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秀華:所有的標籤都是錯誤的,帶著一種歧視

五年前,一首《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讓餘秀華這個名字,隨著“農婦”、“腦癱女詩人”等標籤闖入了公眾視野。


“所有的標籤都是錯誤的,帶著一種歧視。”


"我的身份順序是女人、農民、詩人。但是如果你們在讀我詩歌的時候,忘記我所有的身份,我必將尊重你。"

慕名而來的看客們,在這句引起無數爭議的標題底下發現了詩意,發現了詩人——餘秀華。


如歌手李健所說,餘秀華的詩是從土地裡長出來的有機的詩歌。她的詩,帶有村莊、土地的樸實氣息,混合著女性豐富、敏銳的情感神經。

那一整年,她幾乎拿遍了整個詩歌界、出版圈的重要獎項,繁體版的《月光照在左手上》,獲入選臺灣《中國時報》開卷年度10大好書,並被豆瓣讀書推薦為該年度中國文學榜第一位。


餘秀華:所有的標籤都是錯誤的,帶著一種歧視

《搖搖晃晃的人間》

她又是一個命運多舛的詩人。


出生時因倒產導致腦癱,6歲才學會走路,在那以前,她總是在院門口爬來爬去。行走對於幼年時代的她非常困難,家人先是給她做了學步車,後來又換成柺棍,再後來終於可以搖搖晃晃地走了。


19歲嫁人,那是一段讓她極為痛苦的婚姻,她不顧世人的眼光,走向法院,勇敢地離了婚,重獲自由。第一本詩集出版後不久,六十歲的母親就被查出肺癌晚期,餘秀華從未在母親面前哭過,因為她從來不相信母親會這樣死去……

餘秀華的這些經歷被導演範儉拍成了紀錄片《搖搖晃晃的人間》,這部作品在素有“紀錄片奧斯卡”之稱的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IDFA)中獲得了相當於榜眼的評委會特別獎。


關於這部紀錄片,有人如此評價:


“餘秀華怕風怕水,怕六十歲還沒跟尹世平離婚,怕被命運甩下來粉身碎骨;她又不怕腦癱不怕蜚語,不怕被說成蕩婦,不怕揹負義無反顧凋殘的孤獨。她是漁網網住的小魚,婚姻是網兜,困住她扯淡的人生;她是荷葉的一尾游魚,詩歌是空氣,讓她不至於窒息。”

也有人形容她是山溝溝裡飛出的一隻高唱“女權”的鳳凰,先天殘疾沒有削減她的銳氣,反而給了她執著追求愛和性的膽氣。她值得我們認識與稱道,因為她敢於跟桎梏中國五千年的舊思想抗衡,因為她敢於堅持自己內心最原始的呼喚。


她的詩歌,被諸多歌手譜曲,爭相吟唱。其中,最著名的是,她的名篇《我愛你》被民謠歌手鍾立風譜曲製作,收入專輯。


如果給你寄一本書,我不會寄給你詩歌

我要給你一本關於植物,關於莊稼的

告訴你稻子和稗子的區別

告訴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膽的 春天


——餘秀華 《我愛你》


詩集《月光落在左手上》《搖搖晃晃的人間》的陸續出版,使餘秀華成為了20世紀90年代以來唯一一個詩集超過10萬冊銷量的現象級詩人,海子去世後,再也沒有一位詩人進入大眾視野,詩歌作為一種小眾題材,越來越邊緣,越來越圈子化。詩人們往往自費出版詩集,一般印刷500冊,送送詩友。


餘秀華的走紅,讓冷寂了多年的詩歌,終於又一次被大家關注,喚起了國內諸多讀者的讀詩熱情。


餘秀華:所有的標籤都是錯誤的,帶著一種歧視


“我的那些愛情詩,都是在我很痛的時候寫出來的。我想,真正能夠得到愛情的人,是寫不出詩歌來的。我因為愛而不得,所以寫了這麼多。”

《我們愛過又忘記》是餘秀華的第三部詩集,書名取自香港詩人廖偉棠名詩《來生書》中的一句。


為什麼要用這句詩做書名?


餘秀華說:“誰不是這樣呢,愛過,又忘記。人們最擅長的就是喜新厭舊,每個人都會被人忘記也會忘記別人。可我還是希望,有的人,不止是愛過,而且不會忘記。

餘秀華:所有的標籤都是錯誤的,帶著一種歧視

《我們愛過又忘記》全新珍藏版


詩集收錄了餘秀華成熟期的經典詩作150餘首,這些詩作見證了她從無名到爆紅的命運轉折,丈量著她從鄉村走向廣闊天地的蹣跚步履

01


春天回來時

該來的都會來

你我在一個溫暖的流域老去了

魚群從身邊流過,我們不認識,卻互相知道

它們的身體折射出光芒,如同我們的過去

噢,我們的過去

春天一次次來臨我們的身上

嘬出淺淺的窩,埋下的種子沒有等到夏天

就被鳥雀翻了出來

但是你一次次原諒這樣的意外

並當之以常態來愛

連同這個春天

包裹的悲憫


餘秀華:所有的標籤都是錯誤的,帶著一種歧視

02


何須多言

至於我們的相遇,我有多種比喻

比如大火席捲麥田

——我把所有收成抵擋給一場虛妄

此刻,一對瓷鶴審視著我:這從我身體出逃的

它們背道而馳

這異鄉的夜晚,只有你的名字砸了我的腳跟

我幻想和你重逢,幻想你抱我

卻不願在你的懷抱裡重塑金身

我幻想塵世裡一百個男人都是你的分身

一個棄我而去

我僅有百分之一的疼

我有耐心疼一百次

直到所有的疼驕傲地站進夜晚,把月光返回半空

你看,我對這虛妄都極盡熱愛

對你的愛,何須多言

此刻,窗外蛙聲一片

彷彿人間又一個不會欠收之年


餘秀華:所有的標籤都是錯誤的,帶著一種歧視

03


我叫“楚”

我大家閨秀一般等你來愛我,或者等你為我製毒

我信心滿滿,月滿西樓時臨水吹簫

我把信念,書籤,寫詩的小毫全部藏起來

只留一階月色,和可有可無的細風

我叫楚,內心一直有著萬千河流和大雪覆蓋的火山

手裡握著四季和已經破碎的物種

我的山河在千年的情感裡空明著前朝光澤

小舟逆水來,號子起來,誰的哭聲開始詩情畫意

我叫楚,頭戴鳳冠,著霓裳,一舞花飛雨

我的國度在我心裡是一張永遠的地圖

我漫不經心地等你來愛

我隨手種下大豆和芝麻

我的土地在什麼時候都可以生根發芽

你什麼時候來都風調雨順


餘秀華:所有的標籤都是錯誤的,帶著一種歧視

《搖搖晃晃的人間》


在餘秀華登上《朗讀者》節目時,主持人董卿以這樣一段話作為開場:


“我們很多人都會覺得,詩歌是一件極其雅緻的事情,甚至離我們的生活有點遠。但是,就有這樣一位農村女性,長期生活在鄉間,身體帶有殘疾。她卻把那泥土中的生長,門墩上的期望,化作了最有力量的詩句。


很多人把她比作中國的艾米莉·狄金森,但她卻說,狄金森是獨一無二的,我餘秀華也是獨一無二的。”


“我不知道上天為何厚待於我,我如何有被如此禮遇的資本?我沒有。我只是耐心地活著,不健康,不快樂。唯一的好處,不虛偽。


有時候非常累,但是說不出累從何來。有時候很倦怠,又提醒自己再堅持一下。

其實,此刻若死,無憾。”




餘秀華:所有的標籤都是錯誤的,帶著一種歧視

《我們愛過又忘記》

餘秀華 著

詩人餘秀華深受關注的詩集《我們愛過又忘記》精裝再版,全新上市!收錄的150餘首詩作是詩人寫作漸趨成熟的成果。這些詩歌中,既有對愛情、親情、日復一日的生活的感悟,也有成名後,對新的生活經驗的理解、表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