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蕭何為何“背叛”韓信

究竟是背信棄義的小人,還是為國為民的賢臣?帶你瞭解蕭何為何“背叛”韓信

蕭何想必大家都聽過,他是漢代著名的政治家,也是輔佐劉邦奪取天下的重要人物之一。“蕭何月下追韓信”也是一段千古流傳的佳話,作為對韓信有著知遇之恩的蕭何,為何最後卻親手設計害死韓信?他與韓信又有怎樣的恩怨情仇呢?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蕭何為何“背叛”韓信

蕭何與韓信,這兩位同為“漢初三傑”,又一同為劉邦效力的功臣,只可惜兩人雖都立有汗馬功勞,結局卻不一樣。劉邦奪得天下後,韓信慘遭誅滅三族,蕭何卻身居宰相,並且後代仍受到重用。為什麼會這樣,其實從兩人跟劉邦的關係就能看出來。

蕭何原本是沛縣的縣吏,劉邦是沛縣的亭長,兩人本就是舊識,直到劉邦當上皇帝,蕭何一直陪在左右,一起出生入死,蕭何對劉邦可謂是忠心耿耿。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蕭何為何“背叛”韓信

而韓信則不同,胯下之辱這個成語便是講的他。一個能鑽人褲襠還面不改色的人,要麼是沒臉沒皮,要麼就是野心極大,城府極深。而顯然韓信屬於後者,這樣的人,顯然是不會有太多忠君思想的,更多的應該是為了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在劉邦被困滎陽的時候,韓信不僅沒有發兵救援,反而去要挾劉邦,要當個“齊王”,也證明了韓信的野心。這件事加重了劉邦對韓信的猜忌,也為後來韓信被殺埋下了禍根。

韓信臨死前說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蕭何究竟是怎樣對待韓信的呢?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蕭何為何“背叛”韓信

蕭何是非常賞識韓信的,覺得這個人是能成大事的人才,並且多次向劉邦舉薦,但是沒有受到劉邦的重用。韓信覺得在劉邦這裡沒有用武之地,便離開了,蕭何得知後來不及告訴別人,立刻連夜追趕。要知道在當時情況下蕭何很容易被當成叛逃的,但是他卻義無反顧的去追韓信了。而後帶回韓信,向劉邦說明緣由,並讓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而韓信也沒有辜負蕭何的知遇之恩,最終幫助劉邦奪取天下。

蕭何對於韓信,就好比伯樂對於千里馬,正是蕭何不顧猜忌的引薦,韓信才有了施展才能的空間,這正是成也蕭何。那麼敗也蕭何呢?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蕭何為何“背叛”韓信

劉邦稱帝后,蕭何官封宰相,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且蕭何善於治國,劉邦外出率兵打仗,蕭何坐守後方,把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深受百姓愛戴。這時的蕭何得知劉邦對其已經有了不滿,這時就開始大肆搜刮百姓,讓百姓對其產生怨念,這才打消了劉邦的疑慮。自汙名節,以表忠心,蕭何可謂是深明大義。

在奪得天下之後,劉邦的心理並沒有多高興,因為當時的劉邦也已經快六十歲了,身邊跟隨自己的心腹如蕭何張良也都五十多歲了,大將韓信卻三十幾歲,正直壯年。而且韓信在軍中威望頗高,更是用兵如神,放任他發展下去,對劉氏江山的威脅極大。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蕭何為何“背叛”韓信

劉邦終日不得安寧,便將此事告知呂后,呂后得知立即明白了劉邦的意思,於是請蕭何前來商量對策,蕭何明白這是不僅是找他商量計策,也是對他試探,一邊是國家的利益,一邊是至交好友,蕭何最終還是站在了國家這邊。

蕭何設計騙韓信來到長樂殿,韓信也沒有懷疑蕭何,誰知到了大殿,侍衛一擁而上,將韓信綁了起來,最後被宮女用竹劍殺死,一代兵聖落得悽慘收場。韓信死前仰天長嘆: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韓信能夠成為一代兵聖,青史留名,離不開蕭何的舉薦,而最後慘死也是因為過於信任蕭何,究其原因是因為韓信沒有分辨出政治和友情的區別。

而蕭何也是身在朝堂,身不由己,這些並不是個人意願的對錯,而是當時政治環境造成的。所以蕭何對韓信的所作所為也稱不上背叛,只是迫不得已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