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形形色色的人》写作指导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形形色色的人》写作指导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形形色色的人》写作指导

写作指导+习作范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形形色色的人》写作指导


第一、事例典型

本次习作中列出的和叔叔有关的4个事例,哪些才能表现叔叔记忆力超群的特点呢?

我们先来看事例2:

他记住了我昨天说过的一句话。

这个事例能写出叔叔记忆力超群吗?你或许在摇头了:“如果这样能表现一个人记忆力超群,那我也可以啊。因为只要我稍加留心,也能记住一个人昨天说过的一句话啊。”

排除了事例2,再来看事例3:

他竟然能记住我的生日。

这个事例能说明叔叔记忆力超群吗?你或许又在摇头了:“能够记住晚辈生日,这也没有什么稀奇的。我的舅舅、我的阿姨也能记住我的生日,难道也能说他们记忆力超群吗?”

你看,这两个事例都不能表现出叔叔记忆力超群的特点,因此,都称不上是典型的事例。

我们接着来看事例1:

他读了一本故事书,就把所有的细节都记下来。

我想问问你,你能读完一本书后记住故事中所有的细节吗?反正我是做不到。大多数人读完一本故事书后,也只是基本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至于故事中的一些细节,大概都不会记得那么清楚。你瞧,这个事例就能体现叔叔记忆力超群的特点。这是一个典型的事例。

最后,我们来看事例4:

那幅地图他只看了一遍,就能一点儿不差地画下来。

哇喔,叔叔竟然能画地图,而且只看一遍,就能一点儿不差地画下来,能做到这一点的人,真是少之又少啊。这个事例,也能体现叔叔记忆力超群的特点。这也是一个典型事例。

因此,在作文中,你只有选择了事例1和事例4,才能更好地写出叔叔记忆力超群的特点。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形形色色的人》写作指导


二、细节刻画

选择了典型的事例就能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体了吗?

当然不能。选好素材,仅仅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好比是你到菜场买好了优质食材,我们还需要对这优质食材进一步加工,才能做成美味的佳肴。

我们该怎样加工呢?

这就需要你讲述故事时,要能够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展开细节的描写,这样才能把人物特点写具体。细节描写越多,写出来的人物特点越具体。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形形色色的人》写作指导


三、写作技巧

把人物特点写具体,当然还少不了其他的一些写作技巧哦!

比如说,通过对比写出人物;比如说,通过环境描写烘托人物……这些方法,你一定不会陌生吧。

欣赏范文,把握技法


爱唠叨的妈妈

我的妈妈今年39岁。她中等身材,细细的眉毛下嵌着一双和善的眼睛。

平时,妈妈总是唠唠叨叨的。每当晚上,我看电视不爱睡觉的时候,妈妈就唠叨的说:“别看了,明天还要上学呢!”每当我写字的时候,耳边又是一声:“写字姿势要正确,预防近视眼!”还有什么上课要注意听讲啦,要认真写作业啦,要诚实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啦……一天唠叨得没完没了。一听到妈妈的唠叨声我就心烦。可后来我对妈妈的唠叨却有了新的认识。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形形色色的人》写作指导


那是临近期中考试的时候。头几天妈妈就把考试要注意的事项对我说了好几遍。等到考试的那天,妈妈又唠叨着对我说:“考试时别慌张,要认真审题,字迹要工整,做完题要仔细检查。”我听了不耐烦地说:“知道了。”心想,妈妈真能唠叨!到了考场,等卷子发下来的时候,我一看试题很简单,就飞快地写起来。不一会儿,卷子就答完了,我刚想交卷,看见别的同学仍然在认真地写着,我的耳旁忽然想起了妈妈的唠叨声,于是我就认真地检查起来。当检查到第四题时,发现第一小题因为马虎答错了。我急忙把它改过来。为了防止再出错,我又重新检查了一遍,直到认为没有一点儿错的地方我才交了卷。宣布成绩了,我得了100分。我高兴极了。是妈妈的唠叨声使我得了满分,也使我克服了马虎的坏毛病。

我感谢妈妈的唠叨,正是因为这唠叨声,千百次地督促我,使我健康地成长!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形形色色的人》写作指导


(1)文章先写妈妈的唠叨让我心烦,后写妈妈的唠叨促我成长,欲扬先抑的写法让文章情节曲折起伏,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习作选取了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每当晚上,我看电视不爱睡觉的时候,妈妈就唠叨的说:“别看了,明天还要上学呢!”……等到考试的那天,妈妈又唠叨着对我说:“考试时别慌张,要认真审题,字迹要工整,做完题要仔细检查。”……

(3)习作通过细致描写人物外貌、语言表现人物特点,通过“我”的心理活动从侧面表现人物特点。

①外貌描写(我的妈妈今年39岁。她中等身材,细细的眉毛下嵌着一双和善的眼睛。)表现了妈妈和善的特点。

②语言描写(“别看了,明天还要上学呢!”每当我写字的时候,耳边又是一声:“写字姿势要正确,预防近视眼!”……“考试时别慌张,要认真审题,字迹要工整,做完题要仔细检查。”……)表现了妈妈对“我”的关心和爱护。

③通过对“我”心理活动的描写反衬妈妈的特点(“一听到妈妈的唠叨声我就心烦。”“是妈妈的唠叨声使我得了满分,也使我克服了马虎的坏毛病。”“我感谢妈妈的唠叨,正是因为这唠叨声,千百次地督促我,使我健康地成长!”)“我”心里活动的变化一方面突出了妈妈的特点,另一方面照应了主题,彰显事情的意义,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形形色色的人》写作指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