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報告 物:在經濟史、社會史與文化史之間

廈門大學歷史系劉永華教授應邀到我校作學術報告 物:在經濟史、社會史與文化史之間

2015年12月3日晚,廈門大學歷史系劉永華教授應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之邀,在學院會議室作了題為《物:在經濟史、社會史與文化史之間》的主題講座。此次講座系歷史文化學院黃義軍教授承擔的2013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物質文化所見的唐宋變革”系列講座之一。講座由黃義軍教授主持,來自中央民族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師生參加了本次講座。

劉永華教授,麥吉爾大學東亞系博士,現任廈門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明清社會文化史、社會經濟史與現代西方史學理論研究。撰有英文著作Confucian Rituals and Chinese Villagers(Brill,2013),翻譯《法國史學革命》、《馬丁·蓋爾歸來》、《文化貿易》等書,並在《歷史研究》、《中國社會科學》、《近代史研究》、Late Imperial China等海內外學術期刊發表中英文學術論文、書評數十篇。

劉教授結合自己的研究心得,分享了其嘗試以物為中心,打通經濟史、社會史、文化史的學術理念。本次講座共分三個部分:一,西方社會科學與歷史學學者對於物質文化的研究;二,關於物的經濟、社會、文化三個面向如何結合在一起;三,微觀政治與物的生命史。在第一部分中,劉教授介紹了國外物質文化研究的學術史,分析了一批西方政治經濟學、社會學、經濟人類學和歷史學名家經典關於物質文化的研究。認為人類學、社會學對經濟行為的分析,為史學家探討歷史上的經濟問題提供了理論靈感。年鑑學派則是物質文化研究的先行者和推動者。第二部分梳理有關物的經濟過程,分析其中所體現的社會關係與文化體系,強調生產、分配、交換、消費諸環節並不是單純的經濟過程,同時也是社會過程與文化過程,是一個意義關係與社會關係的建構、磋商與再生產過程。第三部分,討論了物質文化與日常生活史之間的關係。物是日常生活的外在表象,而日常生活是物質文化存在的基本形態與微觀政治運作的基本空間。因此,在進行物質文化史研究時,應注意物在微觀權力的再生產與微觀層面的政治抗爭中扮演的角色。他還強調,由於物具有不同存在形態並被賦予不同社會文化意涵,透過重構物的“個體傳記”或“生命史”,闡釋物在不同情境的“旅行”,有可能對主體社會的基本構造與意義體系乃至時代變動達成一定的洞識。最後,劉教授還介紹了他以《長物志》為中心,關於晚明士人生活中的舶來品及其文化意涵的研究個案。


學術報告 物:在經濟史、社會史與文化史之間


學術報告 物:在經濟史、社會史與文化史之間


學術報告 物:在經濟史、社會史與文化史之間


學術報告 物:在經濟史、社會史與文化史之間


黃義軍教授對講座進行了評議。她認為劉永華教授的講座為物質文化的研究打開了一個新的多學科視野,提供了一個具有可操作性的宏觀分析框架,可謂授人以漁。她還以古代瓷業為例,談及從這次講座中獲得的體會與啟示,認為圍繞瓷器生產、分配、交換與消費各環節,可以提出若干反映社會關係與文化體系的新的學術問題。

講座內容引起了聽眾的共鳴,提問討論環節氣氛熱烈。大家結合自己的研究課題提出了不少有價值的問題,如回族社會生活中性別分工及其文化含義,清真寺物品所體現的文化體系,奢侈品在長時段、跨區域、跨族群研究中如何進行分類和定義等等。劉永華教授耐心、詳細、有條理地逐一回答了聽眾提出的問題。

本次講座視野宏大,信息量豐富,富有啟發性,受到師生一致好評,是一場名副其實的學術盛宴。

(2015級博士研究生周永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