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马场 湖北博物馆|谁家没个花瓶?


导读:

在博物馆里特好看,比舞台照年轻多了!

博物馆的灯光都是为了老古董特制的,能不显年轻么?

想要变美的小姐姐,多去去博物馆,都不需要用美颜软件的。……

继续为人民服务!继续不正经的和大家唠唠嗑。

跑马场 湖北博物馆|谁家没个花瓶?

昨天我们聊的是曾侯乙先生,

他的地盘位于湖北省博物馆一楼右侧。

三楼展厅有郧县人头骨化石和《古代瓷器专题展》,

我对人类头骨化石实在是心存敬畏,不敢看,

绕着走一圈避开了,走进古代瓷器专题展区。


谁家没个花瓶呢?

现代插花可不局限于使用花瓶,

陶瓷,玻璃,藤竹草编,酒瓶水瓶牛奶瓶,

任何容器都能成为花器~

很多器型未必都能叫的出名字吧,

挑几个经典的来学习一下吧!

下次花艺课上,咱脱口而出显得特专业特有格调~!

No1. 玉壶春瓶

这可是中国瓷器中的典型器型。

她的造型是唐代寺院里的净水瓶演变而来的。

玉壶春瓶是由“玉壶先春”而得名。

细长颈、喇叭口、胆腹。


跑马场 湖北博物馆|谁家没个花瓶?


No2.梅瓶

这是元青花四爱图梅瓶,肩部饰凤穿牡丹,

腹部“四爱图”:即王羲之爱兰,陶渊明爱菊,

周敦颐爱莲,林和靖爱梅、鹤。

这是一件珍品,专家会重点说。

梅瓶也是传统名瓷之一,

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

但,今天我的重点不在此,梅瓶是我最爱的器型,

我想搬回家插花。。。

随意的插上一枝瘦梅,顿时满室清雅!


跑马场 湖北博物馆|谁家没个花瓶?


No3. 葫芦瓶

这是乾隆时期鳝鱼黄绶带耳葫芦瓶,

优美的线条加两个美丽的耳朵,

葫芦瓶从宋已有发现一直到演变到清,

茶叶末的颜色,其实也是一种技术,叫厂官釉。

清代厂官釉分三个品种:鳝鱼黄、蛇皮绿和黄斑点。


跑马场 湖北博物馆|谁家没个花瓶?


No4. 转颈瓶

转颈瓶是瓶式之一,流行于乾隆年间,

因颈部可以转动,而得名。

图为粉彩九子图转颈瓶

真心说,这么华丽丽的花瓶不是我的菜。


跑马场 湖北博物馆|谁家没个花瓶?


No.5 方瓶

方瓶可比圆瓶难做,方形的东西烧制的时候容易变形。

这也就是历史上方形瓷器比较少的一个原因。

琮式方瓶是从玉琮演化而来,下次良渚博物馆再展开讲。

图为仿哥釉八卦方瓶。器型圆口、方体、圈足,内圆外方。


跑马场 湖北博物馆|谁家没个花瓶?


No.6 明白釉瓷坛

中国陶匠们对白釉瓷器的探索也可谓是源远流长,

到了明代,更是进入了黄金时期。

作为花器,我觉得,纯净典雅的白是鲜花的最佳搭配,

瓷坛瓶口大,大把的怎么放都好看。


跑马场 湖北博物馆|谁家没个花瓶?


No.7 青瓷六系盘口壶

深盘口,长颈,溜肩,弧腹,平底。

肩部的六桥形系是穿绳用的,因为盘口壶底部较小,

刚开始是双系,发展到六系、十二系。

这个器型也颇为古朴,放家里插花一定好看。


跑马场 湖北博物馆|谁家没个花瓶?


No.8 执壶

这个造型最早是从青铜器而来。

也是常见的酒具、茶具。

当然也可以用来插花,

有木有发现,这个壶中西风格的花卉都能驾驭。


跑马场 湖北博物馆|谁家没个花瓶?


No.9 白瓷双螭耳瓶

双耳瓶因颈部贴附双耳得名。

还记得《知否》投壶游戏么?投壶起源于春秋。

双耳瓶应是投壶演变而来。

这个白瓷双螭耳瓶实在是太美了,

让我想起了《泉》,

这个瓶就像是一个丰满的少女。

So,我决定这个瓶无需插花,

直接放在那儿静静的欣赏就好。


跑马场 湖北博物馆|谁家没个花瓶?


对于瓷器,我们要怀有一种神圣的心态去呵护。

为什么古玩瓷器那么贵?

她的确太珍贵!

像我这样的马大哈,洗个碗摔个缺口那是常事!

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历经百年、千年……

完好无损。

唉!

我岂敢肖想,作花器之用呢?


END


作者跑马客清音

招募Pro的跑马客志愿者

爱艺术、 爱逛博物馆、美术馆

爱旅行、爱vlog、爱分享的你

想和想玩,爱玩,会玩的朋友们一起参与互动,请添加头条号跑马场cherry,喜欢的请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