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史学界宗教改革研究的新进展

北京师范大学刘林海教授到历史文化学院讲座

西方史学界宗教改革研究的新进展


西方史学界宗教改革研究的新进展


西方史学界宗教改革研究的新进展


西方史学界宗教改革研究的新进展


2017年12月6日晚7时,在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武可老师的热情邀约下,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林海教授在中央民族大学文华楼东区1106教室作了题为《西方史学界宗教改革研究的新进展》的讲座。刘林海教授是哈佛大学(2006-2007、2014-2015)、香港中文大学(2008)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欧洲中古史、基督教史、史学史等教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项目等多项。在《世界历史》、《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史学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武可老师担任此次讲座主持人,历史文化学院本科及研究生积极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一开始刘林海教授就指出今年是西方宗教改革500周年,指出我们认真研究宗教改革的重要性,由此有必要为大家普及一下近期国外宗教研究的一些新成果。刘教授进一步指出,随着对宗教改革的深入研究,人们对于宗教改革有了一些新的认知,通过近年来众多学者的研究,宗教改革史的研究范围、内容等都更加广泛,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宗教改革具有启发意义。近年来国外对于宗教改革的研究成果也很丰富。因此,刘教授指出,希望通过今天的讲座能给我们进行国外研究现状的简单梳理与介绍。刘教授还谦虚的说道,他的讲授肯定是不完全的,目的是为了给大家进行一个初步的介绍。

讲座的第一部分,刘林海教授就对宗教改革这一概念进行了详细的解释。第一部分题为“宗教改革:从单数到复数”,刘教授从宗教改革的概念依次阐释了“路德改革”、“新教改革”、“公教改革”、“激进改革”这些词语的起源及兴起时间,并进一步指出,宗教改革是一种多元的改革,各个改革之间的目标和神学等各不相同。

讲座的第二部分是“从反宗教改革到近代早期公教”。刘林海教授首先就指出“反宗教改革”最早是由兰克提出的,然后将“反宗教改革”固定化并赋予特殊内涵。刘教授指出“反宗教改革”是指公教会针对路德改革实施的反动措施。包括从特伦特会议到三十年战争期间公教的一系列措施。紧接着,刘教授列举了大量国际上的一些知名学者对于“公教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问题的研究成果。并最终由此得出结论:公教改革并非消极、反动的。刘教授在第二部分讲解的第二个问题是“近代早期宗教”。刘教授首先就提出:已有概念不能有效涵盖复杂的历史事实,之后,刘教授用罗耀拉与耶稣会举例,指出:耶稣会的目的不是改革宗教,而是救助别人的灵魂;耶稣会的范围主要在意大利与伊比利亚半岛。最后,刘教授指出近代早期公教包括上述内容,并且范围更广。

讲座的第三部分是“宗教改革与现代性”。这一部分主要探讨宗教改革与现代性模式确立之间的联系。刘教授首先从新教与现代性模式的确立之间的关系讲起。通过列举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一著作,指出宗教是多元化的,人们开始自主信仰,越来越世俗化,“理性”、“科学”、“民主”等近代元素开始通过新教改革而出现。

讲座的第四部分是“社会史与宗教改革研究”。第一个问题是社会学与宗教改革研究的转向。刘教授指出传统的研究模式如:教会史、教义史、政治史、大人物大历史等开始受到质疑与挑战。以马克思、恩格斯与马克斯·韦伯等人为首开始提出新思路,主张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宗教史。在社会史的宗教改革研究这一部分,刘教授以国外著名学者穆勒的《城市宗教改革》为例,指出这一时期社会史开始在宗教领域研究中兴起。

讲座的第五部分是“新文化史转向与宗教改革研究”。在这一部分,刘教授首先就指出的新文化史与社会史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两者都属于围观史学,但是新文化史更注重于人的内心世界与情感变化。新文化史主要研究的是大众的宗教观念、研究大众生活,研究大众理想、情感与体验。并且新文化史更加注重对于情感、死亡、丧葬仪式等问题的描写。最后,刘海林教授从认识上、事件上、思路上为大家进行了总结,刘教授指出对于宗教改革问题的研究只要从“一元到多元、教会到社会、上层到下层、事件到背景、欧洲到世界、断裂到连续”这几大方面去把握,我们便能对宗教改革问题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讲座的最后,是同学提问环节,在互动中,在座的同学积极与刘海林教授进行互动探讨,通过“韦伯命题”等问题与刘教授进行探讨。刘教授一一耐心的解答了同学们的疑问。

刘海林教授的本次讲座得到了同学们的高度评价,通过刘教授的此次讲解,我们对于西方宗教改革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于我们以后的学习有极大的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