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一季度新增外资企业56户注册资本36.73亿美元 逆势增长1.35%

战疫情筑牢对外开放高地

新区一季度新增外资企业56户注册资本36.73亿美元 逆势增长1.35%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外资外贸的影响,滨海新区多措并举,充分发挥我国北方地区对外开放门户作用,全力稳住外资外贸基本盘。疫情防控期间,新区外资招商不停步,一季度新增外资企业56户,注册资本36.73亿美元,同比逆势增长1.35%。

抓龙头、带配套,区域协同、多企联动。在滨海新区相关部门协助下按下复工复产“快进键”的,不得不提到一汽大众打赢的战“疫”新产品项目保卫战。春节假期的第一天,位于天津开发区的一汽大众天津分公司生产车间灯火通明,工人们紧张地进行新产品项目的设备调试。此时接到紧急通知,要求企业第一时间制定措施开展防疫工作,严格限制人员流动聚集。一时间,不利消息接踵而来,“外方专家正在考虑提前回国,质量优化工作暂停了!”“物流停工,设备不能按计划运达现场!”一汽大众华北基地包括一汽大众天津分公司及19家零部件和物流企业,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汽车产业链。对此,天津开发区安排网格单位全方位做好基地复工的服务保障,所有网格员深入基地的20家企业,保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尽快复工复产。目前,基地内零部件和物流企业与整车厂同步恢复生产,复工率达100%。该公司在天津开发区内的32家配套企业也已全部复工复产。3月6日,一汽大众首款插电式混动SUV车型“探岳GTE”按进度顺利下线。“随着复工复产的深入推进,我们有信心在完成全年30万辆的基础上,做到全年产量只增不减。”从该公司总经理王国富的话中不难看出,在新区,他们安心发展,积极追回受疫情影响落后的进度。

新区一季度新增外资企业56户注册资本36.73亿美元 逆势增长1.35%

除了整体推动汽车龙头企业一汽丰田、一汽大众在全国各地的供应商复工,新区还重点推动对全球供应链构成冲击的企业尽快复工,为全世界电子产品核心部件供应商三星电机等一批外资企业输送近5000人,确保企业及时供货。做好企业复工后续服务,针对世界领先的胰岛素开发和生产商诺和诺德大量药品出口的紧急需求,先后容缺办理出口准许4批次、金额3000万元;当场发证办理进口准许28批次、金额逾17亿元。

新区一手抓外资企业复产,稳存量,另一手抓外资项目落地,促增量。在项目洽谈及推动阶段,利用视频会议、多方连线等方式沟通细节、优化方案,坚定了英国IMG中国区总部等重大项目投资方的信心。在办理落户手续阶段,由市场监管、税务、海关、金融等部门联合推行线上审理、网络签约,最大限度地为项目落户提供便利。

新区一季度新增外资企业56户注册资本36.73亿美元 逆势增长1.35%

据了解,新区对159家外贸企业疫情期间经营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及时“补血”缓解资金压力。针对50%以上企业反映的经营成本上升、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推动7家金融机构迅速推出网络融资普惠产品,已对接服务200余家外贸中小企业;此外,便利办汇稳定出ロ业务。针对40%以上企业反映的外汇便利化需求,协调国家外汇管理局滨海新区中心支局启动容缺受理绿色通道和远程指导服务通道,通过网络系统办理58家企业外汇行政审批许可申请76笔,涉及金额9.57亿美元;同时,多元渠道化解营销难题。针对40%以上企业反映的海外参展受限等营销困难,搭建外贸生产型企业与跨境电商企业合作桥梁,推动加快转型发展。(今晚报记者岳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