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潮牌」的那些年輕人,後來都怎麼了?

你可能和我一樣,對於當今火到爆炸的「聯名」「限量」開始摸不著頭腦,對於那些「品牌文化」及「設計理念」開始感到乏味,你甚至會為自己落伍感到沮喪,但別擔心,你成功躲過了“消費主義”的斷頭臺!

今天我們不妨就「潮牌」,給大家盤一盤,潮流是怎麼收割我們鈔票的!

追「潮牌」的那些年輕人,後來都怎麼了?

什麼是潮牌?

潮牌,多指一些原創品牌,有自己的設計,張揚設計師的獨特思想品格、風格和生活態度,整體商品被人認可為潮品的品牌。它表達的是個體的個性化,突出的是個人色彩。

這看似追求風格化、個性化的穿搭喜好並沒有什麼問題,但實際上,多數人只是在追求所謂的「個性化」,實際是穿著「普遍化」的單品,繳著「個性化」的鉅額智商稅。

我們稍微細心觀察一下就會發現,每個潮牌背後都有多名推手——他們可能是設計師、模特、歌手、攝影師、演員等,這些人原本就有一定的粉絲積累和影響力,也正是憑藉著這樣的影響力,才能將一個50塊的T恤貼標後,賣到500元甚至是5000元。超高毛利率的背後,體現出的不僅是明星效應,而是認知的斷層,智商的碾壓。

潮牌的火爆程度到底有多誇張?

根據《中國潮牌用戶趨勢報告》分析指出:

在全球時尚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潮牌消費自2015年,已連續三年得到了高速且持續的增長;並且,潮牌的市場消費增速也完勝非潮牌。以2017年的數據為例,潮牌消費的增長速度較去年同期增幅為62%,而非潮牌消費增速僅為17%,前者增速是後者的3.6倍。

數據感受的不夠直觀?沒關係,社長舉一些例子幫助理解:

追「潮牌」的那些年輕人,後來都怎麼了?

2019年10月11日,杭州武林廣場,粉絲排隊搶購最新發布的TS x AJ6球鞋。

追「潮牌」的那些年輕人,後來都怎麼了?

2019年6月3日,廣州維多利廣場,粉絲哄搶UNIQLO x KAWS合作款T恤。

追「潮牌」的那些年輕人,後來都怎麼了?

2018年3月3日,南京某商場Air Jordan 1 “Bred Toe”發售,為搶鞋鬥毆。

追「潮牌」的那些年輕人,後來都怎麼了?

2019年6月25日,西班牙某商場,兩個中國人為搶一雙“椰子”鞋,大打出手,丟人丟到國外。

有人說,“潮流是一種信仰”,這句話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是我信了!

這種信仰是中毒太深!這種信仰是病的不輕!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盛況?

這不得不歸功於那些潮流綜藝和流量明星的造勢。

不論是《中國有嘻哈》還是《偶像練習生》,以及一系列歌舞類選秀綜藝,或者是楊冪、吳亦凡、鹿晗、權志龍等深受「潮牌」主理人認可的"帶貨王",都通過不同的形式在給「潮流」造勢推廣,強行的給粉絲觀眾注入「潮流價值觀」,讓粉絲在潛意識裡認可並且開始追捧這種文化。

這看似是傳播所謂的「潮流文化」,實際上是掛著「情懷」的羊頭,賣著「消費主義」的狗肉。

傳統的營銷模式➕潮流文化的外衣,消費者就非常認這一套。

「潮牌」不僅坑你的錢,順帶還刷新你的三觀!

「潮牌」之所以貴,人家賣的不是材質、不是做工、不是服務;而是設計、是文化、是情懷!

「潮人」之所以買,人家買的也不是材質、不是做工、不是服務;而是信仰、是個性、是優越感!

這就是供需匹配,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有報告分析認為:

潮牌大賣與90後和00後消費者的興起有著密切關係。 潮牌及潮牌文化背後的品牌故事,既年輕又接近年輕群體的品位、趣味。這類文化共鳴感,令潮牌產品即便是經常要比同類、同質產品溢價20%至30%甚至更高,但依然有消費者願意為其買單。

如果你認為,「潮牌」僅僅是在衣服鞋子上做點文章,那麼你太低估他們的智商了。

社長再幫大家盤點一下那些刷新三觀的「潮流單品」:

①一件普通的RIMOWA行李箱的售價是5999元;

「潮流文化」加持之後,Supreme✖️RIMOWA聯名定製版,北美售價1800美元(約合人民幣12600元),整整翻了2倍。

②一塊多孔紅磚的價格為0.6元;

「潮流文化」加持之後,Supreme磚頭售價3000元,整整翻了5000倍。

追「潮牌」的那些年輕人,後來都怎麼了?

③一卷透明膠的價格為10元;

「潮流文化」加持之後,Raf Simons膠帶定價為200美元/卷 (約合1300元人民幣/卷),整整翻了130倍。

追「潮牌」的那些年輕人,後來都怎麼了?

④一個回形針的價格為0.1元;

「潮流文化」加持之後,Prada回形針定價1300元,整整翻了13000倍。

追「潮牌」的那些年輕人,後來都怎麼了?

精不驚喜?意不意外?

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潮牌」做不到的,就連「潮人」的死,潮牌也給你安排的明明白白!

追「潮牌」的那些年輕人,後來都怎麼了?

在中國,買「潮牌」的都是些什麼人?

《經濟日報》報道:

“95後”“00後”是「潮牌」的主要消費群體。“95後”年輕人群的潮牌消費實力在一線、東南沿海最集中。

從報告看2015至2017三年間,男性在潮牌消費上從29%增至36%,增速十分明顯,非潮牌服飾在潮牌消費升級帶領下,男性用戶比例也在緩慢增長,潮男消費趨勢十分看好。

中新網報道:

按照消費力以及對品牌的理解滲透程度,潮牌用戶被劃分為核心用戶、中端用戶和大眾用戶。核心潮牌用戶從中學時期甚至更早便開始接觸潮牌,且家庭較好,購買頻次會更高。根據對案例採訪,某核心用戶曾在一個月內買30雙鞋子。

此外,核心用戶會對潮牌歷史、設計理念和文化態度更加關注,對於新品每季必追,潮牌花費佔到個人總支出60%至80%。這些摯愛潮牌服飾的消費者熱衷於在朋友圈分享潮流信息。當然也有家境一般的人購買,有些年輕人甚至願意吃幾個月泡麵再排一夜隊,只為買一雙限量球鞋,而且空手而歸的概率很高。

我們不難發現,95後最大的也不過才24歲,大都是涉世未深的年輕人,這樣的消費群體,消費時普遍缺乏理性,他們喜歡追尋所謂的“消費升級”,更加傾向於為興趣、愛好等精神消費。這些年輕群體對於新鮮的事物有著天生的好奇心,但同時缺乏理性的辨別能力,這時候所謂的「潮流」就很容易衝擊年輕人的價值觀,從而成為潮流的追隨者和犧牲品。

追「潮牌」的那些年輕人,後來都怎麼了?

誰才是這場「潮流」騙局的贏家?

【所謂的跨界聯名,所謂的潮流單品,只是資本家為了刺激新一輪消費而創造的資本遊戲。資本家是莊家,明星藝人、設計師是參與者、是推手,而消費者是接盤俠,是一隻只待宰的羔羊。】

這時候有人會噴我,我們作為消費者,花了錢,買了東西,這怎麼就是接盤俠、羔羊了呢?

我們不妨聊一聊我們買的東西。

一件東西我們之所以會花錢買,買的是什麼?是商品的價值,那商品都有什麼價值呢?大致分為三種價值:

第一種:實用價值,就像我們渴了買的水,我們餓了買的飯,這就是商品的實用價值;

第二種是流通價值,就像我們買的黃金,我們買的股票,可在市場上流通、本身就擁有價值的商品;

第三種是符號價值,就像普通T恤和潮牌T恤的差別,我們重金買的不是實用價值,而是品牌效應及符號的優越感。

那麼我們回到「潮牌」上,它的價值是什麼?

——是資本家聯合一幫設計師、明星、活動給消費者營造出來的「感覺」,衣服、鞋子、包包只是這種「感覺」的載體而已,我們花了幾倍、幾十倍的價錢,買回來的只是資本家為我們創造出來的「感覺」!

這種「感覺」就像做夢,夢裡有你要的社會認同、文化屬性、精神滿足感。但做夢的人,有的醒的早,有的醒的玩,也有一些深醉其中,長睡不願醒。

是的,我們陷入了資本家的小遊戲。

等待潮水退去的那一天,我們甚至會感嘆:我明明是穿著褲子進來的,怎麼就光著屁股出去了?

最後

消費升級不是一個褒義詞,裡面充斥著很多消費陷阱;

消費降級也不是一個貶義詞,它說明更多人知道自己需要什麼。

請珍愛生命,學會理性消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