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漸沒落的臺灣金曲獎,依舊是華語樂壇的格萊美

金曲獎和它背後的華語樂壇

從茅盾文學獎到金雞獎、魯班獎,似乎每個行業都有一個備受矚目的權威獎項,而一旦談到流行音樂,華語樂壇就需要臺灣金曲獎站出來了。

金曲獎幾乎是華語樂壇唯一的一個評審類獎項。

日漸沒落的臺灣金曲獎,依舊是華語樂壇的格萊美

環顧世界,最重要、知名度最高的音樂獎項無疑是美國的"格萊美獎",事實上,美國一共有三個重要的音樂獎項,分別是代表人氣(傳唱度)的全美音樂獎,代表收聽量(流行趨勢)的公告牌音樂獎,代表專業性(音樂本身品質)的格萊美獎。

這三個獎項也代表了現在最主流的三種音樂獎類型。

金曲獎和格萊美獎很明顯就是同一個類型,它們都是音樂工業獎,由權威業內人士組成的評審團對獎項進行評審。

對於吃瓜群眾來說,只需要記住,臺灣金曲獎就是華語樂壇的“格萊美”。

金曲獎是怎麼影響怎個華語樂壇的

評審的專業程度,很大程度上就代表了獎項的權威性。

那麼金曲獎的評審團有多專業呢?曾擔任第11屆金曲獎評委的資深音樂人周治平,列舉了成為金曲獎評委的幾個必須條件:

“首先是這個評委必須在當屆沒有入圍任何作品,為了避嫌也不能和其中任何的參獎作品有關係;另外就是他在行業內要有一定經驗和權威。

周治平當時還回憶,那一年的金曲獎一共邀請了15位評委,職業包含了製作人、歌手到電臺DJ,行業涉及範圍廣而且多層次,可以看出臺灣金曲獎光是在評委的組建環節就已經很費心思。

而對金曲獎來說,它能夠有如今的地位還有兩個原因。

一方面,它是臺灣政府投資支持的項目,擺脫了商業性;另一方面,從上世紀80年代一直到2010年左右,華語樂壇的中心一直是臺灣。

日漸沒落的臺灣金曲獎,依舊是華語樂壇的格萊美

臺灣

在那個年代,中國的音樂產業還在一個初級的階段,本身流行音樂就沒有成氣候的獎項,而港臺音樂則具有先天性的優勢,它們接觸外來文化,逐漸建立起了自己的流行音樂體系。

在以周杰倫為代表的臺灣音樂人進軍大陸娛樂圈時,臺灣金曲獎的影響力也漸漸擴展到了整個華語樂壇。

地域優勢,激烈的競爭,再加上評審的權威,讓金曲獎成為了國內含金量最高的音樂獎項,直至今天。

回過頭來看看金曲獎歷屆的歌王歌后:周華健,齊秦,齊豫,張學友,王力宏,楊乃文,那英,張惠妹,莫文蔚,陳奕迅,王菲,孫燕姿......

日漸沒落的臺灣金曲獎,依舊是華語樂壇的格萊美

看到這些名字,似乎也能明白金曲獎的分量有多重,以及兩岸三地歌手對它的重視了。

可以看出,凡是得過金曲獎的,都稱得上實至名歸,金曲獎在重要的獎項上,從不馬虎。

金曲獎,高冷女神還是溫柔天使?

金曲獎是目前華語樂壇中唯一還在認真評選好音樂的獎項。

金曲獎它並不諂媚,它一直都有一個很明確的目標,不做大眾審美的追隨者,而要做引領者,而金曲獎也確實努力做到了華語樂壇的流行音樂風向標,金曲獎的各種獎項,都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未來一年甚至好幾年的流行音樂市場。

日漸沒落的臺灣金曲獎,依舊是華語樂壇的格萊美

第27屆金曲獎現場 張惠妹

所以在大多數人的眼光中,金曲獎是一個高冷的女神,它幾乎不受歌曲市場銷量和粉絲人氣的影響,不被流量挾持,不在乎商業性,而是為了整個音樂行業的未來,認真評選音樂本身。

你看,每年金曲獎獲獎的歌曲不一定都是最有人氣的,評委們站在專業的角度,看待音樂的藝術價值和對樂壇的貢獻,把獎項頒給那些用心做音樂,但作品未必暢銷,又未必掙錢的歌手。

這麼一看,金曲獎也是一個溫柔的天使。

金曲獎,還不夠

但是,看起來具有權威性、公信力足的金曲獎其實也是一個“不靠譜”的獎項。

金曲獎始終是一個地域性的獎項,本土性過重。

金曲獎評選要求歌手專輯必須臺灣地區同步發行/首發,這一點就限制了不知道多少內地歌手,而在今年金曲獎主流獎項的提名裡,猜猜大陸歌手有幾個?

只有一個李榮浩。

日漸沒落的臺灣金曲獎,依舊是華語樂壇的格萊美

翻看名單,許多歌手連聽都沒聽說過,也不怪很多人稱它“自閉獎”。標榜著華語樂壇最權威獎項的金曲獎,似乎已經成為了臺灣音樂的自娛自樂。

但令人惋惜的是,但即便金曲獎有諸多缺點,內地也拿不出來能與之抗衡的獎項,我們期待金曲獎更加的開放,也期待內地獎項認真的評選音樂本身,而不是把音樂和娛樂,和商業性混為一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