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行联合授信1400亿 金融助力重燃“高新”火炬

1400亿元,国字号四大行联合授信——4月8日上午,火炬区“双创”工作汇报暨2020年政银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该区科技金融服务中心举行。这是今年春节以来,继撬动50亿“抗疫贷”之后,火炬开发区推出的又一大金融扶持举措,将聚焦全区创新创业进行大力、精准扶持,深入谋划“高新”文章。

中山市金融工作局副局长刘东生,火炬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黄宇健等出席了活动。

四大行联合授信1400亿 金融助力重燃“高新”火炬

把资本用在高新产业“刀刃”上

中山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提出,努力把火炬开发区打造成“创新发展的主引擎”“重振中山虎威加快高质量崛起的先行示范区”“一流国家级高新区”。近期以来,火炬开发区围绕上述目标,在寻找产业升级后劲、提升创新发展动能方面出实招,如在推动企业在疫情下有序复工复产过程中,推出包括50亿元“抗疫贷”在内的“黄金四条”;如利用两个月时间,在今年“3·28”经贸交流会上实现8个纯产业资本直接投资项目独立签约。

四大行联合授信1400亿 金融助力重燃“高新”火炬

“与‘高’‘新’技术项目落地拼速度。”在今年的中山市经贸交流会上,火炬区所释放的产业布局信号极为明显:不惜“重本”发展高科技企业,忍痛“割肉”过渡加工类、污染类、限制类企业。作为土地配套,该区计划年内整备产业属地1000亩,三年连片打造3000亩,目标是在“十四五”期间打造万亩产业总部带。

而作为金融配套,包括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等在内的平台也将迎来全新的局面。在4月8日上午举行的2020年政银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上,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四家银行集体发力,对火炬区授信意向总额达1400亿元。

“我们对湾区时代的中山发展很有信心,更看好火炬区的潜力。”有签约银行代表表示,火炬区决心重塑高新产业格局,金融业也有信心、有意愿把资本用在“刀刃”上,真正把高技术产业的集聚效应做起来。

四大行联合授信1400亿 金融助力重燃“高新”火炬

将全面提升金融生态带动产业升级

围绕“高新”这篇文章,涵盖招商引资、土地整备、金融服务等一系列工作正在火炬区铺开。其中,作为发展的引擎,如何推动“双创”工作的质量发展,也成为今年火炬区的重点。

2017年6月,火炬区获批第二批国家级“双创”区域示范基地,目前拥有市级以上孵化器及众创空间19家,其中国家级6家、省级5家、市级8家。包括联合光电、康方生物等在内的明星企业,就是从火炬区的孵化平台中走出来的。当前,该区孵化规模位居中山全市前列,集聚了全市四成以上的股权投资基金企业,拥有规模超10亿元的科创母基金。

四大行联合授信1400亿 金融助力重燃“高新”火炬

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中国科协发布《2019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评估结果》,火炬区获得82.4分,在全国30个“高新区和经开区”的区域类基地中排名第8,在广东省5个区域类基地中排名第3。

不仅是全市创新创业的热土,更是大湾区高新项目投资的集中地。作为中山市三大平台之一,火炬区既是全市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也是中山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前沿阵地,在深中产业拓展走廊中,占据了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位置。为进一步提升发展效能,火炬区2019年工作总结暨奋战2020年工作部署大会明确提出,要培育一批与开发区优势相配套的服务业新业态,提升金融的堆头与生态,带动产业升级。黄宇健表示,以此次签约为契机,接下来将进一步密切银政、银企合作,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推动火炬区高质量发展,为全区产业升级、企业融资、基础设施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罗丽娟

【通讯员】韩永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叶志文

【作者】 罗丽娟;叶志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