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下的小宇宙:充滿當地色彩的藝術下水道井蓋,會不會被賊惦記?

大家對下水道的普遍印象大多是“髒”、“臭”、“暗”,但它其實是保障城市水資源循環的必要基礎設施,支撐著人們的日常生活。換句話來說,其實下水道之於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不可或缺。

腳下的小宇宙:充滿當地色彩的藝術下水道井蓋,會不會被賊惦記?

日本的井蓋藝術文化

馬路上圓形的黑色井蓋。所謂井,指的是技術人員維修下水道時出入用的豎井。為了防滑,井蓋表面都會施以幾何圖案處理;在日本,隨著時代的發展,對圖案設計也變得更加講究。各地的井蓋設計都很注重展示地方特色。此外,自從彩色井蓋誕生後,外觀華麗且生動有趣的個性化井蓋也越來越多了。

因應這樣的概念,日本發展出發行藝術井蓋卡的GKP, GKP是“下水道宣傳平臺”的簡稱,這是一個由日本地方自治團體、下水道相關企業和媒體等單位聯合組建的公共關係活動組織。該組織的主要工作是發佈關於下水道的各種資訊,同時也從事發行井蓋卡、舉辦活動和策劃相關商品等活動。

腳下的小宇宙:充滿當地色彩的藝術下水道井蓋,會不會被賊惦記?

井蓋卡片正面配有井蓋的照片,用經緯度標註所在地的地理位置。背面寫有設計說明和由來。此外,卡片上還繪有表示卡片編號、地區編號、圖案類型的象形符號等;這樣的設計是為了促使井蓋迷們按照自己設定的主題,輕鬆愉快地收集卡片。

以下將列舉出5個由日本設計出的井蓋:

1. 日本白川鄉合掌村井蓋

腳下的小宇宙:充滿當地色彩的藝術下水道井蓋,會不會被賊惦記?

白川鄉合掌村的井蓋,當然要用合掌房屋做為圖案了,上頭還有白川鄉的字樣,與其他合掌村區域做出區隔。

2.日本小樽海獺井蓋

腳下的小宇宙:充滿當地色彩的藝術下水道井蓋,會不會被賊惦記?

上面的圖案是水獺母子,水獺在小樽水族館也可以看到蹤影喔,超萌模樣廣受大小朋友喜愛。

3.奈良縣奈良鹿和奈良八重櫻

腳下的小宇宙:充滿當地色彩的藝術下水道井蓋,會不會被賊惦記?

奈良井蓋以代表奈良觀光的奈良鹿和平安時期女流詩人所歌頌的八重櫻作為設計,充分表現古都奈良的雅緻氣息。

4.東京都三鷹市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

腳下的小宇宙:充滿當地色彩的藝術下水道井蓋,會不會被賊惦記?

位在東京三鷹市的“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有個很特別的井蓋,在館內庭園中有一個表情十分可愛的井蓋,耳朵的設計就是孔蓋的把手。不失井蓋的功能直接做成表情歡樂的角色,讓人感受到它的獨特性和設計巧思。

5.大阪府大阪市櫻花

腳下的小宇宙:充滿當地色彩的藝術下水道井蓋,會不會被賊惦記?

豐臣秀吉一手建立的經濟與文化之都大阪,歷史上也曾是水運發達的水都。大阪城和城下町誕生之初修建的下水道中的一部分至今仍在使用。大阪市花櫻花也為整個圖案增色不少。

井蓋藝術,綻放於臺中

在河川眾多的臺中市區,密集井蓋早成為都市生活最日常的風景,繼去年臺中綠川打造成為全臺第一個擁有商標的水岸,臺中水利局近來再度啟動臺中水域美學計畫,委託樸實創意策劃,透過出身臺中、洄游臺中的概念,邀請了享譽國際的三位臺灣插畫家:鄒駿升、陳姝裡、川貝母,為家鄉創造出腳下最美又別具特色的風景。

三位插畫家分別與臺中豐原、水湳、太平地區擁有豐富的情感交集,透過精湛的插畫創作,闡述他們心中河流與城區故事。

1.豐原

腳下的小宇宙:充滿當地色彩的藝術下水道井蓋,會不會被賊惦記?

出身豐原的鄒駿升,以黏稠的情緒細細刨絲歷史,最終決定以“集散地”做為完美切入點,重現豐原的懷古情愫。滿滿綠油油的彩繪設計,不僅展示了豐原丘陵地特性,穿梭於柏油路上的客運與油罐車,更是滿溢臺灣風味。

2.水湳

腳下的小宇宙:充滿當地色彩的藝術下水道井蓋,會不會被賊惦記?

水湳長大的陳姝裡,濃縮水湳飛行的歷史線軸,畫面區塊分層細緻描繪了水湳曾為機場用地的過往榮景與後續劃為經貿園區的未來願景,一面圖紋囊括過去到未來的水湳風貌。

3.太平地區

腳下的小宇宙:充滿當地色彩的藝術下水道井蓋,會不會被賊惦記?

第一位登上《紐約時報》的臺灣插畫家川貝母,有別於以風景畫當作素材,他在創作過程以太平舊地名鳥榕頭作為拆解的元素,經重組、揉捏、重新定義的創作方式,讓農產聞名的太平沾染另一番新的韻味。

三款各具特色魅力的風景井蓋,已陸續落腳臺中,盼望旅人們在遊覽感受城市之美之餘,也能看見正努力茁壯的臺灣街頭美學。

透過改造隨處可見的井蓋,我們也發現到其實“美”並未離我們很遙遠;小小的改變,也能提升市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