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疫情的反复,对我们敲响一记警钟

今天早上一起来,就感到在这两天稍有缓和的氛围,又变得紧张起来。

湖北以外的新增确诊病例出现了反弹,这是人们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尤其北京一下子增加了10例新增确诊病例,该起疫情为输入性单位聚集性疫情。北京前两天还维持了零新增,大家长期紧绷的神经开始放松,大街上的人明显多了(没戴口罩的人也逐渐增加),去香山的路上还一度出现堵车的情况。这种放松刚刚露头,就被疫情的反复打了回去。

今天疫情的反复,对我们敲响一记警钟

是疫情防控形势恶化了吗?我们还不能下这个判断。今天钟南山院士在通气会上表示,有信心在四月底基本控制。可以说,大局已定,我们一定能赢得胜利。但现在才是2月底,到4月底,还有两个月的时间,两个月的时间,对很多人来说,实在是太漫长了。我们期待击退疫情的心情十分迫切,以至于对疫情防控的反复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

今天疫情的反复,就是敲响了一声警钟,警醒我们,疫情防控正是吃紧的时候,真的一点不能松劲。千里之堤往往毁于蚁穴,这么宏大的一场战疫,哪一个环节出现了漏洞,哪一处岗哨没有守住,就会制造出一个风险点,就有可能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燎原之势。

而且现在情况变得更为复杂,就在中国疫情缓解之际,韩国、意大利、日本等国的疫情开始恶化,疫情回流的风险大大增加。我们需要防控的关口更多了。要彻底打赢这一仗,最需要警惕的就是麻痹大意,致使功亏一篑。我们还需要有一个全局思维。

今天疫情的反复,对我们敲响一记警钟

当然,我们在防控一线,也应该避免过度反应,要讲科学防控。这个分寸是很难拿捏的。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因为紧张得不够,吃了太大的亏了,代价太惨重了。由此,现在很多中国人有点像惊弓之鸟,宁愿过度一些,也不能放松,这当然情有可原,确保万无一失总是没错的。但有些工作,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严守防线的前提之下,换一种方式方法综合效果可能更好。

举一个例子,说明抗疫形势的复杂性。就说我们对待韩国人的方式。现在韩国疫情形势严峻,确诊人数,仅次于湖北省,还在快速上升。韩国和中国之间的人员往来又很密切,中国青岛、威海对可能出现的韩国疫情回流高度警戒,已经采取了相应措施。但是很多韩国人难以接受,觉得中国的做法过度了。韩国人的性格本来就比较敏感,对特殊时期中国的态度和做法非常在意。中国出于自身防控需要不针对任何具体国家的措施,被一些韩国媒体传到韩国,形成舆论事件,韩国反对党开始大做文章,向文在寅政府施压。现在文在寅政府面临巨大压力,左右为难。


今天疫情的反复,对我们敲响一记警钟

中韩民间的这次龃龉,其实很难说谁对谁错,因为立场不同,又因为双方的心态比较紧张而难以做到换位思考,双方各说各话,不能相互理解。我再举一个例子,可能大家会有一个对比。

中国的另一个邻居俄罗斯对这次疫情也比较紧张。有自媒体披露,莫斯科在公共交通系统中,对中国公民进行骚扰式检查,中方有关部门已经提出不满,要求停止这种做法。据俄罗斯媒体报道,莫斯科市长谢尔盖·索比亚宁回复说,“隔离措施是针对所有从疫情发生国家来莫斯科的人,措施没有歧视性,涉及所有人,也包括中国人。”索比亚宁表示,希望中国人理解目前无奈的措施。


今天疫情的反复,对我们敲响一记警钟

今天在小区门口,遇到一个中年妇女和快递小哥吵架,具体缘由没听清楚,只见那个妇女火气非常大,拿快递包裹要砸快递小哥,被一位大爷拉住了。大爷说,特殊时期,大家都相互理解,相互包容一下吧。憋了这么久,大家火气都大,相互理解吧。

是啊,大爷的这句话,可以说给中国人、韩国人、俄罗斯人、美国人……全世界的人听一听。病毒是全人类的敌人,我们需要不仅要相互理解,还要相互帮助,携手击退病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