。由于班主任的精神面貌对学生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因而要求班主任要乐观、活泼开朗、充满朝气。

我们喜欢用母亲来形容老师,因为他们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具有母性光辉的:爱心、耐心、宽容心。一个具有这些特点的老师,更容易走进学生心理,有利于学生的进步,班级的团结。

作为班主任,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心灵,摸清学生的心理特点,体会他们的内心要求。

刚接手一个新班时,如果能在很短时间内记住所有学生的名字,对学生来说,就是很高兴的事。这样,既能证明他们在老师心目中的位置,又能说明老师在工作上、对学生的态度上是认真负责的,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的、努力学习的信心。要了解班风、学风,了解全班主要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原因所在,了解家长普遍的文化层次,找到亟待纠正的弱点;还要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了解个人的生活环境,掌握哪些是积极分子、哪些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学生等等。

不管是体育老师还是主课老师,班主任的首选人选应该具备耐心、热心、责任感和感染力等等,既能带动班级里的孩子认真学习,同时也能以自己的美好品格为孩子们树立做人做事的榜样。如果能拿出课业之外的更多精力来关照孩子们的成长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所以学科不是关键,关键在于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写在最后:

鉴于有些家长实在是对孩子的成绩表示担忧,即将中考和高考的这两个年级的副科老师担任班主任的情况可以适量减少,其他年级还是要根据老师的整体素质来做衡量,对于那些有责任心、爱心、耐心的副科老师担任班主任还是要给予支持。

家长需要转变观念,最重要的不是哪一个学科的老师来做孩子的班主任,关键要看老师的责任心和工作态度。黑猫白猫,会逮老鼠的就是好猫;“主科”“副科”,善待孩子的就是好班主任。

你的学生时代有相似的经历吗?你觉得体育老师做班主任合理吗?可以在后台留言谈谈自己的看法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