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脫貧“摘帽”與發展“戴帽”

安康脫貧摘帽了!

3月13日,全市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提升動員推進大會召開,這是今年抗疫以來市委市政府抗疫發展兩手抓部署之後,重點安排脫貧攻堅摘帽後應勢而上開啟全面脫貧、推進鄉村振興的專題會議,也是安康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性安排的主題會議,這標誌著安康進入“後脫貧攻堅時代”。鞏固、提升、轉型、效能、效率、充分、全面、創新、優化等關鍵詞,將被注入安康內涵。

市委書記郭青的重要講話,令人振奮鼓舞,其清醒的判斷和嚴格的要求,對安康脫貧摘帽後如何再展宏圖、再創新績、再上臺階,無論從戰略思考還是現實把握,都是極具指導意義的。迅速學習領會、用以檢視當下各項重要工作,創造性地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既考驗我們各級幹部的大局意識,更考驗我們面對新情況新發展所具有的智慧。

安康脫貧摘帽,這是安康發展史上標誌性事件,它有歷史意義,更有現象意義。說它有歷史性意義,是秦巴自古多困厄,從有人類活動始,它都不是一個安定成長的地區。先秦以來相當長時期,這裡“朝秦暮楚”,作為戰爭撕裂地帶,它的經濟社會始終處於不能自保窘境,即使是用小農經濟來衡量,它也是一個極低水平的自給不能有餘的地區,窮山惡水是它的代名詞。可以說,建國七十多年來的努力奮爭,特別是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的長足發展,以至近四年來脫貧攻堅決定性的勝利,安康告別絕對貧困,十個縣區於2018、2019兩年時間內脫貧摘帽,而進入全面小康的新階段,這是歷史性勝利。

幾千年的艱辛奮鬥,今日得以從本質上脫貧,絕對貧困進入歷史記憶之廊,山還是那些山,水還是那些水,人們對資源利用的稟賦模式變了,人們賦予發展的方式變了,人們處理發展與環境關係的觀念變了,從靠山吃山到吃山養山,從靠水吃水到吃水養水,以至今日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和諧發展、生態發展、可持續發展,成為秦巴人民新的發展理念,它說明發展方式變了,發展成效也會變化,這種現象級啟示,會給我們更多力量、更多信心推動安康向生態友好型的佳境更快更好發展。

消除絕對貧困是安康發展階段中的一個片段。全面建成小康,也只是發展長河中的一朵浪花。鄉村振興最後的標誌是什麼?從社會形態上講,一個秦巴山區可持續、可宜居,文化與文明同步走,對外具有消費優勢或吸引力;從經濟形態上講,經濟穩定增長、可持續增長,發展與環境友好,生態經濟成為區域高地,換句話說,建成西北生態經濟強市,才算是安康發展最理想的目標,這一經濟形態就能夠穩定保持安康的繁榮富強,就能有效破解來自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問題,就能有效發展安康的文化,促使安康的社會形態文明化最優,在兩個“百年目標”建設中,安康能夠走前列,爭上游。

摘下絕對貧困的帽子是可喜的,怎樣總結歌頌都不為過。問題這只是安康長期發展的一個階段性目標,我們還繼續往前走。摘下帽子,還要戴上另一頂帽子,就是“西北生態經濟強市”的帽子。這帽子不僅是帽子、是高度,更必須是桂冠。安康的發展,顯然不僅是一次同步於國家、同步於全省或者同步於周邊的慣性推導,安康的有效發展,肯定必須有著自己特有的路徑,保有自己不可複製的優勢,從而能夠創造模式和經驗的發展。這就是創新性發展,它是安康發展的新階段,也是決定性因素,更是經驗創造的高度。作為後發展地區,面臨經驗創造難度加大的實際,如何找到自己創造、創新的高度,最終決定發展的成效。

摘下貧困的帽子,戴上創新發展的桂冠,安康步入新時代發展的新階段。這是安康歷史發展的必然王國,也將是安康發展的自由王國。

如何推進安康更快更好更高地走創新發展之路,就在於在脫貧摘帽之後迅速轉入全面建成小康、全面推動鄉村振興,引導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全面改善、強化、提升全市城鄉一體化發展程度和水平。從現實抓手來考慮,就是短期內要堅定抓住“後移民搬遷時代”農村新社群產業就業、社區融入、生活適應、角色轉換、社會保障、新社區文化建設等一系列後續保障建設,這是安康在大規模異地移民搬遷後的特有現象,也是安康不同於其他地區發展中的社會圖景,更是安康有針對性用發展解決發展中問題的現實抓手。而且,這正是安康創新的重大領域,用安康人民自己創造的“安康創優精神”抓好“後移民搬遷時代”後續保障、後續發展,就是今後幾年安康鄉村振興最大的要務。

安康借勢鄉村振興,將迎來區域發展新一輪鉅變,對調整安康整體經濟結構、產業優化、產業鏈延伸、產業戰略縱深拓展、提升市場關聯度,都是意義重大的。它可以是安康的高地性發展,可以是安康的產業鏈發展,總之都是體現安康優勢的高質量發展,如果用“振興時代”來定位安康“十四五”或未來更長一個時期的發展,如何創新性、創造性地推動鄉村振興,進而帶動全市整體高質量、特色化發展,就是安康發展的最大考驗,也是我們正在越過的大坡大關。

綜上,創新發展,是我們安康要戴上的新桂冠。促進“安康創優精神”發揚光大、再展新圖、再造新機,是我們且思且踐行的要務,是各項工作的有力抓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