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堅強的村黨支部是脫貧攻堅的關鍵 —延津縣馬莊鄉野廠村第一書記周新豪先進事蹟

在近兩年的駐村工作中,駐村第一書記周新豪始終把建強基層組織作為頭等大事來抓。通過建立一個堅強的黨支部,凝心聚力,帶領大家做到責任落實、工作落實、政策落實,圍繞解決貧困戶“兩不愁三保障”問題,解決貧困戶實際困難,增加貧困戶經濟收入,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建立堅強的村黨支部是脫貧攻堅的關鍵 —延津縣馬莊鄉野廠村第一書記周新豪先進事蹟


馬莊鄉野廠村是一個有著3500多人的大村,貧困人口較多,有建檔立卡貧困戶97戶288人。這個村遠離縣城和鄉鎮,自然資源匱乏,祖祖輩輩靠種地為生。面對這種情況,周新豪駐村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強村黨支部,發揮全體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按照《黨支部工作條例》,嚴格落實基層黨組織工作制度,帶領大家搞好扶貧工作。


周新豪是新鄉日報社《平原晚報》副總編輯,駐村扶貧近兩年來,野廠村的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村內的路燈亮了,愛心超市建起來了,戲臺封起來了,文化廣場的照明解決了,村內的環境乾淨了,貧困戶自主創業的積極性越來越高了……,這些成績的取得凝聚著周新豪無數個日夜的付出,彰顯了一個有著33年黨齡的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扶貧必須與扶志、扶智相結合,為了克服貧困戶的懶惰思想,解決不勞而獲的問題,周新豪和新鄉日報社領導先後跑到附近鄉鎮的村莊考察愛心超市的運營情況,2018年10月17日,新鄉日報社在野廠村成立愛心超市。近兩年來,野廠村愛心超市共發放積分30000分。貧困戶通過勞動獲得積分,用積分兌換愛心超市的米、面、油等生活用品,不僅克服了貧困戶懶惰思想,還提高了貧困戶上街打掃衛生的積極性,提升了村容村貌、戶容戶貌,這個辦法得到了當地政府和村民的稱讚。

建立堅強的村黨支部是脫貧攻堅的關鍵 —延津縣馬莊鄉野廠村第一書記周新豪先進事蹟

2019年7月17日,周新豪在對貧困戶入戶走訪的時候,發現貧困戶李建偉家的房子存在漏雨現象。第二天,周新豪和村黨支部書記一商量,便帶著工作隊隊員楊俊生、村民牛貴發開始修房頂。7月份,正是天氣炎熱的季節,周新豪從鄰居家借來梯子,爬上房頂,頂著烈日的暴曬,先清掃房頂,再和水泥沙漿,將房頂的裂縫一一抹好,終於把李建偉家的房頂修繕。

低保貧困戶陳全濤家裡一共5口人,3人都是二級殘疾,兩個女兒正在上高中和職業中專。陳全濤是一個不幸的人,5歲那年遭電擊導致雙臂截肢,31歲那年父親去世,從此家裡失去了唯一的經濟來源。目前,他還有一個癱瘓在床的90歲的老母親,患白內障,生活不能自理,僅有的3畝薄地租給別人耕種。一家人只能靠國家的低保金、養老金和殘疾補貼維持生活。就是這樣一個在風雨飄搖中度日的家庭,要進行危房改造,困難可想而知。而這一切,卻一直揪著幫扶責任人——新鄉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朱金明和駐村第一書記周新豪的心。在隨後的十幾天裡,周新豪一直盯在施工現場,不斷協調鋼筋、水泥、門窗等建築材料。2019年6月底,一座漂亮的藍色平房建成。看著建成的新房子,貧困戶陳全濤哽咽著說:“還是共產黨好,如果沒有黨的扶貧政策,如果沒有新鄉日報社和綠色建築協會的幫助,我這一輩子恐怕也蓋不起這麼漂亮的好房子,謝謝你們!”


駐村後,周新豪一直想著解決野廠村的路燈問題。經過多次努力, 2019年8月29日,舉行了碧桂園豫北區域向野廠村捐贈170盞太陽能路燈及部分愛心超市物資儀式。現在,一到晚上,野廠村街道燈火通明,方便了群眾的出行,得到了村民的高度讚揚。

近兩年來,周新豪漸漸融入野廠村這個大家庭,他的心,漸漸鏈接上了這片土地和這裡的鄉親們。他與鄉親們交往越深,越能感受到他們心中的苦與痛、樂和甜。但周新豪知道,要想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做好野廠村的駐村第一書記,需要乾的事還很多。

建立堅強的村黨支部是脫貧攻堅的關鍵 —延津縣馬莊鄉野廠村第一書記周新豪先進事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