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顺应天地自然

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十四个节气,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时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处暑。处暑节气意味着即将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后中国长江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处暑为立秋后十五天,斗柄指申为处暑。天文专家称,处暑当天,太阳直射点已经由“夏至”那天的北纬23°26′,向南移动到北纬11°28′。北京城区,白昼长度已经由夏至的15小时缩短到13小时25分钟,正午太阳高度也由夏至的73°32′降低至61°34′,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太阳开始偏南了。随着太阳高度的继续降低,所带来的热力也随之减弱。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处暑:顺应天地自然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

放鹤婆娑舞,听蛩断续吟。

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

——宋代·苏泂《长江二首》

处暑:顺应天地自然

朝辞秋虎夜乘凉 处暑禾田始换装

一场秋雨 一场寒

诗云“一度暑出处暑时,秋风送爽已觉迟。日行南径斜晖里,割稻陌阡车马驰。(左河水)”,处暑以后,除华南和西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即将结束,降水逐渐减少,水稻成熟收割。尤其是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必须抓紧蓄水、保墒;以防秋种期间出现干旱而延误冬作物的播种期。

处暑的含义是“夏天暑热正式终止”。有俗语说“争秋夺暑”,是指立秋和处暑之间的时间,虽然秋天在名义上已经来临,但夏天的暑气仍然还有。

所以这个时期是昼热夜凉,时时会有高温天气,所谓的“秋老虎”,像是夏天的回光返照,只是这样的“回光返照”越来越弱,随着秋雨降下,“一场秋雨一场凉”,秋意渐深,秋味渐浓。

处暑,与其它节气相比,很容易被忙碌一季的人们忽略,或者是微微一笑地擦肩而过,幸好有好事的蒲公英,不辞辛苦地把夏秋转换的消息传播至大地上的每一个角落。

处暑的蒲公英,花瓣凋零,叶子干黄,只有轻飘飘、毛茸茸的的果实昂然翘头,等那风儿吹过,变成许多小伞,种子飘落在泥土里,而暑气隐遁于草丛中。

处暑,是炎热离开的时节。古语云:“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想来,此刻南方的天气依旧暑热温存,可在辽阔的北方大地上,一丝凉意,早已随着秋风送至门前。

处暑时节,南方的雨水打在叶面上是“嘀嗒”的声音,而北方的枫叶则和秋雨一样,噼里啪啦落个一地,秋意更浓。老话说:“一度暑出处暑时,秋风送爽已觉迟。”有趣的是,在暑热天将结束之时,“秋老虎”仍会在节令的后期来一个猛扑,用它最后的炙热拥抱着大地。

秋意渐浓的处暑时节,历来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佳期。“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季的这个特点从处暑节气开始显现出来。

一个“处”字,藏着修身治事的深刻内涵,解开“处暑”的本义,能帮助我们将“多事之秋”变成平顺祥和的金秋。

处暑三候

处暑:顺应天地自然

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如《逸周书集解》:“处暑之日,鹰乃祭鸟;又五日,天地始肃;又五日,禾乃登。”

处暑:顺应天地自然

1

一候鹰乃祭鸟

否卦,九四。《周易·否卦》爻辞:“有命,无咎,畴离祉。”《象》曰:“有命,无咎,志行也。”《象说卦气七十二候图》“互艮为鹰,为鸟。艮覆震为祭。”《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鹰,义禽也。秋令属金,五行为义,金气肃杀,鹰感其气始捕击诸鸟,然必先祭之,犹人饮食祭先代为之者也。不击有胎之禽,故谓之义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这段话是说,处暑这一天有一个自然现象,鹰在捕捉到鸟之后,并不是自顾自地吃,而是会把那些鸟整整齐齐摆在窝前,先进行祭天,然后自己再进食。而且,鹰不捕食正在孵化后代的飞禽,所以可以称之为有义。

处暑:顺应天地自然

2

二候天地始肃

否卦,九五。《周易·否卦》爻辞:“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象》曰:“大人之吉,位正当也”《象说卦气七十二候图》:“乾为天,伏坤为地。乾于后天八卦位居西北,肃杀之地,故曰肃。”《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天地始肃秋者,阴之始,故曰天地始肃。”

这种肃杀之气,在进入处暑第二候的时候就可以明显感知出来了。

处暑:顺应天地自然

3

三候禾乃登

否卦,上九。《周易·否卦》爻辞:“倾否,先否.后喜 。” 《象》曰:“否终则倾,何可长也。”《象说卦气七十二候图》:“上爻动,乾变为兑。兑覆巽,巽为禾。兑伏艮,艮为成,故曰登。”《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禾者,谷连藁秸之总名。又,稻秫瓜粱之属皆禾也。成熟曰登。”

登,包含稻谷登场开始进行加工之意。

处暑天气气候

处暑:顺应天地自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到,暑气就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开始逐渐下降。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它是一个典型的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处暑节气,气温走低是其中的一个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首先是太阳的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其次是副热带高压跨越式地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压开始跃跃欲试,时而出击,锋芒小试。这个节气期间我国主要的天气特征有:

1

秋高气爽

大气冷高压开始影响我国,形成的下沉而干燥的冷空气,首先宣告了中国东北、华北、西北雨季的结束,使这些地域率先进入了秋高气爽的美好天气。

每当冷空气影响我国时,若空气干燥,会带来大风天气,如果恰逢大气中有暖湿气流输送,往往会形成一场有规模的秋雨,并在风雨过后带来较明显的降温,故有“一场秋雨(风)一场寒”之说。气温下降明显,昼夜温差加大,雨后艳阳当空,人们往往对夏秋之交的冷热变化不适应,一不小心就容易引发呼吸道和肠胃的疾病。

处暑:顺应天地自然

2

秋老虎

“秋老虎”一般要延续到处暑时才进入尾声。“秋老虎”的成因,是在夏季称雄的副热带高压,不肯轻易让出主导权,退到西太平洋的海上,而是再次在它控制的地区展示“威风”。

对于刚刚走出三伏并且遭遇严重伏旱的地区,如果继续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往往容易形成夏秋连旱。长江中下游地区往往在秋老虎天气结束后的10月,才会迎来秋高气爽的天气。在此期间,全国各地的暴雨总趋势是在减弱。

处暑:顺应天地自然

3

雷暴活动

9月以后,雷暴活动虽然不像夏季那么活跃了,但是在华南、西南和华西等地区雷暴活动仍较多。在华南,由于低纬度的暖湿气流还比较活跃,因而产生的雷暴比其他地方多;而西南和华西地区,由于处在副热带高压边缘,加之山地的作用,雷暴的活动也比较多。

进入9月,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始进入少雨期,而华西地区秋雨偏多。这是我国西部地区秋季的一种特殊的天气现象。“华西秋雨”的主要特点是雨日多,而另一个特点是以绵绵细雨为主,所以雨日虽多,但雨量却不很大,一般要比夏季少,强度也弱。

道家处暑导引养生法

处暑:顺应天地自然

陈希夷二十四气导引坐功图势—处暑

运:主太阴四气。

时:配足少阳胆相火。

坐功:每日丑、寅时,正坐,转头左右举引,就反两手捶背各五七度,叩齿,吐纳咽液。

治病:风湿留滞,肩背痛、胸痛、脊膂痛。胁肋髀膝经络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少气、咳嗽、喘渴上气,胸背脊膂积滞之

处暑时节,天地间的阳炁(气)趋向收敛,天气由热转凉,阳炁(气)逐渐下沉,阴炁(气)逐渐上升。人体内的阴阳之炁(气)必然随之发生变化,此时需要顺应天地阳炁(气)的内收,同步贮存体内阳炁(气),调节阴阳的动态平衡。

然而,在火运反转为金运,天气由热转凉的变化中,常人存在调节适应期,很多人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早上不爱起床,白天不爱运动,这就是“春困秋乏”中的“秋乏”现象。因此,起居作息方面要特别注重睡眠的质量,积极调整睡眠时间,以适应节气的变化。应改掉夏季晚睡的习惯,争取晚上10点以前入睡,比夏天增加1小时睡眠,并保证早睡早起,晨起后适当运动。另外,适当午睡也利于化解秋乏,缩短调节适应时间。

对于常人而言,处暑养生的重点在于调整睡眠。中医理论认为,睡眠和清醒是一种自然的功能状态,完美地体现了人体阴阳的动静交互调整,而修身学则认为,睡眠与清醒之间存在着“中气以为和”的区间,上坐入静修定,阴阳和则两仪静,就能将这两者高度协调,调适在得一、统一和守一的最佳状态中。

昼夜阴阳的消长,决定了人体需要保持睡眠和清醒两种自然状态,否则就无法适应昼夜的交替出现。在清醒的时候,人体为阳炁(气)所主宰,一旦进入睡眠,就被阴炁(气)所主。生命在天道自然法则中,只有先顺应天时,治人事天才能实现突破与超越。

《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指出:“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阴阳两种能量在日度周期律中存在着交替变换的规律,人类的睡眠与清醒这一对阴阳转换,受制于天道阴阳能量的日度周期律制约;人类的睡眠与清醒规律,与天道阴阳转换规律具有同纪性,所以只有顺天应人,才能具有良好的生命活力。

《黄帝内经·灵枢·口问》又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夜半“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白昼“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顺四时之度而民不有疾,首先要在睡眠与清醒这两大生理现象中恪守这一法则。

从生命的营气和卫气能量运行角度进行分析而言,人体睡眠与清醒之间的变化是建立在营、卫两气运行的基础之上,其中又以卫气的运行最为关键。营气指行于脉中富有营养作用的正能量,卫气则指行于脉外和体表具有保卫功能的正能量。

《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说:“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

这里的“止”,是指进入睡眠;“起”,则是指清醒起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卫气运行到阳气旺的时候,人体就清醒了;反之,则会进入睡眠状态。

依据生命的气运规律而言,顺天应人则要尽可能做到亥时(21~23点)入睡,早晨卯时(5~7点)起床为宜。入睡前用热水泡脚,或做足底按摩,可以提高睡眠质量。起床之后,体质偏虚寒的人,可含嚼几片生姜或者一片炮附子,对促进身体阳炁生发颇有益处。体质偏实热的人,早上则以冷水冲洗一下头顶,有利于阴阳平衡。

古圣先贤在修身的实践中发现,养生与修身方法中,子午这两个时辰的度与数极为重要。子午之时,阴阳交接,极盛及衰,体内气血阴阳失衡,呈翻转性变化,常人在子时必欲静卧,以候气复,午时应当小憩,静候阴生。

现代科技从物相领域的研究中发现,夜间0时至4时,体内各器官的功能都降至最低点;而中午12时至13时,是人体交感神经最容易疲劳的时间。另有统计表明,老年人睡子午觉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因此,子午觉既有防病保健的意义,又符合养生之道。修身实践者,则应当上坐,运用得一法的“中气以为和”原理,把握住翻转性替换中的主动权,因此也就诞生出修身求真“子午功”的方法论。修身求真实践者应当在顺应的基础上逐步进行超越,高质量地把握住子时与午时变换的原理,更有效地顺天时而化内境。

处暑养生,送暑湿、补肾气养脾胃

立秋过后,白天虽仍是30多度的高温,但有风的地方,明显感觉到空气里少了暑气的闷热,多了秋风的丝丝凉意。

秋天正在步步紧逼,到了处暑这天,夏、秋之间的对弈真的就要宣告结束,暑气即将消散,天气要开始转凉了。

处暑节气,和立秋一样,仍处在五运六气的四之气内,主气是太阴湿土,客气是太阳寒水。湿气略重的同时,秋的燥气也开始显现,阴虚火旺的人群要注意。

经过40天的三伏后,人体气血消耗较多,也蕴积了不少湿毒,热毒。所以养生的重点,就是要送走暑湿,同时养好脾胃,补足肾气。

处暑之后,缺少“暑”的参与。我们北半球的位置是“太阴湿土”,即阴湿之气为主气。水星对地球施加影响,形成了“太阳寒水”当令的局面,即秋天的节气,冬天气候主政。

上古三部奇书之一,伟大的中医聖典《黄帝内经》讲到今年大暑至秋分两个月气候对人的影响时说:由于太阳系其他行星影响,突然“夏行冬令”,冷暖气流对抗,湿气化水,天降寒雨;突然变凉的气候,使人身心气血偏于凝结,头重昏沉,耳目闭塞,出现晕倒的情况;一些人内有大寒,外有壮热,感冒发烧,甚至高烧引起胡言乱语;

由于之前春夏生长不利,一些人气虚乏力;立秋之后,因营卫失和,津液匮乏,出现咽喉干燥,饮水虽多,难化津液,于事无补;水能克火,夏天应心,寒水克之,饮水难散,一些人心脏疼痛;汗毛孔的突然关闭,郁热难出,化为毒火,会形成痈肿疮疡;一些人还会出现疟疾,表现心寒外热;内火变为热毒,毒血行于二便;丁酉年木运不足,肝气匮乏,春夏生长受克,秋天无阳可收,肝不养筋,筋软无力,膝胯尤重。

今年小满至大暑两个月,北半球主气是“少阳相火”。少阳经包括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可是,此时因金星对地球施加的影响,当令之气是“阳明燥金”,即盛夏的节气,秋杀之气主政,极大地抑制了少阳之气的生长。这些消极因素,将会在处暑后结出恶果。手少阳三焦经的走向,从胳膊入脑。如果三焦经瘀塞,人脑的涎因不能气化变为动力,而成为黏涎堵塞大脑通道,人会头懵发木,头胀,反应迟缓。

足少阳胆经的路线从腰到小脚趾。中医讲:“十一脏腑取决于胆。”胆经瘀塞,会出现腰痛,腿痛,脚痛,全身疲乏等证。如果出现这类情况请找养生师,针对当地气候选择相应食材调养。

处暑之后毛孔关闭,体内毒素如不能从二便排走,即形成郁热而现痈肿疮疡等诸多症状;头部因不宜出汗,若精气化为黏涎堵塞七窍,会出现头胀、脑浑、耳塞、目赤、牙痛、鼻塞等症的发生。重者可能出现中风。

此间除寒凉之人外,多數人内热壅盛。所以,凡是内心不冷之人,轻易不温补;即使寒凉于心的人,温补格外小心,宁可稍欠,不要太过。而且要补在午正之前。

“暑”是上天一年之中给人和万物阳气最重要时段。二日为“昌”,“暑”是二日养土,天道右旋。

处暑:顺应天地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