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盛平:全力下沉服务基层 让贫困村变富裕村

“我们刘书记深受我们老百姓的信赖,有什么不懂都可以问他。刘书记就像是定海神针一样,只要有他在,村民们都很放心。”“刘书记是一个非常有想法的人,到村参与扶贫工作后,就立即根据村上的情况,制定了《代龙村发展规划》。修院坝、大力开发农田、发展花椒产业……到村一年半的时间,村上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只要提起我们恒升镇代龙村,大家都晓得那儿就是广安区花椒最好的地方。”

这是近日,记者在广安区恒升镇代龙村采访时村民和村干部对来自区纪委的驻村第一书记刘盛平的评价。

2018年6月刘盛平被广安区纪委选派到贫困村恒升镇代龙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自任职以来,他与代龙村广大干群一道,紧紧围绕农村工作大局,坚持从“双薄弱”村整治入手,透过抓班子,带队伍;兴产业,促发展;迅速掀起农村改革发展热潮,让贫困村变为全区有名的富裕村。

刘盛平:全力下沉服务基层 让贫困村变富裕村

他深刻认识到贫困村防止返贫的关键是要培育适合当地的主导产业,解决内生动力。结合村情,他与村组干部一同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同提出三年内“修建一个院坝、开发一块田、扮靓一片庄、发展一个产业、建设一个坚强阵地”的“五个一”目标。着力将代龙村村建设成为美丽、宜居、收益高的农业示范村,为代龙村勾勒出一个打基础、兴产业、促发展的美好蓝图。以突出班子建设、产业发展、民生保障“三个突出”落实帮扶工作,切实推进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增收,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代龙村实际的扶贫工作新路子。

突出班子建设,以党建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

班子强,战斗力才强。刘盛平认识到,只有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才能凝聚发展活力。

作为第一书记,刘盛平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处处冲锋在前,谋划在先。通过开展创争活动,引导村“两委”干部在工作中坚持高标杆定位,高标准落实。完善和健全管理制度,规范开好“三会一课”,重新制定村级班子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建立健全村务公开,确立民主决策,加强班子团结,增强组织的战斗力。借助开展“两学一做一抓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红色星期五”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坚持与村党员干部一道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习总书记系列讲话、政策法规,探讨农村科技,谋划发展出路。

刘盛平:全力下沉服务基层 让贫困村变富裕村

据悉,通过刘盛平的努力,全村新培养和发展了2名入党积极分子,转正1名预备党员,壮大了基层党组织。同时,刘盛平还专门组织村干部和合作社到渠县新市镇五通村桃花山特色种植基地等先进村参观学习,不断灵活学习方式,增强村干部学习兴趣,开阔村“两委”班子视野。

突出产业发展,以培育支柱产业为龙头,助农增收。

产业兴全村兴,产业是群众增收的定海神针。为促进产业增收入,结合本村实际,刘盛平打破农户靠出租土地收租的模式,创新实施“公司 农户 村集体”和“三三四”分配模式,发展花椒产业1000余亩,变即将成为荒山的基地为产业基地,农户收入由原来180元/亩的租金增至3000元/亩的分红,增涨15倍;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达到150余万元,实现村集体经济和农户收入“双增长”。目前,在一期工程已完成花椒苗栽种的基础上,他正带领全村人员再扩建花椒产业基地800余亩。

刘盛平:全力下沉服务基层 让贫困村变富裕村

同时,不断优化升级合作社发展规模,整合闲置土地,租给合作社用于蔬菜种植和种草养鱼。

为了切实让村民增收,以广安市富豪农业专业合作社为首,刘盛平积极鼓励、介绍闲赋在家的村民到合作社务工,人均工资100元/天,每年可达5000元以上,切实为当地群众增收。为了不断壮大产业发展规模,实现多元发展,刘盛平还与村干部一道积极引进种植业,目前已与三埝村种植药材大户蒋祖元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另有业主也表示将到代龙村进行实地考察,考虑大面积种植花卉。 

突出民生保障,以解群众难题为基础,切实惠民利民。

扶贫帮扶的成效不仅要富了群众的腰包,人居生活也要有看得见的变化。

结合代龙村的实际情况,刘盛平积极向区文广新局申请建设代龙村文化院坝,向区教科体局申请健身器材,为群众提供健身和娱乐的场所,目前院坝的地基已建成,健身器材已进入招投标程序。当前,全村新农保、新农合、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各项工作都顺利开展。同时,刘盛平通过走访困难群众,特别是对一些突发变故的家庭深入摸排,切实帮助政策性咨询保险、五保、低保、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情况30余人次,与村组干部一道为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64个,调解纠纷3起;为困难群众推销土鸡(鸭)500余只、蛋30000个。

刘盛平:全力下沉服务基层 让贫困村变富裕村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在第一书记的岗位上,刘盛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干肯干,创新巧干,全力以赴做好帮扶工作,为代龙村的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动能。


全媒体记者:廖小兵 许 婷 通讯员:卢琪 邓旱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