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習作《形形色色的人》寫作指導


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習作《形形色色的人》寫作指導

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習作《形形色色的人》寫作指導

寫作指導+習作範文

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習作《形形色色的人》寫作指導


第一、事例典型

本次習作中列出的和叔叔有關的4個事例,哪些才能表現叔叔記憶力超群的特點呢?

我們先來看事例2:

他記住了我昨天說過的一句話。

這個事例能寫出叔叔記憶力超群嗎?你或許在搖頭了:“如果這樣能表現一個人記憶力超群,那我也可以啊。因為只要我稍加留心,也能記住一個人昨天說過的一句話啊。”

排除了事例2,再來看事例3:

他竟然能記住我的生日。

這個事例能說明叔叔記憶力超群嗎?你或許又在搖頭了:“能夠記住晚輩生日,這也沒有什麼稀奇的。我的舅舅、我的阿姨也能記住我的生日,難道也能說他們記憶力超群嗎?”

你看,這兩個事例都不能表現出叔叔記憶力超群的特點,因此,都稱不上是典型的事例。

我們接著來看事例1:

他讀了一本故事書,就把所有的細節都記下來。

我想問問你,你能讀完一本書後記住故事中所有的細節嗎?反正我是做不到。大多數人讀完一本故事書後,也只是基本瞭解故事的主要情節,至於故事中的一些細節,大概都不會記得那麼清楚。你瞧,這個事例就能體現叔叔記憶力超群的特點。這是一個典型的事例。

最後,我們來看事例4:

那幅地圖他只看了一遍,就能一點兒不差地畫下來。

哇喔,叔叔竟然能畫地圖,而且只看一遍,就能一點兒不差地畫下來,能做到這一點的人,真是少之又少啊。這個事例,也能體現叔叔記憶力超群的特點。這也是一個典型事例。

因此,在作文中,你只有選擇了事例1和事例4,才能更好地寫出叔叔記憶力超群的特點。

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習作《形形色色的人》寫作指導


二、細節刻畫

選擇了典型的事例就能把人物的特點寫具體了嗎?

當然不能。選好素材,僅僅是寫好作文的第一步。好比是你到菜場買好了優質食材,我們還需要對這優質食材進一步加工,才能做成美味的佳餚。

我們該怎樣加工呢?

這就需要你講述故事時,要能夠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態、動作、語言、心理等方面展開細節的描寫,這樣才能把人物特點寫具體。細節描寫越多,寫出來的人物特點越具體。

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習作《形形色色的人》寫作指導


三、寫作技巧

把人物特點寫具體,當然還少不了其他的一些寫作技巧哦!

比如說,通過對比寫出人物;比如說,通過環境描寫烘托人物……這些方法,你一定不會陌生吧。

欣賞範文,把握技法


愛嘮叨的媽媽

我的媽媽今年39歲。她中等身材,細細的眉毛下嵌著一雙和善的眼睛。

平時,媽媽總是嘮嘮叨叨的。每當晚上,我看電視不愛睡覺的時候,媽媽就嘮叨的說:“別看了,明天還要上學呢!”每當我寫字的時候,耳邊又是一聲:“寫字姿勢要正確,預防近視眼!”還有什麼上課要注意聽講啦,要認真寫作業啦,要誠實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啦……一天嘮叨得沒完沒了。一聽到媽媽的嘮叨聲我就心煩。可後來我對媽媽的嘮叨卻有了新的認識。

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習作《形形色色的人》寫作指導


那是臨近期中考試的時候。頭幾天媽媽就把考試要注意的事項對我說了好幾遍。等到考試的那天,媽媽又嘮叨著對我說:“考試時別慌張,要認真審題,字跡要工整,做完題要仔細檢查。”我聽了不耐煩地說:“知道了。”心想,媽媽真能嘮叨!到了考場,等卷子發下來的時候,我一看試題很簡單,就飛快地寫起來。不一會兒,卷子就答完了,我剛想交卷,看見別的同學仍然在認真地寫著,我的耳旁忽然想起了媽媽的嘮叨聲,於是我就認真地檢查起來。當檢查到第四題時,發現第一小題因為馬虎答錯了。我急忙把它改過來。為了防止再出錯,我又重新檢查了一遍,直到認為沒有一點兒錯的地方我才交了卷。宣佈成績了,我得了100分。我高興極了。是媽媽的嘮叨聲使我得了滿分,也使我克服了馬虎的壞毛病。

我感謝媽媽的嘮叨,正是因為這嘮叨聲,千百次地督促我,使我健康地成長!

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習作《形形色色的人》寫作指導


(1)文章先寫媽媽的嘮叨讓我心煩,後寫媽媽的嘮叨促我成長,欲揚先抑的寫法讓文章情節曲折起伏,激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

(2)習作選取了典型事例表現人物特點:每當晚上,我看電視不愛睡覺的時候,媽媽就嘮叨的說:“別看了,明天還要上學呢!”……等到考試的那天,媽媽又嘮叨著對我說:“考試時別慌張,要認真審題,字跡要工整,做完題要仔細檢查。”……

(3)習作通過細緻描寫人物外貌、語言表現人物特點,通過“我”的心理活動從側面表現人物特點。

①外貌描寫(我的媽媽今年39歲。她中等身材,細細的眉毛下嵌著一雙和善的眼睛。)表現了媽媽和善的特點。

②語言描寫(“別看了,明天還要上學呢!”每當我寫字的時候,耳邊又是一聲:“寫字姿勢要正確,預防近視眼!”……“考試時別慌張,要認真審題,字跡要工整,做完題要仔細檢查。”……)表現了媽媽對“我”的關心和愛護。

③通過對“我”心理活動的描寫反襯媽媽的特點(“一聽到媽媽的嘮叨聲我就心煩。”“是媽媽的嘮叨聲使我得了滿分,也使我克服了馬虎的壞毛病。”“我感謝媽媽的嘮叨,正是因為這嘮叨聲,千百次地督促我,使我健康地成長!”)“我”心裡活動的變化一方面突出了媽媽的特點,另一方面照應了主題,彰顯事情的意義,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習作《形形色色的人》寫作指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