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無爭議的影響了無數年輕天才們,他是最透明的藝術性作家,他的作品是罕見的完美作品

他可無爭議的影響了無數年輕天才們,他是最透明的藝術性作家,他的作品是罕見的完美作品

他可無爭議的影響了無數年輕天才們,他是最透明的藝術性作家,他的作品是罕見的完美作品

博爾赫斯是一位光彩熠熠的小說大師,詩人。用任何誇讚之詞形容他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大概都不為過。

“作家們的作家”是人們對博爾赫斯的至高評價,受他影響的作家不計其數。每個作家在走上文學寫作這條路後,回頭審視自己過來的路,總會看到一盞屬於博爾赫斯的明燈。

他晚年因眼疾失明,但給這個世界投下了太多的光亮,開啟了一個個神奇的想象空間。

今天,我們整理了十位作家關於博爾赫斯的文字,以致敬這個偉大的靈魂。

他可无争议的影响了无数年轻天才们,他是最透明的艺术性作家,他的作品是罕见的完美作品
他可无争议的影响了无数年轻天才们,他是最透明的艺术性作家,他的作品是罕见的完美作品他可无争议的影响了无数年轻天才们,他是最透明的艺术性作家,他的作品是罕见的完美作品

餘華:“他寫過的現實比任何一個作家都要多。”

博爾赫斯洞察現實的能力超凡脫俗,他外表溫和的思維裡隱藏著尖銳,只要進入一個事物,並且深入進去,對博爾赫斯來說已經足夠了。這正是博爾赫斯敘述中最為堅實的部份,也是一切優秀作品得以存在的支點,無論這些作品是寫實的,還是荒誕的或者是神秘的。

與其他作家不同,博爾赫斯通過敘述讓讀者遠離了他的現實,而不是接近。他似乎真的認為自己創造了敘述的迷宮,認為他的讀者找不到出口,同時又不知道身在何處。他在《秘密奇蹟》的最後這樣寫:“行刑隊用四倍的子彈,將他打倒。”

這是一個奇妙的句子,博爾赫斯告訴了我們“四倍的子彈”,卻不說這四倍的基數是多少。類似的敘述充滿了他的故事,博爾赫斯似乎在暗示我們,他寫到過的現實比任何一個作家都要多。他寫了四倍的現實,可他又極其聰明地將這四倍的基數秘而不宣。在這不可知裡,他似乎希望我們認為他的現實是無法計算的,認為他的現實不僅內部極其豐富,而且疆域無限遼闊。

他曾經寫到過有個王子一心想娶一個世界之外的女子為妻,於是巫師“藉助魔法和想像,用櫟樹花和金雀花,還有合歡葉子創造了這個女人”。博爾赫斯是否也想使自己成為文學之外的作家?

選自餘華《博爾赫斯的現實》

餘華:中國當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活著》《兄弟》等。

他可无争议的影响了无数年轻天才们,他是最透明的艺术性作家,他的作品是罕见的完美作品他可无争议的影响了无数年轻天才们,他是最透明的艺术性作家,他的作品是罕见的完美作品

蘇童:“我不能理解博爾赫斯,但我感覺到了博爾赫斯。”

現在說一說博爾赫斯。大概是一九八四年,我在北師大圖書館的新書卡片盒裡翻到這部書名,我借到了博爾赫斯的小說集,從而深深陷入博爾赫斯的迷宮和陷阱裡——一種特殊的立體幾何般的小說思維,一種簡單而優雅的敘述語言,一種黑洞式的深邃無際的藝術魅力。坦率地說,我不能理解博爾赫斯,但我感覺到了博爾赫斯。

我為此迷惑。我無法忘記博爾赫斯對我的衝擊。幾年以後我在編輯部收到一位陌生的四川詩人開愚的一篇散文,題名叫《博爾赫斯的光明》。散文記敘了一個博爾赫斯迷為他的朋友買書寄書的小故事,並描述了博爾赫斯的死給他們帶來的哀傷。

我非常喜歡那篇散文,也許它替我寄託了對博爾赫斯的一片深情。雖然我沒能夠把那篇文章發表出來,但我同開愚一樣相信博爾赫斯給我們帶來了光明,它照亮了一片幽暗的未曾開拓的文學空間,啟發了一批心有靈犀的青年作家,使他們得以一顯身手。

選自蘇童《我的讀書生涯》

蘇童:中國當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妻妾成群》《河岸》等。

他可无争议的影响了无数年轻天才们,他是最透明的艺术性作家,他的作品是罕见的完美作品他可无争议的影响了无数年轻天才们,他是最透明的艺术性作家,他的作品是罕见的完美作品

格非:“他是一個可無爭議的比喻收藏家。”

世界上有多少博爾赫斯的讀者,就會出現多少種對博爾赫斯的誤解。我知道,這句話說了也等於沒有說。因為,從廣義的閱讀過程來看,這句話適用於任何一位作家。我這裡要強調的是博爾赫斯的別具一格的寫作的方法。

儘管有許多國外的學者在評價博爾赫斯時,都不約而同地認為,他的風格和創作方法是前無古人的,但我仍然認為,博爾赫斯屬於一個時斷時續卻相對穩定的文學和哲學傳統。在哲學上有叔本華、休謨、盧克萊修和帕斯卡爾,而文學上則有威爾斯、霍桑和卡夫卡。

我說博爾赫斯易遭誤解,首先一個理由是,他試圖表達的內容,在常人看來本來說是虛幻的。其次,他用的手法是隱喻性的,他是一個可無爭議的比喻收藏家。《玫瑰色街角的人》時的作者與《一件無可奈何的奇蹟的人》的作者似乎並不能算是同一個人(博爾赫斯本人也有類似的描述);而寫作抒情詩、哲理隨筆、敘事詩小說、文學論文的博爾赫斯分別具有不同的面孔。

所有這些面孔揉合、疊映出一個完整的形象,這就是我要在這裡談論的博爾赫斯。一個阿根廷人,一個雙目失明的人,一個家禽市場檢驗員,一個圖書館的館長,當然還有更重要的一個身份:一位冥想者。

選自格非《博爾赫斯的面孔》

格非:中國當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望春風》《春盡江南》等

他可无争议的影响了无数年轻天才们,他是最透明的艺术性作家,他的作品是罕见的完美作品他可无争议的影响了无数年轻天才们,他是最透明的艺术性作家,他的作品是罕见的完美作品

西川:“他有一個自己的世界——宇宙。”

博爾赫斯沒法有別的選擇,博爾赫斯的世界,實際上是瑪利亞•兒玉,或者他身邊的一些朋友給他選擇的世界。

這樣一來,博爾赫斯在現實的這個世界,其實是一個比較小的世界,當他的現實世界比較小的時候,他的另外一個世界就變得非常大,這就是宇宙。

一個人不需要一天到晚關心雞毛蒜皮小事的時候,他就開始關心宇宙是怎麼回事,所以他才在小說裡寫一個東西叫做阿萊夫——阿萊夫也是希伯來語的第一個字母。

當然博爾赫斯也很有意思,在《博爾赫斯談話錄》裡也談到,別人問他,聽說他最後找到了阿萊夫,問他阿萊夫究竟是什麼?博爾赫斯說,我實話告訴你,我也不知道。博爾赫斯說“實話告訴你我也不知道”。

但是他一直在思考這種問題,比如說他在思考巴別圖書館,宇宙就是一座圖書館,宇宙這個圖書館是什麼樣的?那就是巴別塔的樣子,巴別圖書館裡面有多少書架,每個書架有多少層,每層放多少本書,每本書有多少行,每一行有多少字,這全是博爾赫斯的想象,這就是博爾赫斯的宇宙。我們兩眼能看到的人基本不走這條道,基本不朝這邊走,而博爾赫斯作為一個瞎子,他就能夠構成這樣一個宇宙。

這個宇宙有一部分色彩跟拉丁美洲有關係,因為他早年有關於拉丁美洲的記憶,有一部分是他生活在一個幽暗的世界裡,因為現實這個世界沒有那麼大,所以他的宇宙變得非常大。作為一個瞎子,這也塑造了博爾赫斯。

選自西川《博爾赫斯借給我們一個眼光》

西川:著名詩人,譯者,代表作《虛構的家譜》《大意如此》等,譯有《博爾赫斯八十憶舊》等。

他可无争议的影响了无数年轻天才们,他是最透明的艺术性作家,他的作品是罕见的完美作品
他可无争议的影响了无数年轻天才们,他是最透明的艺术性作家,他的作品是罕见的完美作品

麥家:“他是我心中的英雄。”

我第一次讀博爾赫斯小說的時間是1987年春天,在南京魯羊家裡。當時魯羊還不叫魯羊,也不像現在的魯羊,可以儘管呆在家裡,除了少有的幾堂課的時光。那時候他在出版社謀生,單位像根繩子一樣拴著他。

這天,單位又把他牽走了。也許怕我一個人在家太無聊,出門前,他從書堆裡抽出一本《 世界文學 》( 不是當月的 ),建議我看看福特的兩篇小說。我看了,但福特的僧尼一般冷靜又幹淨的語言沒有叫我喜歡,於是就順便看了另外幾個欄目,其中有個“拉美文學”專欄,是王央樂先生翻譯的一組博爾赫斯的短篇小說,有《 交叉小徑的花園 》《 馬別圖書館 》《 沙之書 》和《 另一個我 》等四個短篇。

當時我對博爾赫斯一無所知,所以開初的閱讀是漫不經心的,似乎只是想往目中塞點什麼,以打發獨自客居他屋的無聊。但沒看完一頁,我就感到了震驚,感到了它的珍貴和神奇,心血像漂泊者剛眺見陸岸一樣激動起來。

哈哈,天曉得那天下午我有多麼辛苦又興奮!我很快就得出結論,捧在我手上的不是一個作品或作家,而是一個神秘又精緻、遙遠又真切的世界。這個世界是水做的,但又是火做的,因而也是無限的、複雜的,它由一切過去的、現在的和將來的事物交織而成,而我彷彿就是交織的網中的一個點、一根線、一眼孔。

閱讀中,我不止一次地深深感到,我被這個框在黑框框裡的陌生人扯進了一個無限神秘怪誕的、充滿虛幻又不乏真實的、既像地獄又像天堂的迷宮中。奇怪的是,出現了那麼多我心靈之外的東西,它們讓我一次又一次地迷失,可我卻並不感到應有的慌亂和害怕,而是感覺像回到了一個寶貴的記憶裡,回到了我久久尋覓的一個朋友身邊。

什麼叫難忘的經歷?這個下午就是我閱讀人生中的一次難忘的經歷,它全然改變了我對文學的認識,甚至改變了我人生的道路。

選自麥家《博爾赫斯和我》

麥家:著名小說家、編劇,代表作《暗算》《風聲》等。

他可无争议的影响了无数年轻天才们,他是最透明的艺术性作家,他的作品是罕见的完美作品他可无争议的影响了无数年轻天才们,他是最透明的艺术性作家,他的作品是罕见的完美作品

帕斯:“他的作品是罕見的完美作品,是文字和精神物件。”

博爾赫斯通過繁多的變奏和固執的重複,不停地探討那一個主題:人迷失在由不斷重複的變化所構成的時間的迷宮裡,人在不會破碎的永恆的鏡子前精心打扮,人發現不朽又征服死亡卻無法征服時間和老年。

在他的隨筆中,這個主題變成悖論和二律背反;在他的詩和小說中,則變成既有數學定理的優美又有活人的風趣的文字構造。

玄學與懷疑論者之間的不協調是不可解決的,但是詩人把它變成用互相交織的文字構成的透明大廈:時間及其映像對著我閃直接的意識的鏡子起舞。

這些作品是罕見的完美作品,是文字和精神物件,根據一種既嚴厲又充滿幻想、既理性又任性、既堅固又晶亮的幾何形成。這些在一個主題上所作的變奏告訴我們一件事:人的作品,以及人自己,都只是轉瞬即逝的時間的外形。

他用難忘的清晰性說:“時間是構成我的物質。時間是帶走我的河流,但我即是河流;時間是燒掉我的火,但我即是火。”詩歌的任務即是照亮匿藏在時間褶縫裡的事物。只有偉大的詩人才能提醒我們:我們同時是射手、弓箭和目標。

選自帕斯《在時間的迷宮中》

帕斯:墨西哥詩人、散文家,199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代表作《太陽石》《孤獨的迷宮》等。

他可无争议的影响了无数年轻天才们,他是最透明的艺术性作家,他的作品是罕见的完美作品他可无争议的影响了无数年轻天才们,他是最透明的艺术性作家,他的作品是罕见的完美作品

約翰·厄普代克:“他在文學本身之內提出了某種本質的改變。”

博爾赫斯的敘述創新萌生於一種對技巧危機的清醒意識。就他在調子上的那些質樸的節制而論,他在文學本身之內提出了某種本質的改變。

他風格的簡潔和他涉獵的廣泛(在寫作詩歌、散文、短篇故事之外,他還曾與人合寫偵探小說,翻譯各種語言的著作,編輯,教書,甚至製作電影劇本)造成了一種奇怪的結束印象:他似乎成了那樣一個人,對於他來說文學沒有未來。我心頭總縈繞著這位永無厭倦的讀者如今已近乎失明的消息。

一種持久不斷的書卷氣賦予了博爾赫斯各式各樣的著作一種不尋常的一致性。他的小說具有論辯的緊密質地;他的批評論文則有虛構作品的懸念和強度。

選自約翰·厄普代克《博爾赫斯:作為圖書館員的作家》

約翰·厄普代克:美國詩人、作家,代表作《兔子四部曲》,兩奪普利策獎。

他可无争议的影响了无数年轻天才们,他是最透明的艺术性作家,他的作品是罕见的完美作品他可无争议的影响了无数年轻天才们,他是最透明的艺术性作家,他的作品是罕见的完美作品

格雷厄姆·格林:“每一個作家都會感到和他很親近。”

在我看來,博爾赫斯為所有作家說話。在他的書中,我一次又一次地發現一些名言,這些名言正是我作為一個作家所體驗到的。

他稱寫作是“一個有人引導的夢”,有一次他寫道:

我不為精選出來的少數人寫作,他們對我來說一文不值,我也不為那些溜鬚拍馬的人所謂的純理論實體"群眾"寫作。

這二者都是抽象的,對於蠱惑人心的煽動家它價值萬貫,我都根本不信。我寫作是為了我自己和我的朋友們,我寫作是為了好打發時間。

我想,這會使每一個作家感到和他很親近。

選自格雷厄姆·格林《紀念博爾赫斯》,(作者1984年在倫敦的英阿協會上的一次講話)

格雷厄姆·格林:英國著名作家、編劇,代表作《戀情的終結》《命運的內核》等。

他可无争议的影响了无数年轻天才们,他是最透明的艺术性作家,他的作品是罕见的完美作品他可无争议的影响了无数年轻天才们,他是最透明的艺术性作家,他的作品是罕见的完美作品

卡爾維諾:“博爾赫斯是一位簡潔大師。”

博爾赫斯是一位簡潔大師。他能夠把極其豐富的意念和詩歌魅力濃縮在通常只有幾頁長的篇幅裡:敘述或僅僅暗示的事件、對無限的令人目眩的瞥視,還有理念、理念、理念。這種密度如何以他那玲瓏剔透、不事雕琢和開放自由的句子傳達出來且不讓人感到擁擠;這種短小、可觸摸的敘述如何造就他的語言的精確和具體(他的語言的獨創性反映於節奏的多樣化、句法運動的多樣化和總是出人意表和令人吃驚的形容詞的多樣化);所有這一切,都是一種風格上的奇蹟,在西班牙語中無可匹敵,且只有博爾赫斯才知道其秘方。

每次讀博爾赫斯,我總忍不住想提出簡潔寫作的詩學,宣稱它比冗贅優越,並對照兩種心態,這兩種心態反映於偏愛某一傾向而排斥另一傾向,這些傾向涉及性情、對形式的看法和內容的可觸摸性。但此刻我只想說,意大利文學的真正素質,就像任何珍視字字不可替代的詩意傳統的文學一樣,更明顯的優點是簡明而非冗贅。

選自卡爾維諾《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收入《為什麼讀經典》一書)

卡爾維諾:意大利當代作家,代表作《看不見的城市》《通往蜘蛛巢的小路》等。

他可无争议的影响了无数年轻天才们,他是最透明的艺术性作家,他的作品是罕见的完美作品他可无争议的影响了无数年轻天才们,他是最透明的艺术性作家,他的作品是罕见的完美作品

蘇珊·桑塔格:“你是最透明的也是最有藝術性的作家。”

由於你的文學總是被貼上永恆的標籤。所以給你寫信這件事並不能算太出格。如果有哪一位同時代人在文學上稱得起不朽,那個人必定是你。

你是你那個時代和文化的產物,然而你卻以一種神奇的方式知道該如何超越你的時代和文化。這與你所關注事物的開放性和豁達性有關。你最少考慮自己的利益,是最透明的也是最有藝術性的作家。與之相關的還在於你靈魂的天然純潔性。

雖然你長時間地生活在我們中間,但是你使咬文嚼字和潔身自好的做法臻於完美,同時也使你成為一個前往其他時代的精神旅行專家。你具有一種與眾不同的時間感。有關過去、現在和將來的普通觀念在你看來是那麼的陳腐。

你喜歡說,時間的每時每刻都包括過去和未來,引述詩人勃朗寧的話來說,好像“現在是一個瞬間,未來在其中回溯到了過去”。這當然足你謙遜的一部分即你喜歡在其他作家的觀點中尋找自己觀點的那種情趣。

你的謙遜是你存在明證的一部分。你是時新快樂的發現者。像你那樣深奧而寧靜的悲觀主義是不需要感到憤怒的,相反,它必須具有創造力——而你是最善於創新的。

選自蘇珊·桑塔格《給博爾赫斯的一封信》,(收入《重點所在》一書)

蘇珊·桑塔格:美國作家、藝術評論家,著有《反對闡釋》《論攝影》等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