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与技艺:中国与日本"十八般武艺"的区别

十八般武艺"是中国武术的一个传统术语,日本也有类似的说法,不过,他们称之为"武芸十八般",其内容和形式与中国有较大区别。

中国的"十八般武艺",指十八种兵器及使用十八种兵器的武艺。至于十八种兵器是什么,不同的年代虽然有所不同,但内容大同小异。

健身与技艺:中国与日本

古代中国不同年代的“十八般兵器”

健身与技艺:中国与日本

中国“十八般武器”实物

关于中国的"十八般武艺"有很多论述,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下面重点介绍一下日本的"武芸十八般",主要包括以下技艺:

1、弓术

弓箭是冷兵器时代的远程武器,一直在古代被视为最重要的武器之一。在日本,弓术又被称为射礼,从镰仓时代(1185年—1333年)到室町时代(1336年-1573年),作为武艺的弓术逐渐成型,弓与枪同被视为战场上的主要武器,"十八般武艺"排行第一。

健身与技艺:中国与日本

日本弓箭手(1860)

2、枪术

枪(矛)是步兵的重要武器。从15世纪开始,枪术作为武术技法之一在日本逐渐成型。到了江户时代,出现了许多专业习枪的艺人,其流派也达到数百个之多,地位更加重要,"十八般武艺"排行第二。

健身与技艺:中国与日本

枪术训练

3、马术

虽然日本主要以农耕渔猎为主,但同样重视马上作战。马术不仅仅指骑马,还包括在马上做各种技巧,也进行类似英国的马球一样的竞技。

4、游泳术

日本境内河流较多,加上四周环海,对水性十分看重。游泳作为武艺获得发展是进入江户时代(1603年-1868年)之后,除了穿着铠甲游泳以及在水中使用兵器外,还出现了同马术相关联的"水马术"。

5、剑术

日本的剑术形成流派是在室町时代以后,到江户时代,已经诞生出许多流派,包括一刀流、无念流、明智流等。剑术从磨练单纯将对手击倒的技巧到重视形式,不同的流派呈现不同的特点。

健身与技艺:中国与日本

剑术

6、拔刀术

又称为居合,是日本剑术中一种瞬间拔刀斩杀敌人的技巧。虽然是剑术的一种,但是属于十八般武艺之列。采取坐姿砍杀对方被称为居合;若是站着砍杀对方则被称为立合。

健身与技艺:中国与日本

居合斩

7、短刀术

日本人把一般长的刀称为太刀,稍短的称为小太刀。短刀术指小太刀的使用技巧,有时也指二刀同时用的技巧。不过,"武芸十八般"也有多种,也有不将短刀术列入十八般武艺的。

健身与技艺:中国与日本

短刀

8、十手术

十手是江户时代捕吏所持的捕棍、铁棍。室町时代,十手由中国传入日本,战国时代(1467年—1600年或1615年)被使用于战场上,进入江户时代,成为捕吏广泛使用的武器。在十八般武艺中独具特色,虽然流派不多,但至今仍然存在。

9、撒手剑术

即用手掷出短剑以伤敌人的技艺。作为战场上的实战武术,从枪、刀到石子等均能被投掷。 随着剑术等流派在日本的确立,撒手剑术在各流派内都被练习,并无独有流派。

10、含针术

对远处的敌人,用吹筒将针吹出去,即吹针术,对近距离的敌人,采取将针含在口中直接喷射,瞄准敌人的眼睛袭击,趁敌胆怯之机将其打败,即为"含针术"。当然,也有不将其归为十八般武艺,而将其划分进"诸芸"的说法。

健身与技艺:中国与日本

吹针术

11、长刀术

长刀指长把刃尖向后弯曲的长刀。从源平时代(1180年至1185年)到南北朝时代(1336年-1392年),长刀被广泛应用于战场上,之后被枪和铁炮取代后而逐渐衰落。江户时代,女性也多使用长刀,被列入十八般武艺。

健身与技艺:中国与日本

使用长刀的女武士

12、炮术

所谓炮,包括大炮、步枪到装火药发射的火箭,种类很多,流派不同所使用的武器也不相同。 内容不仅仅是指射击,还包括火药及步枪的制作方法、战术、战略等,范围广泛。

13、捕缚术

捕缚术是一种将对手抓住,将其紧紧绑上的技艺及形式。虽然是"柔术"的一种,但是在十八般武艺中却与柔术有区别。

14、柔术

柔术是日本传统格斗术,由战场上扭打技术发展而来,从冲打、踢等空手技巧发展到扭关节、空手使对方战斗力丧失的技巧,在明治以后改称为柔道。

健身与技艺:中国与日本

柔术

15、棒术

使用棍棒的技艺。棒通常长为6尺,但是也有3尺长,称为"半棒"。江户时期,在下级武士及农民中间广泛使用。

16、锁镰术

锁镰是带锁链的镰刀。据记载,日本战国时代曾被使用于实战,进入江户时代才被作为一流派固定下来。

17、锥术

锥是指像枪一样长的棒,尖端装上带有很多刺的枪尖。

18、隐身术

隐身术又称为忍术或隐行。练习者要求要有外表看上去非常愚蠢但实际上蕴含着智慧的资质。隐身术要使用各种各样的工具,每一样都被作为秘芸流传。

健身与技艺:中国与日本

忍术

以上列举日本的"武芸十八般",与中国的"十八般武艺",名称相似,看起来都是各种武艺的种类总和,但实际上在内容、态度和使用目的等方面,存在着重大差别。

第一、日本"武芸十八般"更具实用性,其各种技艺几乎全部是针对战场或搏斗而设置,而中国的"十八般武艺"的内容绝大部分只与兵器有关,而与战场需要及搏斗技能并无多大关系。所以,"十八般武艺"一般只流行于民间武术界,尤其盛行于中国古代戏曲、小说的武打记述中,带有很大的夸张成份,并未成为标准的兵家用语。

健身与技艺:中国与日本

中国的“十八般武器”一般唱戏班子保存最多

第二、中国"十八般武艺"讲究全面练习,练得越多,似乎武功就越高。所以,夸赞一个人武功高,可以说"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而日本武士,一般并不追求"武芸十八般"样样都会,而专注练某一方面的武艺,如剑术、柔术或忍术等。全而不精与精而不全,优劣之别,大家可自己体会。

健身与技艺:中国与日本

古代日本武士

第三、中国习武之人练习"十八般武艺",更多的是为了头脑和身体的全面训练,提升人的综合素质,以在面对侵袭时自保,更类似于健身;而日本武士一般选择某种武艺进行精修,是着眼特定技能的专门训练,以解决具体战斗的生死存亡问题,绝不是为了健身。

健身与技艺:中国与日本

中国功夫Vs日本武艺

所以,中国练武之人的"十八般武艺",更象一个民间兵器及使用方法"秀",其追求的真正上乘武功是"道"与"气";而日本武士的"武芸十八般",更象一个战斗技能和杀人方法展示,其极致追求的是"术"与"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